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总学时为164,时间为一学年《考古学通论》第一部分 考古学理论方法概述 (20学时)第一讲 考古学概说(庄景辉 主讲 4学时)一、考古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二、考古学文化与时代三、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第二讲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吴春明 主讲 16学时)一、考古学的前身——中国金石学与欧洲古物学二、近代考古学在西方的产生、发展与传播三、聚落考古学与新考古学四、考古学的“西学东渐”第二部分 中国考古学 (84学时)第一讲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蔡保全 主讲 14学时)一、旧石器时代及其文化特征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与自然环境三、中国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与文化第二讲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钟礼强 主讲 14学时)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二、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三、中国新石器考古研究的两大课题第三讲 夏商周考古学(王新天 主讲 14学时)一、夏文化的探索与夏代考古二、商代考古三、西周考古四、东周考古第四讲 秦汉考古(王新天 主讲 14学时)一、秦汉考古概说二、秦汉墓葬考古三、秦汉时代的物质文化第五讲 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刘淼 主讲 14学时)一、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概论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城市考古三、隋唐墓葬考古四、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物质文化第六讲 宋元明考古(刘淼 主讲 14学时)一、宋元明考古概论二、宋辽金元明的城市考古三、宋辽金元明时期墓葬考古第三部分 国外及专题考古 (60学时)第一讲 国外早期文明考古(曲天夫 主讲 16学时)一、两河流域考古学二、埃及考古学三、印度考古学四、希腊、罗马古典考古学五、美洲考古学第二讲 东南亚史前考古学(吴春明 主讲 12学时)一、背景:自然与文化意义上的“东南亚”二、冰期陆桥、蒙古人种海洋系与亚洲南部的砾石石器文化三、万年前后的“亚洲东南海洋地带”四、中南半岛的新石器文化谱系五、中南半岛青铜文化与早期方国社会六、菲律宾、印尼群岛史前文化的大陆因素第三讲 海洋考古学(吴春明、王新天 主讲 12学时)一、 海洋考古学及其发展史二、 水下考古技术三、 海洋考古在环中国海的实践第四讲 中国古代陶瓷(刘淼 主讲 20学时)一、陶瓷考古概说二、陶器与原始瓷三、瓷器的产生与秦汉六朝青瓷四、“南青北白”与隋唐五代的陶瓷五、宋元瓷业的窑系六、明清彩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