教学课题19.海滨小城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场景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4.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 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难点:1.理解本课是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来介绍海滨小城的景色的,学习这种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天,银白色的军舰,白色的或灰色的海鸥;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出海归来的船队这一切是多么美丽、多么诱人呵!想去看看吗?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临海的小城里那些桉树叶子散发出的清香,凤凰树开出的美丽花朵;小城公园里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榕树,树下那些笑语欢颜的儿童、青年、老人;小城街道那踩上去就咯吱咯吱作响的细沙路面。
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 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清新、洒脱同学们,不想去瞧瞧吗?好!老师就带你们一同去――海滨小城(板书,海滨小城),注意读准前鼻音“滨”一、 检查预习,学习字词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滨是什么意思呢?(水边)海滨就是海边的意思,打开书本,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到这座海边的小城去走走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阅读要求:(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2)自学文中的生字,理解字词2.小组交流,汇报发言,教师小结:①.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②. 指名领读、齐读、指名读师相机提示: 注意读准前鼻音“滨”“遍”, 读准平舌音“睬、载”,后鼻音“躺,凳,逢,凰,榕”注意多音字“臂”在这里读“bei”,组词为“胳臂”,还有一个读音是“bì”,组词是“臂膀” “载”:“满载”的“载”读“zài”,另外还有一个读音是“zǎi”,组词为“记载”相机出示多音字组词)3.识记生字课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师: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小老师带读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和同桌交流交流形近字:滨,胳,睬,凰,榕,凳(课件出示)形近字:载—载4.检查识字情况师:听到大家精彩的交流声,海鸥宝宝们都飞上了蓝蓝的天空,让我们跟着海鸥宝宝一起飞翔吧!(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5.让我们把词语宝宝送回课文中,挑战一字不差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二、 理清脉络,指导分段师:读完课文我们知道,这座海滨小城位于哪里?(广东) 1.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1至3段,4至7段)(课件出示分段) 2. 作者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海滨小城的? (海滨――小城,也即“远――近”的顺序)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1.出示会写字田字格课件:滨 灰 渔 遍 躺 载 靠 栽 亚 夏 除 踩 洁2.指名朗读3.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形声字结构特点:比如“滨”,形旁是“氵”,表示与水有关,“宾”是声旁,表示读音另外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识记“渔 遍 躺 靠 洁”形近字辨析:业一亚 浩一洁 栽—载 踩—睬3. 观察字形,交流写法滨 渔 除 洁”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躺”左右等宽;“靠”上下结构,“遍”半包围结构,先写“扁”,再写“辶”4.指导写字规律:重点 指导“遍 除 洁”“遍”注意“扁”户下面的部分,里面是一横两竖,“辶”是三笔写成,点、横折折撇、捺除”,右边是“余”,竖勾不要露出第一个横 洁”,注意右边的写法,上面是个“士”,下面的短横压住横中线,下面的口,第一竖压住竖中线。
5.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五、熟读课文,积累佳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深入体会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海滨小城》,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海滨小城) 2.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海滨小城的风光,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3.师:这么美丽,这么整洁的地方,你们愿意带着老师再去细细游赏吗?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轻松的心情,先走到街道的尽头,看看海滨的美丽景色 二、范读课文,质疑明标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标出不懂的内容听之后用简单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质疑明标 (1)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共同制定学习目标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疑问都是紧紧围绕海滨小城景物的特点提出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解开疑问三、学习第一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按要求学习课件出示要求) 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通过这些景物表现出海滨的美的?生回答(相机出示答案)2.学生读句子,抓景物特点谈自己的体会1)师:从这座小城看大海是什么样的?出示相关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观赏。
师:从这一段我们可以欣赏到哪些美丽的颜色?请你把它们圈出来课件出示图片:蓝,棕色,银白色,白色,灰色)师:海滨的景物那么美,颜色那么多,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板书:色彩绚丽)作者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突出海滨的美课件出示)(再次出示文段)这么美的海面,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轻轻地读一读2)师:除了这些颜色,还有其他颜色吗?如:“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课件出示文段)师:“镀”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用“镀”?(课件出示)①生自由发言②师小结:“镀”是使一种金属附着在另一种金属表面的化学方法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像镀上一层金子,形象地表现了色彩之美③师指导朗读:金灿灿的阳光把美丽的海滨变得更加迷人,谁能把这种奇异之美读出来?(自己练读,指名朗读) (2)师:这里的海滩又有什么特点呢?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课件出示句子)①“寂寞”是什么意思?海边的贝壳颜色多,花纹美,为什么还寂寞地躺在那里?(圈出“寂寞”) ②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4.师:在美丽的海滨,我们除了能看到绚丽的包彩,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汽笛声、喧闹)(1)出示画面,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人们为什么高兴?他们会说些什么?(渔船满载而归的热闹场面,充满欢声笑语)(课件出示文段)从这儿我们看到家乡不仅景美,而且人民勤劳如果你把自己当作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一定会为家乡的美丽和富饶感到骄傲你们能体会出作者对家乡有一种什么感情吗?带着这种感情一齐朗读“远处响起了……”(2)师小结:海滨绚丽多彩,而且还展现出一幅水产大丰收的生动画面渔船归来时的动和贝壳的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想写法就叫动静结合课件出示) 5.师:回顾课文的的一部分,作者怎么写出海滨之美?(读一读表示色彩的词) (1) 色彩词——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美! (2)分层练习——写贝壳又多又美和它的寂寞,再写渔船归来时的喧闹,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写静态,后为动态,突出海滨景色美丽、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板书:海滨:景色美丽 生机勃勃)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语:从美丽而喧闹的海滨归来,让我们再到小城里轻松漫步吧 2.出示自学要求: (1)边读边想:这部分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3)从阅读中你感受到了小城的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的?有感情地读一读。
3.讨论汇报:(1)作者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庭院、公园、街道2)课件出示文段:小城的庭院有什么特点?请从这段中划出一句能概括其特点的句子来指名读)(变红: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师小结:这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总诉句,整段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课件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赏师 :你瞧这些凤凰树,文中是怎么写的?相机出示句子师:凤凰树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预设:热闹,笼罩指导朗读师:这么美的凤凰树,让我们一起去观赏吧个别读,齐读)学法小结:(课件出示学法填空)(3)过渡:走出庭院,我们眼前是一座公园,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文段)谁能来读一读师:小城的公园有什么特点?请从这段中划出一句能概括其特点的句子来课件变红:小城的公园更美师:公园里的榕树就更美了课件出示图配文,师范读)这个句子写得好吗?好在哪里?预设:比喻句/好词:密不透风师小结: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像作者一样,抓住某一个有特点的地方,把它写具体男女读)师:我请女孩子们到这把绿绒大伞下坐坐师:男孩子们,你们也到这密不透风的树叶下来乘乘凉吧!总结写作手法 (4)过渡:不仅如此,小城的街道有很有特点呢!听老师读课文,找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课件出示文段)预设:(小城的街道也美 师:你喜欢这座小城的街道吗?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相机指导朗读)师:把你的喜爱送到文字中,读一读总结写作手法 4.师小结:从这部分课文我们了解到小城的庭院树多、花园更美、街道干净板书:小城:庭院树多、花园更美、街道干净)7.师:在这座小城里走了一大圈了,这座小城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小城特点的句子来相机出示: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这一句话总结了全文,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这种写法教师小结:小城中庭院树木繁多,花园榕树更美,街道干净整洁这一切都是家乡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的我们一起来大声读最后一句,读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1..课文学完了,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抄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交流课件出示)预设:(1)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2)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3)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4)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2.交流小结:作者之所以能把“海滨小城”写得如此吸引人,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随空间的变换,观察得细,把握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