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毕业设计吊车梁设计

lil****ar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9.50KB
约8页
文档ID:275413026
毕业设计吊车梁设计_第1页
1/8

2.1吊车梁设计2.1.1设计资料及说明1) 吊车资料见表2-1表2-1 吊车梁资料表2) 吊车梁跨度6m,为简支梁,因吊车梁的跨度和吊车的起重量都较小,且吊车为中级工作制吊车,则无需设置制动结构3) 吊车梁材质采用Q235,腹板与上翼缘采用焊透的T形连接,与下翼缘采用贴角焊缝连接,并均为自动焊,其余焊缝为手工焊接,自动焊焊条为H08Mn2Si,手工焊焊条为E4315型 4) 梁端部采用突缘支座2.1.2内力计算1) 计算吊车梁内力时,吊车梁自重及作用于其走道的活荷载、灰荷载、轨道等竖向荷载,可近似以轮压乘荷载增大系数β=1.02(查表2-2),并考虑动力系数α=1.05,吊车竖向荷载分项系数γQ=1.4进行计算表 2-2 荷载增大系数值结构形式材质跨度6121824Q235Q345Q235Q345(16Mn)Q235Q345(16Mn)Q235Q345(16Mn)吊车梁1.031.021.051.041.081.071.11.09吊车桁架1.021.021.051.041.071.061.091.08注:当跨度为中间值时,可用插入法计算竖向计算轮压: 每轮横向水平力计算吊车梁上翼缘强度和稳定性时,2) 各项内力计算:除注明者外均为设计值,见表2-3。

表 2-3 各项内力计算项次计算项目简图内力1支座最大剪力2计算弯矩时竖向最大弯矩3计算强度时最大水平弯矩4计算挠度时最大水平弯矩2.1.3吊车梁截面尺寸确定及几何特征计算1. 梁截面尺寸确定1) 按经济要求确定梁高:取,则所需截面抵抗矩为所需梁高(按经济公式)2) 按刚度要求确定梁高:容许相对挠度取,故综上所述初选梁高3) 按经验公式确定腹板厚度:4) 按抗剪要求确定腹板厚度:初选腹板,考虑因轮压较大,在梁端将腹板局部加厚5) 梁翼缘截面尺寸:为使截面经济合理,选用上、下翼缘不对称工字形截面,所需翼缘板总面积按下式近似计算:上、下翼缘面积按总面积的及分配上翼缘面积,下翼缘面积;初选上翼缘(面积),下翼缘(面积)翼缘板自由外伸宽度翼缘板满足局部稳定的要求,同时也满足无制动结构轨道连接的要求2. 梁截面几何特性1) 梁对轴的惯性矩及面积矩(图2-1):图 2-1吊车梁截面简图2.1.4梁截面承载力核算1) 强度计算(见表2-4)表 2-4 强度计算表弯曲正应力上翼缘下翼缘剪应力采用突缘支座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局部压应力中级工作制吊车梁 轨道高170mm注:简支梁各截面折算应力一般不控制,未作验算。

2) 梁的整体稳定性,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应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按表2-5得:表 2-5 项次侧向支撑 荷载 说明1 跨中无侧向支撑均布荷载作用在上翼缘受压翼缘的宽度受压翼缘的厚度2下翼缘3集中荷载作用在上翼缘4下翼缘因集中荷载在跨中附近,则按表2-6得:表 2-6项次受弯构件情况计算公式说明1简支焊接工字形截面(含H型钢)当算得的23计算梁的整体稳定系数为: 则计算的整体稳定性为:由以上计算可知整体稳定性符合要求3) 腹板局部稳定计算腹板高厚比:,且有局部压应力(),腹板的受力比较复杂,规范规定宜按构造要求在腹板上配置横向加劲肋,加劲肋的间距a按构造要求取1000mm横向加劲肋的尺寸确定按构造要求(据有关公式计算):4) 疲劳强度计算本工程吊车为中级工作制吊车,不必进行疲劳验算,只需采取以下措施来满足疲劳强度的要求:①  上翼缘与腹板采用焊透的T形对接焊缝,质量等级为一级②  加劲肋下端一般在距吊车梁下翼缘(受拉翼缘)断开,不与受拉翼缘焊接,以改善梁的抗疲劳性能,本设计取;吊车梁横向加劲肋的上端与上翼缘刨平顶紧焊接。

5) 梁挠度计算等截面简支吊车梁竖向挠度(按标准值): 满足2.1.5梁连接计算1) 梁端与柱的水平连接上翼缘与柱的水平连接:采用20MnTiB钢10.9级高强度螺栓,并采用喷砂处理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取按一个吊车轮的横向水平力作用计算: (并取)按柱宽及螺栓排列要求采用2M20螺栓,每螺栓承载力设计值() 总计连接处承载力 满足 2) 翼缘板与腹板连接焊缝上翼缘板与腹板连接焊缝采用焊透的T形连接(自动焊并精确检查),可与母材等强,故不另行核算下翼缘板与腹板连接焊缝 按构造要求支座处应采用坡口焊透连接3) 支座加劲肋截面与连接计算吊车梁支座形式为突缘支座,支座加劲肋采用-200×15,其伸出长度不得大于其厚度的的2倍,取为20mm,满足要求吊车梁支座加劲肋计算简图见图2-2. 图 2-2 支座加劲肋截面截面几何特征:腹板宽度取, 由题知轴心受压构件截面分类为C类,查得,突缘端面承压应力:吊车梁施工详图见吊车梁结构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