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的思考农业高校在农业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农 业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支撑系统本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信息网络资源建设 和利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进行总结,以期对农业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 鉴1.云南农大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云南农大图书馆始建于 1958 年,1986 年独立馆舍落成,现有馆舍面积,设有咨询 部、采编部、流通部、技术部、数字化部和办公室40 余年来,我校图书馆在各方人员努 力之下,已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情报业务基本实现了自动 化、网络化管理,初步完成了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的转型通过图书馆主页,读者可查 阅的中、外文数据库 30 余个同时,为扩大文献资源利用范围,图书馆与高等教育文献保 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网络共建共享数据库资源对于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一方面需集中精力发展数字化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又要保 证传统信息资源服务的顺畅,这是一个两难境地以本馆为例,近年来,为了扩大资源利 用效率,建立了电子图书阅览室,开通了无线网络服务,为自带和借用图书馆笔记本电脑 的教师和同学带来方便。
尽管如此,由于大多数学生由于没有电脑或上网不方便等原因, 仍倾向于利用传统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因此,在信息网络环境下,考虑到历史的延续性、 图书经费、用户心理、阅读习惯、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本馆的实际情况,在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内传统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网络资源管理应共存互补[1]2.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加强省内图书馆的共建共享90 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爆炸式增长,全国各地区和 各行业根据需要组建了一批地区性自动化网络和行业性自动化网络,这些自动化网络已为 我国文献共建共享工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此,走出封闭办馆模式,发挥自身优势,建 立完善的、无障碍的馆际互借互阅体系,建立新式的全社会文献信息共享体系,以使文献 信息社会化,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2]是现代农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之路为“三农”服务也是农业高校图书馆的任务之一以云南省为例,截止 xx 年底全省 除省级和高校图书馆外,有县级以下公共图书馆 130 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覆盖全 省 16 个州、市.共建有 41 个县级支中心、275 个基层服务点,阅览室总面积达万 m2,农村 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
但同时也应看到,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别明显,较多农民和农业 科技人员文化生活条件和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拥有的文化资源也相当匮乏,加之居住地 分散,交通不便[3],这就给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按传统方式借阅图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结合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强农村农业信息终端,如网络电子图书室 阅览室等的建设,形成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图书馆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村读者, 改善借阅条件,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有着明显的意义加强文献检索利用知识的传播高校图书馆不同层次的服务对象,其对文献资源检索利用的能力也不同某高校图 书馆做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呈现增高 的趋势[4]究其原因,主要是低年级本科生还未完全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也与当前 国内高校知识传播以讲授为主的特点有关而教师和研究生在平时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一般 都有更多的文献需求,同时教师和研究生对电子文献及其检索方法也比较熟悉,而且受计 算机、网络等因素限制较少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网络资源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各级教师以及图书馆在教学过 程中应强调文献利用的重要性,加强对网络文献检索利用知识的传播工作:第一,在文献检索课上,多强调信息网络资源利用的优势;第二,利用一定的时间介绍网络免费信息资源 的种类,利用上机实际操作的方式加强讲授免费搜索工具;第三,鼓励学生对各方面获得的 知识在网络,包括图书馆数据库进行搜索、补充和印证;第四,补充对文献管理软件的介绍, 提高文献利用效率。
信息网络资源利用的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各高校图书馆网络文献资源和网 络环境建设情况不同,用户类型也不同,因此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建设过程中,要 多调查、多研究,找到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的不足,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信息网 络资源的利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