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泡 熔化泡 直径较小 0.2~1mm,接近圆形,部分有泡核,严重时形成银河状气泡带 芒硝 澄清时达不到 1500℃,Na2SO4 得不到完全分解,玻璃液粘度满足不了澄清要求,微气泡不能形成聚集性排出,大量微气泡含在玻璃液中 正确引入 Na2SO4 澄清剂用量水泡 一般直径在 1mm 以上,椭圆形,又泡核,有二次变形圈,位置有规律 深层水包或搅拌器漏水造成 微量水进入玻璃液中,水爆产生的小蒸汽团混在玻璃液中,玻璃野受冷却水影响已无排泡能力,构成水泡 制作水包和搅拌器时作气密性检验,最好用氩气进行检验,确保焊接点无微漏缺陷遇水泡及时检查更换搅拌器或深层水包缺陷类别 缺陷名称 缺陷特征 主要来源 产生机理 可借鉴控制方法微气泡 污染泡 直径 1~5mm,长椭圆形,玻璃表面有明显变形,在玻璃带横向位置比较固定,有周期性,泡内有点状物质,破开有 SO2 气味 窑末端或流道流槽 冷却部末端或流道流槽调进金属物件,因硫化作用而产生气泡,在玻璃液温度<1250℃时,SO2 气泡不能排除,则构成危害 尽最大努力清除污染物,如不能清除可采取:提高污染点温度;提高流道温度;减少芒硝用量等措施细小表面泡 锡槽内 H2 燃烧泡 直径约 0.05mm,无核,在玻璃带的边部 锡槽前端高温区 因锡槽罩内罩外 O2 的分压值相差 4.2×104 倍,当操作打开边封或有泄漏孔时,罩内保护气体向外流泄时,罩外 O2 因高压告诉打入罩内,遇 H2 产生爆炸燃烧,气体分子团告诉打入玻璃液表面,形成细小气泡 加强锡槽高温区的密封,尽量减少开孔操作流槽内 H2 燃烧泡 直径 0.1mm 流槽 H2 在流槽内燃烧对玻璃液形成击打条件的同时,还要带入 SnO、SnS 挥发气,所以气泡直径较大 1、加强流槽顶盖密封,减少 O2 进入流槽;2、加强流槽和锡槽的隔离,增加气体流挡墙和挡气砖;3、在流槽与锡槽交接处加纯 N2 隔离箱,形成隔离气幕。
N2 用量≯40M3/H,过大会因气流冲击将污染积灰吹落,反而会增加对玻璃液的污染;4、增加冷却部前端开放口的开放量,安全闸板口全部开放,以减弱熔化气流压入锡槽;5、保护气体中的 H2 含量要适当,不得超量使用;6、流道温度不宜过高,以满足成型工艺为准流槽气孔泡 直径 0.5mm 左右,线状或带状排列 流槽 新流槽或新闸板在烘烤过程中,表面气孔和挥发积存赃物,当玻璃液通过时产生污染,形成表面细小泡 流槽加温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减少表面挥发物的积落气 体 夹 杂 物 一次气泡 圆环状 未澄清好的玻璃液 硅砂颗粒粗细不均,澄清剂用量不足配合料和碎玻璃投料温度太低,熔化和澄清温度低 适当调整澄清温度和适当调整澄清剂用量 二次气泡 同上 平衡受到破坏的玻璃液 降温后的玻璃液再次升温,熔化带之后芒硝未完全分解.窑压剧烈变化 保证窑温窑压的稳定,澄清剂用量适宜. 外界空气气泡 同上 来自配合料和成型操作过程 混合料中或操作时带入空气流 保证混合料各点均匀性一致.绞绊器放置于玻璃液的一定深度. 耐火材料气泡 圆环状,椭圆环状 耐火材料与玻璃液接触层面 耐火材料中铁对玻璃液中残余盐类分解起催化作用,耐火材料本身也存在气孔率保持稳定的熔窑作业制度,温度不宜过高 金属铁引起的气泡 圆或椭圆环并着有棕黄色 操作不慎使铁屑偶然落入玻璃液中 铁屑难以溶化在玻璃液中产生气泡 用铁制工具操作时小心谨慎,注意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