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破蛹展翅两相依 说来也巧,此次访游台湾,竟是以两棵植物开头两只动物结尾的…… 一、《两相依》 这是一个景点的名目,竖在一旁的简介牌上赫然三个大字:两相依其实就是两棵大树生长在了一起,异体同株或异株同体吧,一棵叫雀榕,一棵叫大叶桉,这两个南国树种我是第一次见识,样子怪怪的,叶子树皮都相差很大,相差很大的两棵树就成为连体婴儿,有点像交谊舞造型,比情侣接吻还更进一步更旁若无人 它们相依之地是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官邸入口处公元2022年12月9日,我们一行13人绕道韩国飞抵台湾,这是入台伊始所看的第一个景点,士林官邸何等去处?正是大名鼎鼎蒋中正“先总统”久居终老之地,――入乡随俗,我们不妨也姑且尊称他为“先总统”据说这“两相依”就为这位“先总统”所命名,他貌似有点命名成癖,台湾留有他不少这方面的“政绩”,不过这个命名还真有几分诗情画意怅然一对“恋人”不慎站错了地方,官邸门口应当是警卫岗哨荷枪实弹之处,他们把岗警叫“保全”,像是保卫安好的简称据说这位至少在外表上传统保守的“先总统”对此有伤大雅之举不但不加怪罪,而且有意“纵容”,往往在此留恋踯躅,望树凝思,想必还有望树兴叹,我就想断定是一种特殊情结使然了。
或许也算心有灵犀,不算魁伟的小小景观竟然也一下触动我的敏感神经,不由多看了几眼,万里有缘来见面,而且是如此先声夺人,为此次台湾之行定了一个情缘所系直奔主题的根本调子这是没有手段的事情,用他们的话语方式,感谢这两株――不,是一株――具有生命之色的更加导游,由于它载歌载舞接待了我们,并且给了我们如此猛烈而更加的“体认”、“醒思”和“愿景” 进入官邸大门,像公园,像村庄,在繁华的台北市区闹中取静自成体系,地方不大却难以一览无余,前有平地后有靠山,平地建筑由林阴小道环绕连接,靠山丛林中据说工事四处,是至今连台湾人也难以深入的未知世界把自己官邸选于此处,无论风水学还是安好学都实在是一种匠心独用那栋小小主楼并未对外开放,绿色掩映中重门深锁,透着几分神秘也透着几分凄凉让人赏心悦目的还是留存在开阔平地上的一些“景观”:一处新建的不锈钢布局半圆形舞台占据着中心位置,现在成为完全彻底的民间乐园,普遍百姓也可以登台献艺;一处曾经被多少高级会晤点缀过的殿堂也早已辟为“民间艺术展览馆”,摆放些根雕、草编、剪纸之类,且由张群题写馆名,官邸民用,当然不能说成废物利用;还有一处当年“私家”的天主教堂貌似照旧透着往日的气息,但不知是否也向群众开放?全体建筑看不出奢华,更加是几处“保全”部队当年居处更显简陋。
现出不俗的是一处人工园林景观,据说是过去仆人依据老家浙江奉化溪口真山真水样子所建,而且不少是他亲自动手参建,溜达于这人造“溪口”,我不由也产生出几许直把他乡作故土的感慨,斯人已逝,历史沧桑,风云际会,人生易老天难老啊! 原路返回,再度路经“两相依”处,仿佛官邸仆人那绕树而行的身影再现眼前,不知怎么,一位古代枭雄的出名诗句忽就冒上心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遥想当年他老先生也确有自己的一些难言苦衷了…… 当晚返而入住桃园市假日大酒店饭后相随到近处街头闲转,时近晚上10点,多数门店开着走进酒店右侧不远处一个叫“大兴书局”的小书店,那竖排版繁体字图书是又一道风景线,我选了一本号称“具有心灵美学和聪慧质感的书”,即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金色般若》,标明价格220元新台币之前我曾在大陆买过他的一本《紫色菩提》,这约莫属于姊妹篇了在翻看另外一本《国语旧歌选》时,我猛然留神到其中有首歌子也叫《两相依》,打头一句就是“两相依,两相依,只有实现在梦里……”如此感伤低调,犹如不幸言中了那位“先总统”当年心态,而我想我们应当持乐观态度 二、乡音四处 我们河曲有句讥人舍近求远的俗话叫做“走包头,绕石拐”。
从大陆到台湾,岂止相隔一条海峡?简直是关山重重!我们不得不绕道香港,途经韩国然后再到台湾,由于务必得有另外一个国度作为中转站,而且在身份手续上还需作连外国都不必作的好多“手脚”,先后仅飞机坐了5趟,大北大南地走了个大跨度的反“N”字或竖“之”字这是纯属人造的曲径通幽,到台湾真比到外国还难! 但是到了台湾,语言障碍一点都没有 其官方语言为国语,民间语言主要有闽南话和客家话,当然都是汉语了他们所谓“国语”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遍话,讲方言的人群中不少也会讲“国语”文字虽是繁体,但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算不得大障碍为我们这个小小团队配备的台湾导游也组成了一个小小团队,共4位,主要的一位是谢宏同先生,我们上车一落座,他就用一口标准的“国语”自报家门:“我叫谢宏同,感谢你们宽宏大量,同意让我来当你们的导游!”另一位是黄美观小姐,犹如已有一些年岁,却不让我们叫她“女士”只让叫她“小姐”,专心地解释说,叫女士她的身份级别不够,而且台湾的“小姐”称呼没有我们大陆时下的繁杂含义黄导还真把自己当作“小姐”,衣服一天一换,犹如台湾人普遍性格开朗热心大方,一见面她就用地道的“国语”伸着大拇指对我们嚷嚷:“我们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首,但是大陆才是一条真正了不起的大大的龙耶!”只言片语,让我们一下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我们说:“不管大龙小龙,咱们都是龙的传人!”怅然反而是我们这些大陆人方言太重,想必他们很难全听明白。
还有一位照样服饰一天一换年岁却较轻的小姐,芳名石雅慧,名副其实,人长的也像台湾山水一样“雅慧”她是完全彻底的台湾本地人氏,但“国语”讲得同样呱呱叫,足以令我们这些满口方言的土老帽自惭形秽后来又加了位年岁较大的也会讲国语但略嫌不够流利的许先生面对人家标准的 “国语”,我们反倒成了有必要借助翻译之力的“外国”人士 我们的“国语”水平,甚至连人家小孩子都不如在南投县埔里镇镇宝大饭店住宿那晚,就闹了一个小笑话,拿到房卡后我们把17楼误认作7楼(前几日房号前都加1),推开一个个房门,察觉里边都被些穿统一校服的小孩子捷足先登了,后来才知是学校组织什么社会活动,他们都用极标准的“国语”给我们指示“迷津”,而我们生硬的方言加手势有时却弄得孩子们莫名其妙后问导游,才知整个台湾入学教导就开头了严格的国语训练,学习国语从小抓起,难怪他们小小年纪讲得如此到家综观台湾,有不少值得我们大陆借鉴之处,而推广国语的深度广度就是其中之一 台湾不但国语纯洁,而且祖国传统文化即他们之所谓“国学”亦空气浓郁尽管舶来品文化也不少,但犹如二者兼收并蓄并行不悖譬如他们既过圣诞节,又把孔子诞辰9月28日作为重要节日,这一天也是台湾的教师节了。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传统节日应有尽有这里尊崇文圣孔子武圣关公,日月潭边有座寺庙干脆把二圣合并一处供奉,叫文武庙,外观很堂皇,那天时间紧迫我们未及进去在高雄莲花潭看龙虎塔、春秋阁,那里又把关公一分为二叫文关公和武关公,武关公手提大刀而文关公那么捧读《春秋》,又让武圣关公转而去学习文圣孔子的著作,可见他们在崇文尚武中又是以文为上导游也知关公是山西人,我们也很为有这样一位有面子的老乡而深感骄傲我还特意从那里带走一本道学赠阅读本,道教是中国特产了,书名也颇引人注目:《回乡路径》或许正是这个书名引发了我拿回来研究研究的兴趣 台湾城市的街道命名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譬如高雄,高雄是台湾两个“院辖市”之一,由于它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还有国际机场,有地铁,他们把地铁叫做“捷运”,有类似香港、上海那样的海底隧道,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却对比规整,街道名称尤其规整,纵向有中山路、中华路、民族路等,横向的除了一条主干道叫中正路外,由南而北10条分别叫一心路、二圣路、三多路、四维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贤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简直是传统文化集大成,我想为这些街道命名者,断定是孔孟之道的信徒了。
国民党内多有孔孟信徒,现任主席马英九的“九”字就来源于“九思”和“九如”以至爱好起名的那位“先总统”勉强也算一个,他特意筹组过“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并自任会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也无论达成了何种效果,在“国学”推广的客观上应当说他也算是起过一些作用的大陆台湾天各一方,传统文化同中见异,宝岛台湾不但仍用着竖排版、繁体字,而且仍用着十六两秤,留存有貌似停滞不前的文化活化石从南投返台北途中,我们还体验了这样一件奇事,“槟榔西施”穿着三点式推销槟榔,而称槟榔用的是十六两秤,“西施”们在“大姑娘省布,小伙子费眼”水平上挑战极限,而十六两秤却舍简求繁到纯乎是长袍马褂;谢导国语讲得地道,“OK”之声也不离口,在台湾,说个“OK、OK,很OK”,十足不会被误认为是国际笑话好一个新潮与传统共存共荣的世界与时代,不由让人顿生今夕何夕之感 也有危机感去中国化”、“本地化”的“文化”已不仅仅是一种逆历史而动的思潮,而是台湾当局蓄谋已久的行动,给我们留下的也绝不仅仅是一个朦胧的感觉,而是一个严重的担忧 三、北回归线 台湾城市街道命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有大陆的痕迹,我们住过一晚的一个不大的埔里镇,就有西安路、西宁路、上海路等名目,对比明显地看出对于大陆的依恋。
何止街道,山水名目亦有此意,高雄市就有山叫万寿山,有水叫西子湾而且好些据说是那位“先总统”给更的名那个万寿山原叫寿山,是他灵机一动冠以了“万”字;日月潭原叫明潭,是他将明字一分为二而成今名;日月潭中有一个出名的不能再小的拉鲁岛,是一个人数不能再少的少数民族邵族祭祖的地方,他给更名为光华岛我们在日月潭游船一个多小时,导游讲,马英九每年夏历九月初九都要专程前来游潭,成为与民同乐留存节目,约莫也算一个国民党的传承进展了 仿名嬉戏不止于此,南投有全岛出名的济南大学,埔里特产叫绍兴老酒;高雄街头饭馆吃晚饭,一抬头招牌上三个大字是“黄鹤楼”;驶离台北的一个收费站,取名“泰山”,类似例子举不胜举更加是老百姓实业界,他们是直奔主题情不自禁地在那里翘首北望:我们在台北一家知名钻石店内看到五星红旗悬挂正墙,而且居中,而且大于同挂的港澳台旗,占据着应有的“大中至正”位置;我们大早离开台北豪景酒店返回,因未及用餐,导游给我们带了面包、香肠、苹果还有冰红茶,冰红茶的商标牌子竟叫“统一”…… “仿名”之外更有“仿制” 不仅在士林官邸有仿制的袖珍山水,而且还仿制了宏大建筑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个博物院主体为双十字格局,仿古造型,三层楼水泥钢骨布局,与北京故宫不成相比,却也可谓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北京故宫我屡屡去过,台北的故宫尽管明知仿制,但看了还是止不住一种由衷的冲动那也应当说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和高傲,那里珍藏着大量绝非仿制的历史珍品,一桩桩,一件件,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有的甚至是大陆失传的绝品据说后面的山被挖空做了储室,藏品展出是定期轮换的那是游客最热衷去的地方,馆内更加有一件巧夺天工的“翠玉白菜”,是为镇馆之宝,公然活生动现,气韵逼人整个馆藏的阐明词很人性化、文学化,譬如玉器珍宝就用两句话予以形象概括:“与山水共舞和天地对话”,“比上帝还精良”,给本来冰冷的石头赋予亲情与和暖馆外立有孔子和“蒋公”塑像,这是在用他们一厢情愿的观念延续着中国历史…… 另一宏伟建筑就是中正纪念堂了牌楼式白石正门,上书“大中至正”四个楷体大字,这个“先总统”名字的拆解也与传统文化有关了正门后东西两侧是两大宫殿式建筑,是台北大剧院;再后正中就是中正纪念堂了,真的还有点“大中至正”的气派;与纪念堂一线东西两侧,是两个同样白石牌楼而略小于正门的侧门,分别叫大忠门和大孝门,整个纪念堂组合为蒋经国先生所领建,是否有表白他对国“大忠”对家“大孝”的寓意?据说它是南京中山纪念堂的仿制品南京中山纪念堂我没去过,这个中正纪念堂切实建得很宏伟,纪念堂前有89级台阶,是为“先总统”享年。
堂中塑有中正坐像,坐像下书有“遗嘱”,坐像后正墙上写的是“三民主义”精义:民主、伦理、科学及其概括含义;东西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