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上尺教学设计(多篇)推荐第1篇:我们身体上的尺子 教学反思 《我们身体上的“尺”》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第八单元的活动课:《我们身体上的“尺”》, 感受颇深 由于长度单位比较抽象,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几乎没有生活经验,所以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有相当大的难度 我先是让孩子们把提前量好的“身体尺”熟悉了一下(因为这是前一天的家庭作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想去探究 其次让学生在亲自去比一比,量一量,测一测,再议一议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数学很有意思,数学好玩 然后给孩子们一桌发了一把米尺,让他们测量一下1米大约有几拃?大约有几步?大约有几脚长?教会学生会“玩”,学会使用合适的“身体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让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在本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中,主要是要对这些“身体尺”进行系统认识, “数学源自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和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我就让孩子们用他们的“身体尺”去量一些物体,孩子们可高兴了,比如说要量黑板的长,有的人说用庹,有的人说用拃,他们争得可热烈了,最后经过测量得出了结论。
最后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让学生拿上卷尺去校园里选一些较大或较长的物体,先用“身体尺”量一下长度,然后再用卷尺来量一下,得出一个较准确的结果,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回到教室以后,孩子们把他们量出的物体的长度进行了交流,每个人选用的单位都那么合适,没有出现“篮球场宽25厘米”、“黑板长4厘米”、“黄瓜长20米”之类的笑话了一个个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荡漾着成功的喜悦在学生充分实践的过程中,教给他们估测方法,培养他们的估测意识、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平时老抱怨说孩子们上课参预的热情不高,不够积极,我觉得还是没让他们“动”起来,“玩好数学”如果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手来,他们会回报给你惊喜的 推荐第2篇:《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设计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李苑娜 一、概述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 8、89页数学好玩的内容本课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本课的定位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
如何才能体现出真的好玩呢?我们想到了人体本身,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发现人体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数据及彼此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度量单位的认识,发现人体中的秘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和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了解人体中的有趣现象,从数学的角度感受人体中的秘密 (2)能力目标:在获得自己的一拃、一步的长度后,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应用意识和估算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获得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后,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应用意识和估算意识 (2)教学难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1 四、教学资源与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软尺、直尺、卷尺、表格等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整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获取了数学知识又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利用情境图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同桌相互测量,测量后发现拳头一周和脚长差不多是真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身体中其他秘密的欲望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情境设计,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身体中其他秘密的欲望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利用学生想进一步探索身体中其他秘密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间的相互测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测量表格课改后的课堂很重视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通过明确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一种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也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和分享的过程本节课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测量,所有的数据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在这个环节中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自觉地把 2 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能根据不同的测量内容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这样看似很容易,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一旦动手操作起来就克服不了测量工具所带来的种种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小组测量时,安排每个小组只测量一个人的数据,提醒他们要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测量姿势要正确。
组内成员共同完成测量表,这样潜移默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测量完毕,组织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共同完成表格后让学生充分观察、对比这些数据,并发现规律,比如,头长与脚长的关系,头长与身高的关系,一庹长与身高的关系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深刻体验了头长与脚长,头长与身高的关系等等,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自读教材,开阔视野 趁学生正在兴致勃勃时追问,我们发现的这些数学秘密到底有什么用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时,让学生读教材89页我的身体是一把尺子,扩展思路,读后,孩子们就能说出利用身体上的尺子(一步长、一庹长)能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强化了本节课的新知,又再现了“我的身体是一把尺子”在生活中的延伸与运用 (4)联系生活,灵活应用 组织学生利用身体上的这些尺子对身边的物体进行估测,培养学 3 生的估测意识和应用意识 a、让学生估计下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再用卷尺实际量一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估测是否准确 b、让学生下课后估测下从教室到卫生间的距离有多远?(如果你每步大约50厘米,下课后,数一数,从教室到卫生间走了多少步,估算下路程有多远?)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接用自己身体的尺子来估测教室的宽度,估测教室到卫生间的距离等都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尺子的优缺点,在测量时挑选适合自己的尺子。
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总结、汇报,汇报完毕后,我将对本课书所学的知识再次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既梳理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4 5 推荐第3篇:《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南岗小学教学设计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双阳区南岗小学:刘吉国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了解人体中的有趣现象,从数学的角度感受人体中的秘密 (2)能力目标:在获得自己的一拃、一步的长度后,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应用意识和估算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获得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后,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应用意识和估算意识 (2)教学难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资源与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软尺、直尺、卷尺、表格等 六、教学过程 1.课前任务,铺垫助学 1米=( )厘米 200厘米=( )米 说一说1厘米的物体有优那些?1米的物体有哪些? 2.创设情境,诱趣导学 出示情境图,利用情境图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同桌相互测量,测量后发现拳头一周和脚长差不多是真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身体中其他秘密的欲望 1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情境设计,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身体中其他秘密的欲望 3.综合实践,应用促学 利用学生想进一步探索身体中其他秘密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间的相互测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测量表格课改后的课堂很重视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通过明确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一种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也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和分享的过程本节课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测量,所有的数据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在这个环节中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能根据不同的测量内容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这样看似很容易,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一旦动手操作起来就克服不了测量工具所带来的种种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小组测量时,安排每个小组只测量一个人的数据,提醒他们要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测量姿势要正确组内成员共同完成测量表,这样潜移默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测量完毕,组织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共同完成表格后让学生充分观察、对比这些数据,并发现规律,比如,头长与脚长的关系,头长与身高的关系,一庹长与身高的关系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深刻体验了头长与脚长,头长与身高的关系等等,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4.自读教材,开阔视野 趁学生正在兴致勃勃时追问,我们发现的这些数学秘密到底有什么用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时,让学生读教材89页我的身体是一把尺子,扩展思路,读后,孩子们就能说出利用身体上的尺子(一步长、一庹长)能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强化了本节课的新知,又再现了“我的身体是一把尺子”在生活中的延伸与运用 5.联系生活,灵活应用 组织学生利用身体上的这些尺子对身边的物体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应用意识 a、让学生估计下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再用卷尺实际量一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估测是否准确 b、让学生下课后估测下从教室到卫生间的距离有多远?(如果你每步大约50厘米,下课后,数一数,从教室到卫生间走了多少步,估算下路程有多远?)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接用自己身体的尺子来估测教室的宽度,估测教室到卫生间的距离等都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尺子的优缺点,在测量时挑选适合自己的尺子。
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 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总结、汇报,汇报完毕后,我将对本课书所学的知识再次进行全 3 面系统的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既梳理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4 推荐第4篇: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设计副本[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