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渊渊明明咏咏怀怀诗诗和和咏咏史史诗诗讲讲析析本节内容•一、咏怀诗和咏史诗溯源一、咏怀诗和咏史诗溯源•二、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概论二、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概论•三、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的思想内容三、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的思想内容•四、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代表作讲析四、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代表作讲析•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对陶渊明咏怀诗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对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作品的讲析,使学生对此类作品的咏史诗作品的讲析,使学生对此类作品的的思想内容有较准确的把握;同时充分认的思想内容有较准确的把握;同时充分认识陶渊明的思想、人格和归隐的意义识陶渊明的思想、人格和归隐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陶渊明归隐的价值取向;教学重点和难点:陶渊明归隐的价值取向;陶诗陶诗““金刚怒目金刚怒目””特色的理解;陶诗隐晦特色的理解;陶诗隐晦用典的手法;解读陶诗诗史互证的方法用典的手法;解读陶诗诗史互证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适时运用课件演示重要教学方法:讲授,适时运用课件演示重要内容与参考文献内容与参考文献•授课时数:授课时数:2 2课时课时一、咏怀诗和咏史诗溯源 1 1、咏怀诗溯源、咏怀诗溯源 咏怀诗是指诗人抒发情怀抱负、吟咏情咏怀诗是指诗人抒发情怀抱负、吟咏情致的诗歌。
诗人往往借这种诗歌类型来表现致的诗歌诗人往往借这种诗歌类型来表现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对现实社会的关注等,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对现实社会的关注等,其实质是吟咏心中怀抱,浸透着浓烈的抒情其实质是吟咏心中怀抱,浸透着浓烈的抒情氛围 “ “咏怀咏怀””之名最早见于阮籍《咏怀诗》之名最早见于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他开创了咏怀诗之先河八十二首,他开创了咏怀诗之先河咏怀诗类型咏怀诗类型•中国古代的咏怀诗,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中国古代的咏怀诗,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即:型,即:•淑世情怀淑世情怀•超世情调超世情调•游世情趣游世情趣咏怀诗类型咏怀诗类型•淑世情怀淑世情怀::•淑世也就是积极入世的意思,积极入世这样一种情淑世也就是积极入世的意思,积极入世这样一种情怀,它所表现的是忧国忧民,志在通过修身、齐家、怀,它所表现的是忧国忧民,志在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的价值淑世情治国、平天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的价值淑世情怀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怀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杜甫《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咏怀诗类型咏怀诗类型•超世情调:超世情调: 所谓的超世情调就是说,士人、诗人的精神超越于污浊的世俗之外,进入到一个逍遥自由的境界超世情调来自于道家的思想,特别是庄子的思想 阮籍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陶渊明“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咏怀诗类型咏怀诗类型•游世情趣: 也就是享乐主义精神,以个人为本位的,以物质的享乐,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对现实、对人生,采取一种游戏的态度 《列子·杨朱篇》: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弥,昼觉之所遗,又几居其半矣疾痛哀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矣则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李白在《将进酒》里边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2、咏史诗溯源、咏史诗溯源 咏史诗是指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迹等为咏史诗是指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迹等为题材或感触点对之进行吟咏、思索,借以抒发思想题材或感触点对之进行吟咏、思索,借以抒发思想感情、表达见解、历史感悟,或借咏史以娱乐、讽感情、表达见解、历史感悟,或借咏史以娱乐、讽谏、教育等的一种诗歌类型。
谏、教育等的一种诗歌类型 咏史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就史论史就事言事,咏史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就史论史就事言事,为咏史而咏史,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历史第二类为咏史而咏史,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历史第二类是名为咏史实为抒怀的诗歌,作者把自己的感受借是名为咏史实为抒怀的诗歌,作者把自己的感受借历史上的人、事来表现,是对社会历史的间接反映历史上的人、事来表现,是对社会历史的间接反映 咏史之体源于《诗经》,真正标志咏史诗作为咏史之体源于《诗经》,真正标志咏史诗作为一种诗歌类型的是班固的《咏史》,至左思咏史诗一种诗歌类型的是班固的《咏史》,至左思咏史诗发展成熟起来,他的《咏史》八首在创作质量和数发展成熟起来,他的《咏史》八首在创作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前人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前人 陶诗继承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陶诗继承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自己的特点,即围绕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自己的特点,即围绕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阐发幽怀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拟阐发幽怀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士》七古》九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士》七首等,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主要命题特点,较首等,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主要命题特点,较之阮籍、左思等,内容更丰富,分类更细。
之阮籍、左思等,内容更丰富,分类更细 二、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概论 1 1、陶渊明咏怀诗、陶渊明咏怀诗 内容丰富,《饮酒》二十首从多方面内容丰富,《饮酒》二十首从多方面反映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节操《拟古》反映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节操《拟古》九首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感慨,其中许多是九首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感慨,其中许多是托古讽今,表现得颇为隐晦曲折《杂诗托古讽今,表现得颇为隐晦曲折《杂诗》其二抒发了诗人孤独苦闷,有志未骋的》其二抒发了诗人孤独苦闷,有志未骋的悲凉情怀,这些是陶公咏怀诗中的代表作悲凉情怀,这些是陶公咏怀诗中的代表作 2 2、陶渊明咏史诗、陶渊明咏史诗 陶渊明的咏史诗与咏怀诗内容有相近陶渊明的咏史诗与咏怀诗内容有相近之处,咏史也是咏怀只不过他的咏史诗之处,咏史也是咏怀只不过他的咏史诗所咏的对象偏重与古代的人物,如所咏的对象偏重与古代的人物,如““三良三良””、、““二疏二疏””、荆轲,以及《咏贫士》所、荆轲,以及《咏贫士》所写的古代贫士《读山海经》也可以归入写的古代贫士《读山海经》也可以归入这一类 三、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思想内容 (一)抒写自己归隐田园、不与世妥协的怀(一)抒写自己归隐田园、不与世妥协的怀抱。
抱 (二)表达君子固穷、安贫乐道的理想二)表达君子固穷、安贫乐道的理想 (三)追求委任运化、任真自适的境界三)追求委任运化、任真自适的境界 四、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代表作讲析四、陶渊明咏怀诗和咏史诗代表作讲析•(一)《饮酒》组诗(一)《饮酒》组诗•1、解题、解题 《饮酒》诗共二十首,不是一时所作内容借《饮酒》诗共二十首,不是一时所作内容借饮酒抒写情怀,寄寓很深的感慨饮酒抒写情怀,寄寓很深的感慨 A、前人评述、前人评述• 苏东坡:不知陶公方饮酒中,何缘记得此许多事?• 梁萧统: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 B、酒和古人、酒和古人 《饮酒》自序 余余闲居寡欢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以为欢笑尔闲居寡欢闲居寡欢•闲居?农忙与农闲闲居?农忙与农闲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寡欢?归园欢乐与精神孤独寡欢?归园欢乐与精神孤独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惘惘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惘惘偶有名酒(以陶释陶)偶有名酒(以陶释陶)《饮酒》其九《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清晨闻叩门,倒裳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问子为谁与?田父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梁萧统《陶渊明传》:梁萧统《陶渊明传》: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苦如此?”对曰: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檀道济(?檀道济(?——公元公元436436年),南朝宋将领身出寒门,年),南朝宋将领身出寒门,从军从军20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 偶有名酒(诗史互证)偶有名酒(诗史互证)•《饮酒》其十八《饮酒》其十八•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陶渊明为何不接受檀道济馈赠?陶渊明为何不接受檀道济馈赠?有时不肯言,岂不在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伐国《拟古《拟古··种桑长江边种桑长江边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述酒》《述酒》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诸梁董师旅,芈胜丧其身诸梁董师旅,芈胜丧其身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峨峨西岭内,偃息得所亲峨峨西岭内,偃息得所亲……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诗句相关历史事件诗句相关历史事件•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赤县神州免于全赤县神州免于全部陆沉,部陆沉,……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文化因得以续延,不谓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立,文化因得以续延,不谓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论也•《世说新语》载明帝在王导、温峤面前对西晋早期《世说新语》载明帝在王导、温峤面前对西晋早期阴暗历史表示惭愧阴暗历史表示惭愧 •《宋书》卷三《武帝本纪下》永初元年《宋书》卷三《武帝本纪下》永初元年(420)夏六夏六月丁卯月丁卯:“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策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策曰曰:……晋自东迁,四维不振。
宰辅焉依,为日已晋自东迁,四维不振宰辅焉依,为日已久……克隆天保,永祚于有宋克隆天保,永祚于有宋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宋书《宋书·武帝本纪下》永初二年:武帝本纪下》永初二年:“九月己丑,零九月己丑,零陵王薨车驾三朝率百僚举哀于朝堂,陵王薨车驾三朝率百僚举哀于朝堂,一依魏明帝一依魏明帝服山阳公故事服山阳公故事太尉持节监护,葬以晋礼太尉持节监护,葬以晋礼•《后汉书《后汉书·孝献帝纪》:孝献帝纪》:“建安建安…二十四年二十四年…逊位,逊位,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魏青龙二年魏青龙二年((234))…山阳公山阳公薨薨自逊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自逊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 •《晋书《晋书·张祎传》:张祎传》:“刘裕以祎帝之故吏,封药酒刘裕以祎帝之故吏,封药酒一罂付祎,密令鸩帝祎既受命而叹曰:一罂付祎,密令鸩帝祎既受命而叹曰:‘鸩君而鸩君而求生,何面目视息世间,不如死也!求生,何面目视息世间,不如死也!’因自饮之而因自饮之而死《宋书《宋书·褚淡之传》:褚淡之传》:“兵人乃逾垣而入,进药于兵人乃逾垣而入,进药于恭帝帝不肯饮,曰:恭帝帝不肯饮,曰:‘佛教自杀者不得复人身。
佛教自杀者不得复人身’乃以被乃以被掩杀掩杀之 根据《杂诗》其二、《述酒》等陶诗及《世说根据《杂诗》其二、《述酒》等陶诗及《世说新语》等史料可知,在陶渊明及当时人心目中,东新语》等史料可知,在陶渊明及当时人心目中,东晋再造,君臣齐心合力,抗御外侮,使南中国不亡晋再造,君臣齐心合力,抗御外侮,使南中国不亡于五胡;东晋明帝与王导君臣能够正面反省西晋早于五胡;东晋明帝与王导君臣能够正面反省西晋早期的阴暗历史,表示惭愧,体现出一种政治自新的期的阴暗历史,表示惭愧,体现出一种政治自新的态度在中国传统价值尺度衡量下,东晋再造时期态度在中国传统价值尺度衡量下,东晋再造时期的这些政治行为,皆是政治道德之体现(用今语表的这些政治行为,皆是政治道德之体现(用今语表之,即政治合法性的取得)而刘裕篡晋之无道,之,即政治合法性的取得)而刘裕篡晋之无道,则不仅在于沿袭魏晋以来篡夺之故事,尤在于首先则不仅在于沿袭魏晋以来篡夺之故事,尤在于首先开篡弑之恶例故陶渊明及当时人,往往怀抱同情开篡弑之恶例故陶渊明及当时人,往往怀抱同情东晋灭亡、痛愤刘裕篡弑的心情参阅邓小军:东晋灭亡、痛愤刘裕篡弑的心情参阅邓小军:《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陶渊明〈述酒〉《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陶渊明〈述酒〉诗补证》,《首都师大学报》诗补证》,《首都师大学报》20022002年年1 1期。
陶渊明期陶渊明不接受檀道济馈赠,是为表明不同刘宋政权合作,不接受檀道济馈赠,是为表明不同刘宋政权合作,犹如夷齐故事犹如夷齐故事陶公不肯接受馈赠总结陶公不肯接受馈赠总结《饮酒诗》其一衰荣无定在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达人达人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情云散月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情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饮酒诗》其二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無恒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無恒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饮酒诗》其三道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饮酒诗》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诗》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欲辨已忘言《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杂诗》(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咏贫士》其五•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舟中读陶潜诗》其二龚自珍陶潜酷似卧龙豪,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得阳松菊高万古得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二分梁甫一分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