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师说》文言文阅读练习(word版 有答案)

学无****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7.87KB
约15页
文档ID:327840354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师说》文言文阅读练习(word版 有答案)_第1页
1/15

第10课《劝学》《师说》文言文阅读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劝学(节选)《荀子》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⑤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滑,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B.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C.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D.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教材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在古代有的指用金属制成的刀剑,有的泛指金属,此处指前者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步,属于古今异义。

C.“乾隆三十九年”是帝王年号纪年,“是月丁未”中“丁未”为干支纪日D.《师说》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论述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B.第③段运用对比和引用论证,阐明受教育和受道德熏陶的重要性C.文章针对现实,强调“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态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D.《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多以比喻阐发道理,生动形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文本二: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舍之可也(节选自《礼记·学记》)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发虑宪,求善良C.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D.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B.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C.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D.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7.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荀子论述了学习的作用、方法以及态度,认为学习需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B.文本二认为,教育的困难在于缺少严格的老师;《师说》则认为,教育的难处在于恢复传统的师道C.文本二认为学习者每年都要进入学校学习,隔年考核一次,不同学习年限的人考核内容有所不同D.文本二主张既要让学生按时学习正业,也要有空闲的时间学习其他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亲师信道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9.文本一和文本二谈论的都是有关学习的问题,但面向的群体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多,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注)①滫:音xiǔ,泔水,这里指臭水二)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孟子·粱惠王上》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B.游必就士   就:接近C.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赡:供养D.则盍反其本矣   盍:何不11.下列各顶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C.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B.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C.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D.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中的“须臾”,意为“片刻”,形容时间很短。

这里阐明的思与学的关系和孔子的“思而不学则殆”有异曲同工之妙B.选文(二)中的“士”,在文中指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下文“若民,则无恒产”中的“民”指的则是普通百姓C.选文(二)中的“乐岁”,指的是安定太平的岁月,与下文“凶年免于死亡”中的“凶年”相对,后者指的兵荒马乱的年代D.选文(二)中的“时”,在文中指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下文“勿夺其时”的“时”指的则是适宜种植、收获庄稼的时节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选文的第一段以生活中的实例设喻,着重论述了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B.《劝学》选文的第二段强调了环境对于君子品性的影响,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似C.《孟子》选文从“恒产”与“恒心”的关系出发,正面阐释了“保民而王”的具体内容D.《孟子》选文恰切的譬喻和犀利的语言体现出了孟子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四、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小题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二)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6.下列加线的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在这里 B.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C.其闻道也亦固先乎吾 固:本来 D.君子生非异也     生:习惯17.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