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全章教案-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10KB
约7页
文档ID:305692059
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全章教案-_第1页
1/7

Word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全章教案- 2.1有理教的加法(一) 教学目标 月 日 总第 课时 1、通过实例经受加法法则的产生过程; 2、把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会利用加法法则求两个有理数的和,会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有理数相加 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发生过程比较简单,异号两数相加包括肯定值相减、确定和的符 号,同学不易把握,简单发生差错,是本节数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两场友情竞赛中,第一场净胜2球,其次场净负1球,请问两场竞赛后, 中国国家足球队合计胜几球? 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最终结果?如何表示?这个算式与学校时学过的加法有何不同?由 此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本中的引例,请两位同学分别说出星期一和星期二这两天水泥进货的合计数量、 出货的合计数量,并列出算式. 依据同学列出的算式及结果,分组争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同号两数相加的方法,老师归 纳法则. 2、连续考虑引例中星期一、星期二每一天的实际库存是增加了还是削减了?是多少?怎么 用算式表示? 类比于同号两数相加法则,由同学争论、归纳异号两数相加法则,老师可对确定符号和确 定肯定值的值两部分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同学观看和的符号,肯定值和两个加数的符号与肯定值的关系。

老师归纳法则,并进一步提出问题:两个有理数相加,除了同号、异号两种状况外,还有什么情形?引导同学从数的正、零、负三类情形进行争论. 老师完整地板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指出建立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和法则的合理性.然 后让同学朗读法则,口答课本中“做一做”的练习. 3、用引例的数据叙述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更直观地反映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4、例题. 例1 计算下列各式: (1) (一11)+(一9); (2) (一3.5)+(+7); (3)(一1.08)+0; (4)( 23 )+( 23 ) 老师留意解答过程的示范,然后完成课本的“课内练习”,其中第3题要求同学板演,再 由同学订正错误 例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的运算,并求出计算结果. (1)(一3)+(4); (2)4+(一5). 本题要求同学按要求在数轴上表示求解后,再用法则计算复查. 例3 小慧原来在银行存有零用钱350元,上个月取出了120元,这个月方案再 存人50元,请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1)到上月底小慧在银行还有多少存款? (2)到这个月底小慧将有多少存款? 5.课内练习(补充) 计算:(1)(一1.37)+0; (2)(-68)+(-42) (3)(一27)+(+102); (4)(-4.2)+(+2.5) (5)(+三、小结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 3.有理数相加,先确定符号,再算肯定值; 4.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不肯定大于加数. 四、布置作业 14 )+(- 34 ); (6)(-2 56 )+(+3 13 ) 2.1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目的 月 日 总第 课时 1.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探究数学规律的思想和方法. 2.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3.把握多个有理数相加的挨次和方法,探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 4.敏捷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洁实际问题. 教学分析 重点:加法运算律和多个有理数相加的挨次与方法. 难点:例3的第(2)、题,项较多,涉及分数运算,如何应用运算律需要较多的思索。

例4要求列出两种不同意义的算式,这些都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与学校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分和联系? 答: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依据详细状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学校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肯定值,用的是学校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3.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依据哪一条运算法则? (1)(-9.18)+6.18; (2)6.18+(-9.18); (3)(-2.37)+(-4.63) 4.计算下列各题: (1)[8+(-5)]+(-4); (2)8+[(-5)+(-4)]; (3)[(-7)+(-10)]+(-11); (4)(-7)+[(-10)+(-11)]; (5)[(-22)+(-27)]+(+27); (6)(-22)+[(-27)+(+27)]. 二、新授 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同学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c=a+(b+c).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依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例3 计算:(1)15+(-13)+18.(2)+4.33+(-7.52)+(-4.33) (3) 56 +( 17 )+( 16 )+( 67 ) 引导同学发觉,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 相加;能凑整的先凑整;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计算就比较简便. 本例先由同学在笔记本上解答,然后老师依据同学解答状况指定几名同学板演,并引导同学发觉,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是三种方法:首先消去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其和为0),同号结合或凑整数. 例4小明摇控一辆玩具赛车,让它从A地动身,先向东行驶15m,再向西行驶25m,然后又向 东行驶20 m,再向西行驶35m,问玩具赛车最终停在何处?一共行驶多少米? 老师通过启发,由同学列出算式,再让同学思索,如何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第一问 可以让同学自已作行程示意图关心理解,留意第一问和其次问的区分. 三、练习 :1.课内练习:1、2、3 2.探究活动 四、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见作业本。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过去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推理训练是几何教学的目的,代数可以不讲理由.其实,计算本身就是推理.计算法则、运算性质都是进行计算的依据.同学要知道每进行一步运算都要有根有据.这样通过运算就能逐步培育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 - 7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