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年级小学科学报告单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0.33KB
约7页
文档ID:229632514
7年级小学科学报告单_第1页
1/7

7年级小学科学报告单第2课植物的根【实验名称】验证根的吸收作用【实验目的】会设计观察实验;知道根有吸收作用实验T器材】一株生长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实验步骤】1、 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2、 扌巴植物放入玻璃杯中3、 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4、 用橡胶塞(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利于固定植物)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5、 扌巴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实验结论】根有吸收作用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实验说明】1、 玻璃杯可用烧瓶代替,直接观察刻度,不用做标记2、 花生油防蒸发,可用棉花代替3、 橡胶塞可用橡皮泥代替第3课植物的叶【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实验目的】大多数植物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中含有叶绿素的缘故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烧杯(盛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脱脂棉(棉花)【实验步骤】1、 把几片绿叶放入锥形瓶内,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2、 扌巴锥形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3、 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水面,点燃酒精灯加热4、 过一会儿,会看到锥形瓶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结论】叶子大多数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素实验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酒精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 精中改进:这个实验如果分组做,不太安全,演示的话不利于学生观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做,方法:用矿泉水瓶子装上白酒,把绿叶放入瓶中,放到盛有水的锅中,在炉上加热,仔细观察,效果彳艮好第4课植物的茎【实验名称】验证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实验器材】凤仙花、水(滴入红墨水便于观察)、矿泉水瓶、小刀等实验步骤】1、 剪取一枝凤仙花枝条2、 扌巴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3、 把装置放在阳光下,叶面水分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到叶脉4、 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实验现象】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被染红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实验说明】1、 凤仙花俗称:指甲桃2、 凤仙花可用芹菜(其叶柄和茎是相通的)替代,效果非常好3、 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长,就会因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了改进:选用带树皮细的枝条比较好,能明显的区分茎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部 分第6课:秋季星空一一制作观星箱制作步骤:1、 准备一个较大的盒子、线、胶带;2、 将盒子去掉盖,并在盒底左下角或右下角挖一个小洞,作为观察孔不宜太大;3、 再原来盒盖处用线编出大小一样的网格,线的端口可以用胶带固定再盒 子上,网格起到为观察对象定位的作用;4、 将制作好的观星箱放置再便于观察研究对象的位置,固定不动,并开始 利用观星箱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观察。

基础知识】1、 观察方位的确定:观察南面的天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观察北面的天空:上南下北左西右东2、 北斗七星的位置: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扌旨,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东3、 ()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这个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4、 ()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著名的()就处于这个星座第8课木材实验名称:研究木头的特点实验实验材料:各种木头、水槽、放大镜、酒精灯、导线、电池、小刀、锤子、实验方案:1、将木头放在火上烧观察哪种木头更易燃烧2、用放大镜观察木块上的花 纹,比较花纹的形状、纹络粗细3、用小刀刻木头、用指甲刻画木块,探究木块 的软硬程度4、将木块放入水中,看沉浮现象5、检验木头的导电性实验现象:木头易燃烧2、木头有年轮3、木头软硬度不同4、木头能浮沉5、湿木头能导电第10课陶瓷实验名称:研究陶瓷的特点实验实验材料:陶瓷、碎瓷片.木锤.小刀、酒精灯实验方案:1、将陶瓷片砸开,观察断裂面2、 用断裂面来切割纸观察其锋利程度3、将陶瓷片放在火上烧,观察陶瓷的耐火性4、检验导电性实验现象:陶瓷坚硬、易碎2、陶瓷断裂面锋利3、陶瓷耐高温4、陶瓷不导电实验结论:同现象第11课金属实验名称:金属的特点实验材料:各种金属制品、烧杯、热水.勺子.小刀、锤子.钉子.木头.导线、电池、酒精灯实验方案:1、把勺子放入有热水的烧杯中,用手触摸勺把。

2、用小刀刻金属 体验软硬程度3、 用锤子砸钉子4、检验导电性实验现象:易传热、2、软硬度不同3、有延展性4、易导电实验结论:同现象第12课玻璃与塑料实验名称:玻璃与塑料的特点实验材料:各种玻璃、塑料制品、木锤、电池.导线.辍子实验方案:同以上研究材料的方法实验现象:玻璃特点:1、透明2、易碎3、不燃烧4、较重5、较硬6、断裂面锋利7、不导电塑料特点:1、透明2、不易碎3、易燃烧4、较轻较软5、硬塑料断裂面锋利6、不导电实验结论:同现象第13课蒸发实验名称:蒸发实验材料:镜子、手帕、吹风机、瓷盘、玻璃片.玻璃棒、瓶盖、木棒、棉花 球、棉线、弧形木板、小铁钉、铁丝、双面胶、试管夹、烧杯温度计、棉纱 实验方案:1、用湿毛巾擦拭小镜子,观察镜子上水的变化2、把水抹在手掌 上观察水的变化,观察室外晾晒湿衣服3、用棉纱将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水,观察温度计的变化4、 在两个蒸发皿里放入同样多的水,用酒精灯加热一个蒸发皿中的水,另一个不加热,做对比实验5、 两块同样的湿布,用电吹风吹其中一块湿布,另一块放在桌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现象:1、2:水不见了3:温度计温度下降4:被加热的蒸发皿里的水蒸发的快。

5:被电吹风吹动的湿布水蒸发的快实验结论:1和2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任何 温度下都可以蒸发3说明水蒸发时会吸收热 4和5说明加热和通风可以加快蒸发第14课沸腾实验名称:沸腾实验材料:方座支架、烧杯.酒精灯.火柴、温度计、水实马佥方案:1、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烧杯中的温度的变化2、水开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随着给水加热时间的延长,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水里产生丸量气泡, 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会不停地翻滚,烧杯中的水不断减少水烧开后继续加升 实验结论: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会出现大量 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 种现象叫做沸腾如果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点第15课凝结实验名称:凝结实验材料:小镜子、小瓷盘、酒精灯.火柴.玻璃杯.试管夹、水实验方案:1、对着小镜子哈气,用放大镜观察小镜子上产生的现象2、在两 个同样的烧杯中放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瓷盘 和烤热的瓷盘,进行观察实验现象:1、镜面上有小水珠2、冷瓷盘下有小水珠,烤热的瓷盘下没有小 水珠。

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第16课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名称;测定水的冰点 教参164页实验材料:大烧杯试管温度计冰块食盐实验步骤;1在大试管中放入冰块,倒入适量浓食盐水2把装有一小半水的试管放入大烧杯3仔细观察试管内水的变化4记录观测到的温度和现象实验结论: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水结冰时的温度零摄氏度的 冰.第17课小水滴的旅行实验名称:雨的成因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方座支架、酒精灯、石棉网.火柴、平底烧瓶、带胶塞的导管.小 瓷盘、烧杯或者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水、小瓷盘 实验方案:给烧瓶里的水加热,水温逐渐升高至沸腾观察烧杯内壁2、加热 烧杯内的水,在烧杯口上罩上盛有冰块的瓷盘实验现象:1、烧杯内壁上逐渐积满了小水滴,而逐渐变大,从烧杯口滴下形成 雨2、瓷盘下有许多小水滴,小水滴越集越多,滴下形成雨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多了形成雨实验名称:雾的形成模拟实验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平底烧瓶、带胶塞的玻璃管,玻璃杯、冰块实验方案:1、用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使水沸腾,观察玻璃管口昌出的气 体2、在盛有温水的烧杯口上方,放一块冰,观察冰块周围会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从玻璃管口上方冒出“白气”2、冰块周围会有“白气”出现 实验结论: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实验名称:露的形成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方座支架、酒精灯、火柴、烧杯、水、小瓷盘、试管夹实验方案:加热烧杯中的水,用试管夹夹住小瓷盘放在烧杯口的上方观察实验现象:瓷盘下结满了小水珠实验结论:露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实验名称:霜的形成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水、冰、食盐.温度计、易拉罐、海绵实验方案:1、将冰、水、盐放入易拉罐,插好温度计2、擦干易拉罐,放 到桌上沾满水的海绵上3、过一会儿,观察易拉罐外壁上出现什么现象,测量桶内温度是多少?实验现象:易拉罐外壁上沾满了小冰晶实验结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第19课地球上有什麽 实验名称;观察地球仪 实验材料:地球仪 实验过程:1. 发现蓝色的表示海洋,黄褐色表示高地,绿色表示平原2. 地球上有各式各样的地形、地貌、:山峰、高原、平原、沙漠、丘陵、盆地等3、地球仪上有经线、纬线、赤道、五带分布第21课、苹果为什么落地实验名称 模拟苹果落地的实验实验材料 细线 小木块 皮球 钩码 火柴 铁架台实验方案 1、根细线拴住一个钩码,吊在铁架台上,用火柴把细线烧断,观察 现象。

2、 用手托住一个木块,松手观察现象3、 用手拍皮球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钩码落回地面,木块落回地面,皮球弹起很高后落回地面实验结论 在地球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实验名称: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实验材料测力计.钩码.各种被测物体实验过程: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1 )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整到零刻度力的单位“牛顿”用“N”表示2 )每个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最大量程, 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O(3)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环,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 把 重物提起,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