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真丝绸商品进出口情况

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01KB
约14页
文档ID:347496038

真丝绸商品进出口情况一、 真丝绸商品进出口情况受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欧美市场丝绸消费低迷的影响,2018至2020年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和出口量略有下滑2021年随着新冠肺炎疫苗广泛接种和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丝绸出口企稳回暖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2021年我国真丝绸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7.59亿美元,同比增长32.03%;其中真丝绸商品出口额为13.4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5%;进口额为4.1亿美元,同比增长56.94%从出口商品结构看,丝类出口2.67亿美元,同比增长9.52%,占比19.79%;真丝绸缎出口3.94亿美元,同比增长45.25%,占比29.17%;丝绸制成品出口6.89亿美元,同比增长23.75%,占比51.04%从进口商品结构看,丝类进口7075.62万美元,同比增长129.79%,占比17.27%;真丝绸缎进口2259.24万美元,同比增长23.82%,占比5.51%;丝绸制成品进口3.16亿美元,同比增长49.21%,占比77.22%综上,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消费群体对真丝类产品的购买热度不断上升,蚕丝被作为家用床上用品中轻盈舒适的代表,是消费者购买除真丝丝巾等饰品外,最能感受真丝制产品优点的不二选择。

二、 中国丝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尽管2021年茧丝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但由于流动资金紧张、市场订单不足等原因,企业实际开工普遍不足为防范市场风险,多数企业甚至采取主动压缩产能,以致于规模以上企业全年丝、绸缎产量较2021年出现不增反降据调查,2021年下半年受各省市能耗双控政策持续加码影响,部分主产区缫丝、织绸、印染等用电量大的企业不得不减少开工时间,开机率达到80%的企业仅占72%,25.6%的企业因开工问题出现订单减少,23.2%的企业订单交货时间延长2022年初以来国内疫情出现再次抬头,陕西、江苏、广西、浙江、广东、山东、吉林、上海等省区市先后出现严重疫情,当地丝绸企业停工停产抗击疫情,影响生产至少20天以上,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另外,在国内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目前各地聚集性消费活动仍然受到一定制约,特别是服装批发市场、商超等人员流动密集场所,防控措施更加严格,临时性关停歇业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销售受部分地区疫情管控升级影响,大量物流运输停摆受阻,导致企业货运成本大幅攀升,交货周期延长,茧丝绸产业链、供应链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仍有待时日三、 我国丝绸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丝绸指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柞蚕丝和木薯蚕)织造的纺织品,凡是经线采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称为丝绸。

丝绸经过缫丝、织造、染整(精炼、染色、印花和整理)等步骤制作而成我国曾垄断丝绸织品技术数百年,因丝绸编织工艺复杂、布料质地柔软、有光泽,受到世界关注,丝绸贸易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以及消费结构升级,我国消费者对丝绸制品需求有所提高,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丝绸行业利润额呈波动趋势,2020年我国丝绸行业利润额达18.9亿元,同比下降29.7%,2021年我国丝绸行业利润额达31.7亿元,同比增长67.7%随着疫情严峻形势得到好转,我国众多丝绸企业开始恢复生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丝绸行业将逐渐回暖我国是全球最大丝绸生产国,丝绸产地主要集中于南方地区,包括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地太湖流域为我国最大丝绸产地,其中,苏州、杭州和湖州被称为三大绸市浙江作为我国最大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在丝绸服装、丝绸家纺等领域拥有巨大优势,其丝绸制品销售额常年位居全国首位丝绸是四川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四川丝绸产量占据我国丝绸总产量近50.0%,据四川省商务厅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四川有19个市、95个县、100多万人从事茧丝绸产业,丝绸总产值高达1777.5亿元。

我国为全球最大丝绸出口国,国外市场对健康舒适纺织品需求旺盛,促使我国丝绸出口规模不断增长,丝绸出口规模长期大于进口规模,行业贸易顺差较大,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为13.5亿美元,同比增长26.0%,占我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0.4%随着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家纺及服装材质需求将往高端化趋势发展,丝绸以其布料光滑、健康亲肤等优势将获得较大市场份额丝绸作为纺织品行业细分领域,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已形成完备行业体系,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我国丝绸行业将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由于茧丝绸行业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以及贸易竞争等不利因素,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数量自2016年呈现下降趋势,行业集中度提高而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表明丝绸企业平均营收增长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是最相近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剌痒及抗静电等特点使其成为制作贴身衣物的最佳选择,而以蚕丝作为内质的蚕丝被更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

且蚕丝的健康性与安全性非常具有保障在桑蚕养殖过程中,只有健康的蚕宝宝才能够吐丝,若蚕宝宝有任何疾病或是桑叶有任何污染,它们都将无法顺利吐丝所以吐出来的丝相当于已经经过了一道天然生物检测丝绸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奢侈品品类丝绸制品由于原料成本较高价格相对较高昂,从而限制了丝绸市场的打开蚕丝的成本在30万-50万元每吨,棉花的成本约2万元每吨,化纤的成本约为1万元每吨嘉欣丝绸旗下品牌金三塔主打贴身睡衣以及内衣内裤,一方面由于真丝不可比拟的舒适性,另一方面由于内衣的真丝用料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衣成本,使得大众都能够消费的起真丝内衣中国茧丝绸产业基础扎实,丝绸消费习惯由来已久,在我国具有长久的历史文化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对健康舒适产品的需求增加,有望迎来丝绸产品市场释放四、 中国丝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2.59亿元,其中,缫丝加工营业收入264.42亿元,同比增长9.14%;丝织加工营业收入336.30亿元,同比增长7.69%;丝印染加工营业收入81.88亿元,同比增长29.00%;利润来看,据统计,2021年缫丝加工实现利润12.83亿元,同比增长238.79%。

丝织加工实现利润14.44亿元,同比增长29.64%丝印染加工实现利润5.72亿元,同比增长42.91%五、 丝绸行业发展困境近年来,我国GDP增长速度放缓,2018年、2019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6.6%、6.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下降1.6%企业商务活动是丝绸文化创意品的主要消费场景之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企业会相应减少商务活动,进而影响丝绸文化创意品需求,行业增长存在放缓甚至下滑的可能性丝绸的易褪色、易勾丝、易起皱、难护理特性制约着丝绸消费的增长,而在当前日益推崇快节奏、时尚休闲的年代,丝绸产品面临来自于其他纤维制品在使用性能和价位上的双重竞争,特别是快速发展的化纤制品,近年来化纤功能性新型面料发展突飞猛进,生产智能化、机械化程度飞速提高,以其较低的价位向丝绸产品发出了较大挑战在外销市场,我国丝绸产品缺乏自主品牌优势,出口产品仍以代工为主,市场替代性较高,品牌附加值较低我国真丝绸产品出口中,丝类、真丝绸缎等原料类产品占四成以上,近年来丝绸制成品占比虽有所上升,但出口订单不稳定、单品价格仍然较低在内销市场,自主品牌的影响力较小,无法与外资大牌相竞争。

线上销售、商场精品店、自营连锁店、旅游商店产品良莠不齐,规范有序、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的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尚未成熟,消费者对丝绸产品、品牌的认知度较弱六、 丝绸行业发展前景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将持续推进丝绸产业和文化融合,提升产业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例如,《关于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颁发,将丝绸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品牌培育和保护的对象,强调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的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加快质量提升、打造知名品牌、增加品牌文化附加值、提升质量竞争力,推动传统文化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通过深入发掘丝绸文化,有利于扩大丝绸文化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提高丝绸产品的认可和接受度,引导丝绸消费的新观念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8.9%、8.6%消费驱动力持续增强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同比增长8%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转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真丝绸素有纤维皇后美称,符合当前消费升级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对外经济、文化、人员交流日益频繁,为发展我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国家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世界各国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大大加速了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化进程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丝绸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丝绸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蜀锦、宋锦、云锦、壮锦、苏绣、粤绣、蜀绣、湘绣等民间传统丝绸工艺技法融入时尚化、生活化场景,成为丝绸文化创意设计灵感的源泉丰富的文化资源,孕育着文化创意行业无限的商机,创造性地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有利于我国企业制作出高质量、高设计水准的丝绸文化创意品七、 中国丝绸工业行业发展动态丝绸是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短丝等织成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我国是世界丝绸大国,近年来由于丝绸行业企业数量逐渐减少,处于减少过剩产能调节状态中,各类丝绸产品产量整体呈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0-2021年我国丝绸纺织业和整理业的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641家下降到587家。

2020年H1-2022年H1我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丝产量由23737吨下降至22769吨其中,2020年H1-2022年H1我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绢丝产量由1540.0吨增长至1729.0吨,绸缎由19516.2万米下降至17060.0万米,蚕丝被由988.9万条下降至835.0万条尽管产量下降,但我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体保持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H1、2021年H1、2022年H1我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营业收入274.8亿元、303.3亿元、326.52亿元,我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实现利润5.65亿元、11.99亿元、10.41亿元其中,2020年H1-2022年H1规模以上丝绸企业缫丝加工营业收入由111.10亿元增长至122.50亿元,利润由0.73亿元增长至3.37亿元;规模以上丝绸企业丝织加工营业收入由138.75亿元增长至163.35亿元,利润由4.46亿元增长至5.19亿元;规模以上丝绸企业丝印染营业收入由24.97亿元增长至40.67亿元,利润由0.47亿元增长至1.85亿元从出口情况来看,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我国出口的生丝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80%以上,绸缎也要占50%上下,处于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但印度,越南等丝绸生产国的崛起和发展,挤占了国际市场份额,使得我国丝绸出口额比重由1985年的3.4%下降为2011年的0.19%近年来随着我国丝绸行业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尤其是电脑、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化信息处理获得全方位充分利用,我国丝绸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