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学教案地籍测量学教案1 1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地籍图的概念一、地籍图的概念二、地籍图比例尺二、地籍图比例尺三、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三、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四、地籍图的内容四、地籍图的内容第二节第二节 地籍图的测制地籍图的测制一、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二、平板仪测图二、平板仪测图三、摄影测量测制地籍图三、摄影测量测制地籍图四、编绘法成图四、编绘法成图第三节第三节 宗地图的测制宗地图的测制一、宗地图的概念一、宗地图的概念二、宗地图的内容二、宗地图的内容三、宗地图的特性三、宗地图的特性四、宗地图的作用四、宗地图的作用五、宗地图的编绘技术要求五、宗地图的编绘技术要求2( (二二) )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目前世界上比例尺目前世界上比例尺最大的为最大的为1:2501:250,,最小最小的为的为1:51:5万万日本日本规定城镇地区为规定城镇地区为1:250~1:5 0001:250~1:5 000,农,农村地区为村地区为1:1 000~1:5 0001:1 000~1:5 000;;德国德国规定城镇地区为规定城镇地区为1:500~1:1 0001:500~1:1 000,农,农村地区为村地区为1:2 000~1:51:2 000~1:5万。
万 我国我国地籍图比例尺系列:地籍图比例尺系列:l城镇地区-城镇地区-1:5001:500、、1:1 0001:1 000、、1:2 0001:2 000,其,其基本比例尺为基本比例尺为1:1 0001:1 000;;l农村地区-农村地区- 1:5 0001:5 000、、1:11:1万、万、1:2.51:2.5万、万、1:51:5万,其基本比例尺为万,其基本比例尺为1:11:1万9l为了满足权属管理的需要,农村居民地为了满足权属管理的需要,农村居民地及乡村集镇可测绘及乡村集镇可测绘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测图(测图比例尺可选用比例尺可选用1:1 0001:1 000或或1:2 0001:2 000)l急用图时,也可急用图时,也可编制编制任意比例尺的农村任意比例尺的农村居民地地籍图,以能准确地表示地籍要素为居民地地籍图,以能准确地表示地籍要素为准10三、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三、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 (一一) ) 城镇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城镇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幅面通常采用幅面通常采用50cm×50cm50cm×50cm和和50cm×40cm50cm×40cm当当1:5001:500、、1:1 0001:1 000、、1:2 0001:2 000比例尺地籍图比例尺地籍图采用采用正方形分幅正方形分幅时:时: l图幅大小均为图幅大小均为50cm×50cm50cm×50cm,,l图幅编号按图廓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公里数编号,lX X坐标在前,坐标在前,Y Y坐标在后,坐标在后,中间用短横线连接中间用短横线连接 11图图8-1 8-1 正方形分幅正方形分幅((1:20001:2000)) 1:2 0001:2 000图幅编号为:图幅编号为:689-593689-593;;1:1 0001:1 000图幅编号为:图幅编号为:689689.5.5-593-593.0.0;;1:5001:500图幅编号为:图幅编号为:689689.75.75-593-593.50.50。
12当当1:5001:500、、1:10001:1000、、1:20001:2000比例尺地籍图比例尺地籍图采用采用矩形分幅矩形分幅时,图幅大小均为时,图幅大小均为40cm×50cm40cm×50cm,,图幅图幅编号方法同正方形分幅编号方法同正方形分幅 图图8-2 8-2 矩形分幅矩形分幅 1:2 0001:2 000图幅编号为:图幅编号为:689-593689-593;;1:1 0001:1 000图幅编号为:图幅编号为:689.4-593.0689.4-593.0;;1:500 1:500 图幅编号为:图幅编号为:689.60-593.50689.60-593.5013若测区若测区已有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已有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可的分幅与编号方法可沿用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沿用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加注图幅内加注图幅内较大单位名称较大单位名称或或著名地理名称著名地理名称命名命名的图名 ( (二二) ) 农村地籍图的分幅和编号农村地籍图的分幅和编号 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的分幅和编号的分幅和编号与城镇地籍图与城镇地籍图相同相同若是若是独立坐标系统独立坐标系统,则是县、乡,则是县、乡( (镇镇) )、行政村、、行政村、组组( (自然村自然村) )给予给予代号代号排列而成。
排列而成 农村地籍图 农村地籍图( (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所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所有权属图有权属图) )按国际标准分幅编号按国际标准分幅编号 14( (三三) ) 农村地籍图的农村地籍图的图幅元素图幅元素图幅元素图幅元素是表示图幅位置和大小的一组数据是表示图幅位置和大小的一组数据 城镇地籍图比例尺大,城镇地籍图比例尺大,图幅尺寸大小不图幅尺寸大小不随经纬度而变化随经纬度而变化,图幅元素由规定的方法确,图幅元素由规定的方法确定农村地籍图比例尺一般在农村地籍图比例尺一般在1 1::5 0005 000至至1 1::5 5万万之间,多采用之间,多采用梯形分幅梯形分幅,,图廓线为经纬线图廓线为经纬线,,图幅元素构成如下:图幅元素构成如下: l大地经纬度大地经纬度 L L,,B Bl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X X,,Y Yl南北及东西图廓线长南北及东西图廓线长 a a南,南,a a北,北,c c(cm(cm) )l图幅对角线长图幅对角线长 d d(cm(cm) )l图幅面积图幅面积 p p(km(km2 2) )l子午线收敛角子午线收敛角 r r15地籍调查技术人员接到农村地籍图的测地籍调查技术人员接到农村地籍图的测绘任务后绘任务后: :l查取图幅元素,以了解图幅的位置和大查取图幅元素,以了解图幅的位置和大小,展绘图廓点。
小,展绘图廓点l整理成果时,图幅元素还必须填写到图整理成果时,图幅元素还必须填写到图历档案中去,以供内业使用历档案中去,以供内业使用l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图幅理论面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图幅理论面积将作为真值,用以乡、村和各类土地面积的将作为真值,用以乡、村和各类土地面积的量算与平差的控制量算与平差的控制16四、地籍图的内容四、地籍图的内容l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内容,一部分可通过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内容,一部分可通过实实地调查地调查得到,如得到,如街道名称街道名称、、单位名称单位名称、、门牌号门牌号、、河流河流、、湖泊名称湖泊名称等,等,l另一部分内容则要通过另一部分内容则要通过测量测量得到,如得到,如界址界址位置位置、、建筑物建筑物、、构筑物构筑物等 17图图8-3 8-3 城镇地籍图样图城镇地籍图样图18图图8-4 8-4 农村地籍图样图农村地籍图样图 19( (一一) ) 地籍图内容的基本要求地籍图内容的基本要求(1) (1) 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突出表示界址点、线突出表示界址点、线;;(2) (2) 有必需的有必需的数学要素数学要素;;(3) (3) 必须表示必须表示基本的地理要素基本的地理要素,特别是与地籍有关的地物要,特别是与地籍有关的地物要素应予表示;素应予表示;(4) (4) 地籍图图面必须地籍图图面必须主次分明主次分明、、清晰易读清晰易读,并便于根据多用,并便于根据多用户需要加绘专用图要素。
户需要加绘专用图要素 ( (二二) ) 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点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点(1) (1) 具有具有宗地划分或划分参考意义宗地划分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类自然或人工地物的各类自然或人工地物和地貌,如墙、埋设的界标、沟、路、坎、建筑物底层的投和地貌,如墙、埋设的界标、沟、路、坎、建筑物底层的投影线等20(2) (2) 具有具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划分意义或划分参考意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划分意义或划分参考意义义的各种地物或地貌,如田埂、地类界、沟、渠、的各种地物或地貌,如田埂、地类界、沟、渠、建筑物底层的投影线等建筑物底层的投影线等3) (3) 土地上的土地上的重要附着物重要附着物,如水系、道路、构筑物、,如水系、道路、构筑物、建筑物等建筑物等4) (4) 在土地表面下的各种管线及构筑物,在土地表面下的各种管线及构筑物,在图上不在图上不表示表示,如下水道、自来水管、井盖等如下水道、自来水管、井盖等5) (5) 地面上的管线地面上的管线只只表示重要的表示重要的,如万伏以上高压,如万伏以上高压线、裸露的大型管道线、裸露的大型管道( (工厂内部的可以根据需要考虑工厂内部的可以根据需要考虑) )等。
等6) (6) 另外,还有另外,还有界址点界址点、、控制点控制点等点要素等点要素7) (7) 注记部分(地表自然情况的符号表示,如房屋注记部分(地表自然情况的符号表示,如房屋结构和层数、植被、地理名称等)结构和层数、植被、地理名称等)21(8) (8) 标识符,它是对地面客体标识符,它是对地面客体( (如土地权属单如土地权属单位、地块位、地块) )的的标识标识,以便使,以便使地籍数据集地籍数据集、、地籍地籍簿册簿册和和地籍图形集地籍图形集之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之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地籍图上主要表示的标识符有:地籍图上主要表示的标识符有:地籍区地籍区( (街道街道) )号号、、地籍子区地籍子区( (街坊街坊) )号号、、宗地号宗地号、、界址界址点号点号、、利用分类代码利用分类代码、、控制点号控制点号、、房产编号等房产编号等22( (三三) )地籍图的基本内容地籍图的基本内容1. 1. 地籍要素地籍要素 (1) (1) 界址界址 l不同等级的行政境界相重合时不同等级的行政境界相重合时只表示高级行只表示高级行政境界政境界l境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境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角处绘出,应在转角处绘出点或线。
点或线l当土地权属界址线与行政界线、地籍区当土地权属界址线与行政界线、地籍区( (街街道道) )界或地籍子区界或地籍子区( (街坊街坊) )界重合时,应结合线界重合时,应结合线状地物符号状地物符号突出表示土地权属界址线突出表示土地权属界址线,,行政界行政界线可移位表示线可移位表示23(2) (2) 地籍要素编号:地籍要素编号:l包括包括街道号街道号、、街坊号街坊号、、宗地号宗地号或或地块号地块号、、房屋栋号房屋栋号、、土地利用分类代码土地利用分类代码、、土地等级土地等级等,等,分别注记在所属范围内的适中位置分别注记在所属范围内的适中位置l当被图幅分割时应分别进行注记当被图幅分割时应分别进行注记如宗地或地块地或地块面积太小面积太小注记不下时,注记不下时,允许移注允许移注在在宗地或地块外空白处并以指示线标明宗地或地块外空白处并以指示线标明3) (3) 土地座落:土地座落:由行政区名、街道名由行政区名、街道名( (或地名或地名) )及门牌号及门牌号组成24(4) (4) 土地权属主名称:土地权属主名称:选择较大宗地注记土地权属主名称选择较大宗地注记土地权属主名称2. 2. 地物要素地物要素(1) (1) 作为界标物的地物作为界标物的地物如围墙、道路、房屋边线及如围墙、道路、房屋边线及各类垣栅等应表示。
各类垣栅等应表示2) (2) 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及其附属设施::l房屋以外墙勒脚以上房屋以外墙勒脚以上外围轮廓外围轮廓为准为准l注记注记房屋层数房屋层数与与建筑结构建筑结构l装饰性或加固性的柱、垛、墙等装饰性或加固性的柱、垛、墙等不表示不表示;;l临时性或已破坏的房屋临时性或已破坏的房屋不表示不表示;;l墙体凸凹小于图上墙体凸凹小于图上0.4mm0.4mm不表示不表示;;l落地阳台、有柱走廊及雨篷、与房屋相连的大面积落地阳台、有柱走廊及雨篷、与房屋相连的大面积台阶和室外楼梯等应台阶和室外楼梯等应表示表示25(3) (3) 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固定粮仓、公共设施、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固定粮仓、公共设施、广场、空地等绘出其广场、空地等绘出其用地范围界线用地范围界线,内置相应符号内置相应符号4) (4) 铁路、公路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站台、桥梁、铁路、公路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站台、桥梁、大的涵洞和隧道的出入口应表示,铁路路轨密集时可大的涵洞和隧道的出入口应表示,铁路路轨密集时可适当取舍适当取舍5) (5) 建成区内街道两旁以宗地界址线为边线,建成区内街道两旁以宗地界址线为边线,道牙道牙线可取舍线可取舍。
6) (6) 城镇街巷均应表示城镇街巷均应表示7) (7) 塔、亭、碑、像、楼等独立地物应塔、亭、碑、像、楼等独立地物应择要表示择要表示,,图上占地面积大于符号尺寸时应绘出用地范围线,内图上占地面积大于符号尺寸时应绘出用地范围线,内置相应符号或注记公园内一般的碑、亭、塔等置相应符号或注记公园内一般的碑、亭、塔等可不可不表示表示8) (8) 电力线、通讯线及一般架空管线电力线、通讯线及一般架空管线不表示不表示,但占,但占地塔位的高压线及其塔位应地塔位的高压线及其塔位应表示表示26((9) 9) 地下管线、地下室一般地下管线、地下室一般不表示不表示,但大面积的,但大面积的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及与他项权利有关的地下建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及与他项权利有关的地下建筑应筑应表示表示10) (10) 大面积绿化地、街心公园、园地等应大面积绿化地、街心公园、园地等应表示表示零星植被、街旁行树、街心小绿地及单位内小绿地零星植被、街旁行树、街心小绿地及单位内小绿地等等可不表示可不表示11) (11) 河流、水库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堤、坝等应河流、水库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如堤、坝等应表示表示12) (12) 平坦地区平坦地区不表示不表示地貌,起伏变化较大地区应地貌,起伏变化较大地区应适当注记高程点。
适当注记高程点13) (13) 地理名称注记地理名称注记273. 3. 数学要素数学要素 (1) (1) 图廓线、坐标格网线的展绘及坐标注记图廓线、坐标格网线的展绘及坐标注记2) (2) 埋石的各级控制点位的展绘及点名或点号注记埋石的各级控制点位的展绘及点名或点号注记3) (3) 图廓外测图比例尺的注记图廓外测图比例尺的注记28测绘地籍图的方法测绘地籍图的方法: :l平板仪测图平板仪测图l摄影测量成图摄影测量成图l绘编法成图绘编法成图l全野外数字测图全野外数字测图( (第十一章内容第十一章内容) ) 第二节第二节 地籍图的测制地籍图的测制29一、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 (一一) ) 地籍图的精度要求地籍图的精度要求地籍图的精度包括地籍图的精度包括绘制精度绘制精度和和基本精度基本精度两个方面:两个方面: 1. 1. 绘制精度绘制精度指图上指图上绘制绘制的的图廓线图廓线、、对角线对角线及及图廓点图廓点、、坐标格网点坐标格网点、、控制点控制点的展点精度的展点精度要求:要求:l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0.2mml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3mm±0.3mml图廓点、坐标格网点和控制点的展点误差不得超图廓点、坐标格网点和控制点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过±0.1mm±0.1mm。
302. 2. 基本精度基本精度主要指主要指界址点界址点、、地物点地物点及其及其相关距离相关距离的精度要求如下:要求如下:(1) (1) 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之间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之间的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的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图上±0.3mm±0.3mm依测量数据依测量数据装绘装绘的上述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的上述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0.3mm2) (2) 宗地内外与界址边相邻的地物点宗地内外与界址边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测定,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何种方法测定,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图上±0.4mm±0.4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图上±0.5mm±0.5mm31( (二二) ) 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根据规定的测图比例尺、规范和需求对根据规定的测图比例尺、规范和需求对地籍图上地物进行地籍图上地物进行综合取舍综合取舍 (三三) ) 图边的测绘与拼接图边的测绘与拼接 l接接图的的图边一般均一般均须测出出图廓廓线外外5~10mm5~10mm, ,接接边差不差不超超过规范范规定的点位中定的点位中误差的差的 倍。
倍l小于限差平均配小于限差平均配赋,但,但应保持界址保持界址线及其他要素及其他要素间的相的相互位置l如采用全野外数字化如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技技术或数字或数字摄影影测量技量技术,,则无接无接边要求32( (四四) ) 地籍图的检查与验收地籍图的检查与验收检查工作包括检查工作包括自检自检和和全面检查全面检查两种检查的方法分检查的方法分室内检查室内检查、、野外巡视检查野外巡视检查和和野外仪器检查野外仪器检查 33二、平板仪测图二、平板仪测图适用于大比例尺的城镇地籍图和农村居适用于大比例尺的城镇地籍图和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的测制民地地籍图的测制 作业流程:作业流程:l测图前的准备测图前的准备( (图纸的准备、坐标格网的绘制、图纸的准备、坐标格网的绘制、图廓点及控制占的展绘图廓点及控制占的展绘) )l测站点的增设测站点的增设l碎部点碎部点( (界址点、地物点界址点、地物点) )的测定的测定l图边拼接图边拼接l原图整饰原图整饰l图面检查验收 等工序图面检查验收 等工序34为减少地物测绘错误发生的概率,应为减少地物测绘错误发生的概率,应先先利用实测的利用实测的界址点界址点展绘出宗地位置,再将宗地展绘出宗地位置,再将宗地内外的地籍、地形要素位置测绘于图上。
内外的地籍、地形要素位置测绘于图上三、摄影测量测制地籍图三、摄影测量测制地籍图摄影测量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摄影测量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l测制多用途地籍图;测制多用途地籍图;l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调查、制作农村地籍图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调查、制作农村地籍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l加密界址点坐标;加密界址点坐标;l作为地籍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站作为地籍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站制作城镇地籍图时,通常用全站仪实测界址点坐标制作城镇地籍图时,通常用全站仪实测界址点坐标 35图图8-58-5 包括地籍测 包括地籍测量在内的集成式测图量在内的集成式测图系统的作业框图系统的作业框图36四、编绘法成图四、编绘法成图大多数城镇已经测制有大比例尺的地大多数城镇已经测制有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在此基础上按地籍的要求编绘地籍形图,在此基础上按地籍的要求编绘地籍图 ( (一一) ) 模拟地籍图的编绘模拟地籍图的编绘1.1.作业程序作业程序(1) (1) 选用符合地籍测量精度要求的选用符合地籍测量精度要求的地形图地形图、、影像平面图影像平面图作为编绘底图(点位中误差应作为编绘底图(点位中误差应在在±0.5mm±0.5mm以内以内 )。
37(2)(2)利用原图复制成二底图(地形图或影像平利用原图复制成二底图(地形图或影像平面图的原图一般不能提供使用面图的原图一般不能提供使用 )) , ,进行图廓进行图廓方格网变化情况和图纸伸缩的检查方格网变化情况和图纸伸缩的检查 (3) (3) 外业调绘工作外业调绘工作 (4) (4) 补测工作在二底图上进行补测工作在二底图上进行 补测的内容主要有补测的内容主要有界址点的位置界址点的位置,,权属权属界址线所必须参照的线状地物界址线所必须参照的线状地物,,新增新增或或变化变化了的地物等地籍和地形要素补测后相邻界了的地物等地籍和地形要素补测后相邻界址点和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址点和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0.6mm±0.6mm 38(5)(5)将调绘结果转绘到二底图上,并加注地籍将调绘结果转绘到二底图上,并加注地籍要素的编号与注记,然后进行必要的要素的编号与注记,然后进行必要的整饰整饰、、着着墨墨,制作成地籍图的,制作成地籍图的工作底图工作底图6) (6) 在工作底图上,采用在工作底图上,采用薄膜透绘方法薄膜透绘方法,透,透绘出地籍和地形要素。
蒙透绘所获得的薄膜绘出地籍和地形要素蒙透绘所获得的薄膜图经图经清绘整饰清绘整饰后,即可制作成正式的地籍图后,即可制作成正式的地籍图2. 2. 编绘的精度编绘的精度界址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地籍图根控界址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相邻界址点的间距中误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相邻界址点的间距中误差不得超过差不得超过图上图上±0.6mm±0.6mm 39以现有的满足精度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以现有的满足精度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 (地籍地籍) )图为底图,图为底图,结合部分野外调查和测量结合部分野外调查和测量对上述数据进行补测或更新,然后数字化,对上述数据进行补测或更新,然后数字化,经编辑处理形成以数字形式表示的地籍图经编辑处理形成以数字形式表示的地籍图为了满足地籍权属管理的需要,对为了满足地籍权属管理的需要,对界址界址点点通常采用通常采用全野外实测全野外实测的方法 (二二) ) 数字地籍图的编绘数字地籍图的编绘40图图8-6 8-6 利用地形利用地形( (地籍地籍) )图编制数字地籍图图编制数字地籍图 41第三节第三节 宗地图的测制宗地图的测制一、宗地图的概念一、宗地图的概念宗地图是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编绘的地籍图地籍图。
图图8-7 8-7 宗地图样图宗地图样图42二、宗地图的内容二、宗地图的内容(1) (1) 所在图幅号、地籍区所在图幅号、地籍区( (街道街道) )号、地籍子号、地籍子区区( (街坊街坊) )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号、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号、土地等级、房屋栋号;土地等级、房屋栋号;(2) (2) 用地面积和实量界址边长或反算的界址用地面积和实量界址边长或反算的界址边长;边长;(3) (3) 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隔示意线;隔示意线;(4) (4) 紧靠宗地的地理名称;紧靠宗地的地理名称;(5) (5) 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及宗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附着物;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附着物;43(6) (6) 本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线、地形地物本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线、地形地物的现状、界址点坐标表、权利人名称、用地的现状、界址点坐标表、权利人名称、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测图日期、测点性质、用地面积、测图日期、测点( (放桩放桩) )日日期、制图日期期、制图日期7) (7) 指北方向和比例尺。
指北方向和比例尺8) (8) 为保证宗地图的正确性,宗地图要检查为保证宗地图的正确性,宗地图要检查审核,宗地图的制图者、审核者均要在图上审核,宗地图的制图者、审核者均要在图上签名44三、宗地图的特性三、宗地图的特性(1) (1) 是地籍图的一种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附图,是地籍资料的一,是地籍资料的一部分;部分;(2) (2) 图中数据都是图中数据都是实量或实测得到实量或实测得到,精度高,精度高并且可靠;并且可靠;(3) (3) 其图形与实地其图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4) (4) 相邻宗地图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可以拼接;;(5) (5) 标识符齐全标识符齐全,人工和计算机都可方便地,人工和计算机都可方便地对其进行管理对其进行管理45四、宗地图的作用四、宗地图的作用(1) (1) 宗地图是宗地图是土地证上的附图土地证上的附图,它通过具有法律,它通过具有法律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使土地所有者或使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使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土地的使用或拥有有可靠的法律保证,用者对土地的使用或拥有有可靠的法律保证,宗宗地草图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地草图却不能做到这一点;;(2) (2) 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
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3) (3) 在变更地籍测绘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检核在变更地籍测绘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检核与修改,可以较快地完成地块的分割与合并等工与修改,可以较快地完成地块的分割与合并等工作,直观地反映了宗地变更的相互关系,便于日作,直观地反映了宗地变更的相互关系,便于日常地籍管理常地籍管理46五、宗地图的编绘技术要求五、宗地图的编绘技术要求界址线走向清楚,坐标正确无误,面积界址线走向清楚,坐标正确无误,面积准确,四至关系明确,各项注记正确齐全,准确,四至关系明确,各项注记正确齐全,比例尺适当比例尺适当图幅规格根据宗地的大小选取,一般为图幅规格根据宗地的大小选取,一般为3232开、开、1616开、开、8 8开等,界址点用开等,界址点用1.0mm1.0mm直径的直径的圆圈圆圈表示,表示,界址线界址线粗粗0.3mm0.3mm,用,用红色或黑色红色或黑色表表示宗地图在相应的基础地籍图或调查草图宗地图在相应的基础地籍图或调查草图的基础上编制,宗地图的图幅最好是固定的,的基础上编制,宗地图的图幅最好是固定的,比例尺可根据宗地大小选定,以能清楚表示比例尺可根据宗地大小选定,以能清楚表示宗地情况为原则。
宗地情况为原则47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农村居民地地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的编制籍图的编制* *( (一一) )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 成图的基本类型成图的基本类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一、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l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l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岛图岛图) )482. 2. 成图比例尺及图幅大小成图比例尺及图幅大小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成图比例尺一般的成图比例尺一般与调查底图比例尺一致,即与调查底图比例尺一致,即: :l农区农区1 1 1 1万万l重点林区重点林区1 1 2.52.5万万l一般林区一般林区1 1 5 5万万l牧区牧区1 1 5 5万或万或1 1 1010万万l图面开幅可根据面积大小、形状、图面布图面开幅可根据面积大小、形状、图面布置等分为全开或对开两种置等分为全开或对开两种49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除面积较大或形状除面积较大或形状窄长的县用窄长的县用1 1 1010万比例尺图外,通常以万比例尺图外,通常以1 1 5 5万万比例尺成图,采用全开幅。
比例尺成图,采用全开幅50l图廓线及公里网线图廓线及公里网线l各级行政界各级行政界l水系水系l各种地类界及符号各种地类界及符号l线状地物线状地物l居民地居民地l道路道路l必要的地貌要素必要的地貌要素l各要素的注记各要素的注记 等l为使图面清晰,平原地区适当注记高程点,为使图面清晰,平原地区适当注记高程点,丘陵山区只绘计曲线丘陵山区只绘计曲线 ( (二二) ) 图的内容图的内容51二、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二、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一一) ) 编制方法编制方法l按乡级单位的地理位置,将所涉及的图幅土按乡级单位的地理位置,将所涉及的图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转绘底图拼接起来地利用现状调查转绘底图拼接起来l拼接时以四个内图廓点和公里网作控制,并拼接时以四个内图廓点和公里网作控制,并进行接边检查进行接边检查l然后利用然后利用0.05~0.07mm0.05~0.07mm厚的厚的磨面聚脂薄膜磨面聚脂薄膜,,采用连编带绘一次成图的透绘作业(即把制作采用连编带绘一次成图的透绘作业(即把制作编绘原图与出版原图两道工序合并在一起)编绘原图与出版原图两道工序合并在一起)52( (二二) ) 编制的程序编制的程序(1) (1) 图廓线及公里网线。
图廓线及公里网线 (2) (2) 水系 1. 1. 图上内容的编制顺序及作业要点图上内容的编制顺序及作业要点(3) (3) 居民地居民地 (4) (4) 道路 (6) (6) 地类界 (7) (7) 进行各要素的注记进行各要素的注记8) (8) 整饰 533. 3. 自检、互检、审核、修改、图幅清绘自检、互检、审核、修改、图幅清绘4. 4. 复制、着色复制、着色54三、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三、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1. 1. 编图的原则和依据编图的原则和依据(1) (1) 制图单元制图单元以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单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单元为编图为编图依据依据,,进行制图综合进行制图综合2) (2) 制图综合时,应贯彻制图综合时,应贯彻““表示主要的、去掉次要表示主要的、去掉次要的的””原则 (3) (3) 通过不同的制图单元和图斑间的不同组合差异通过不同的制图单元和图斑间的不同组合差异来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分布规律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来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分布规律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552. 2. 编绘草图编绘草图3. 3. 编稿原图编稿原图4.4.复制复制56四、土地所有权属图的编制四、土地所有权属图的编制( (一一) ) 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的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的编制土地权属界线图与其他专题地图一样,土地权属界线图与其他专题地图一样,除了要保持同比例尺线划图的数学基础、几除了要保持同比例尺线划图的数学基础、几何精度外,在专题内容上,应突出土地的权何精度外,在专题内容上,应突出土地的权属关系。
属关系它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图为依据,它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图为依据,用界址拐点、权属界址线相应的地物图式符用界址拐点、权属界址线相应的地物图式符号及注记号及注记 57( (二二) ) 土地证上所附的土地所有权界线图土地证上所附的土地所有权界线图的蒙绘的蒙绘土地证上所附的土地权属界线图,以土地证上所附的土地权属界线图,以0.05mm0.05mm厚的聚酯薄膜蒙在分幅的厚的聚酯薄膜蒙在分幅的1 1 1 1万比例万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将本村权属界址点刺尺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将本村权属界址点刺出,以半径出,以半径1mm1mm小圆圈整饰并编号,用小圆圈整饰并编号,用0.2mm0.2mm红实线表示界址线红实线表示界址线 58五、农村居民地地籍图五、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由于农村地区采用由于农村地区采用1:5 0001:5 000、、1:11:1万较万较小比例尺测绘分幅地籍图,因而地籍图上无小比例尺测绘分幅地籍图,因而地籍图上无法表示出居民地的细部位置,不便于村民宅法表示出居民地的细部位置,不便于村民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管理,故需要测绘大比例基地的土地使用权管理,故需要测绘大比例尺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用作农村地籍图的加尺农村居民地地籍图,用作农村地籍图的加细与补充。
细与补充59图图8-8 8-8 农村居民地地籍图样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样图60第五节第五节 房产图的测绘房产图的测绘* *房产图是房屋房产图是房屋产权产籍管理产权产籍管理的基础资的基础资料,反映了料,反映了土地土地和和房屋房屋基本情况和权属界基本情况和权属界线房产图可分为:房产图可分为:l分幅房产平面图分幅房产平面图l分宗房产平面图分宗房产平面图l分户房产平面图分户房产平面图分幅图是全面反映房屋及其用地的位分幅图是全面反映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和权属等状况的基本图,是测制分宗图置和权属等状况的基本图,是测制分宗图和分户图的基础和分户图的基础61一、分幅图的测绘一、分幅图的测绘分幅图是在已有分幅图是在已有地籍图地籍图的基础上加上的基础上加上房房产调查产调查的成果制作而成,也可以以的成果制作而成,也可以以地形图地形图为为基础测制分幅图,还可以基础测制分幅图,还可以单独测绘分幅图单独测绘分幅图 分幅图上主要表示分幅图上主要表示房产管理需要房产管理需要的各项的各项地籍要素地籍要素和和房产要素房产要素,如:,如:控制点、行政境界、宗地界线、房屋、控制点、行政境界、宗地界线、房屋、房屋附属设施和房屋维护物、宗地号、幢号、房屋附属设施和房屋维护物、宗地号、幢号、房产权号、门牌号、房屋产别、结构、层数、房产权号、门牌号、房屋产别、结构、层数、房屋用途和用地分类等。
房屋用途和用地分类等 62图图8-9 8-9 房产分幅平面图样图房产分幅平面图样图 63二、分宗图测绘二、分宗图测绘分宗图是分幅图的局部图件,是绘制分宗图是分幅图的局部图件,是绘制房产权证附图的基本图房产权证附图的基本图它的坐标系与分幅图的坐标系一致它的坐标系与分幅图的坐标系一致 64(1)(1)分宗图除表示分幅图的内容外,还表示:分宗图除表示分幅图的内容外,还表示:l房屋产权界线房屋产权界线l界址点界址点l挑廊挑廊l阳台阳台l建成年份建成年份l用地面积用地面积l建筑面积建筑面积l用地面积用地面积l宗地界线长度宗地界线长度l房屋边长房屋边长l墙体归属和四至关系墙体归属和四至关系 等房产要素等房产要素分宗图测绘的内容和要求:分宗图测绘的内容和要求:65图图8-10 8-10 房产分宗平面图样房产分宗平面图样66三、分户图的测绘三、分户图的测绘分户图是在分宗图的基础上绘制的,以分户图是在分宗图的基础上绘制的,以一个产权人为单位,表示房屋权属范围内的一个产权人为单位,表示房屋权属范围内的细部图件,供核发房屋产权证使用细部图件,供核发房屋产权证使用 为了能够明确表示各户占有房地的情况,为了能够明确表示各户占有房地的情况,对分户平面图的绘制可分为下列几类:对分户平面图的绘制可分为下列几类:(1) (1) 宗地内,房、地同属一户的。
宗地内,房、地同属一户的 (2) (2) 宗地内,房、地不完全同属一户的宗地内,房、地不完全同属一户的 67(3) (3) 对其中一栋房屋有几户占有的,则对该栋对其中一栋房屋有几户占有的,则对该栋房屋绘制相应分数的房屋绘制相应分数的分层分间分层分间平面图作为附图,平面图作为附图,分别表明各户占有房产的部位界线和建筑面积,分别表明各户占有房产的部位界线和建筑面积,以表明一户在该栋房屋中占有的房产情况以表明一户在该栋房屋中占有的房产情况4) (4) 各户占有的建筑面积应按具体情况分别各户占有的建筑面积应按具体情况分别计算 (5) (5) 对多户共用的房屋,如果占有的部位界对多户共用的房屋,如果占有的部位界线不能明确划分开,则只能作为共有产一户线不能明确划分开,则只能作为共有产一户处理68( (三三) ) 分户图测绘的内容和要求分户图测绘的内容和要求 1. 1. 分户图的内容分户图的内容房屋、土地以及围护物的平面位置与房屋、土地以及围护物的平面位置与各地物点之间的相对关系各地物点之间的相对关系着重与房屋的权属界线、四面墙体的着重与房屋的权属界线、四面墙体的归属、楼梯、过道等公用部位,门牌号码、归属、楼梯、过道等公用部位,门牌号码、所在层次、室号或户号、房屋建筑面积和房所在层次、室号或户号、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边长。
屋边长 692. 2. 分户图的表示方法与测绘要求分户图的表示方法与测绘要求分户图以宗地为单位绘制,一宗地内的房屋,不论分户图以宗地为单位绘制,一宗地内的房屋,不论是一户或数户所有,均绘制在一张图纸上是一户或数户所有,均绘制在一张图纸上一个宗地内的房屋、土地如果分属二幅图上的,应一个宗地内的房屋、土地如果分属二幅图上的,应绘制一张分户图上,用铅笔标定其图幅的接边线绘制一张分户图上,用铅笔标定其图幅的接边线一个宗地内只有一个产权时,房屋轮廓线用实线表一个宗地内只有一个产权时,房屋轮廓线用实线表示;示;一个宗地内有数户房产权时,房屋轮廓线用房屋所一个宗地内有数户房产权时,房屋轮廓线用房屋所有权界线表示有权界线表示房屋轮廓线、房屋所有权界线与土地使用权界线重房屋轮廓线、房屋所有权界线与土地使用权界线重合时,用土地使用权界线表示合时,用土地使用权界线表示房屋的权属界线,包括墙体归属,按图式要求表示房屋的权属界线,包括墙体归属,按图式要求表示墙体归属应标示出自有墙、借墙、共有墙符号,楼梯、过墙体归属应标示出自有墙、借墙、共有墙符号,楼梯、过道等共同部位在适当位置加注道等共同部位在适当位置加注。
房屋轮廓线长度注记在房屋轮廓线内测中间位置,房屋轮廓线长度注记在房屋轮廓线内测中间位置,注记至注记至0.01m0.01m 70房屋边长应实地丈量,房屋前后、左右两相对房屋边长应实地丈量,房屋前后、左右两相对边边长之差和整栋房屋前后、左右两相对边边长之差边边长之差和整栋房屋前后、左右两相对边边长之差符合有关规定符合有关规定不规则图形的房屋边长丈量应加辅助线,辅助不规则图形的房屋边长丈量应加辅助线,辅助线的条数等于不规则多边形边数减线的条数等于不规则多边形边数减3 3,图形中每增加,图形中每增加一个直角,可少量一条辅助线一个直角,可少量一条辅助线分户房屋权属面积应包括共有公用部位分摊的分户房屋权属面积应包括共有公用部位分摊的面积注在房屋所在层次的下方;面积注在房屋所在层次的下方;房屋建筑面积注在房屋图形内,下加一条横线;房屋建筑面积注在房屋图形内,下加一条横线;共有公用部位本户分摊面积注在左下角共有公用部位本户分摊面积注在左下角户户( (室室) )号和本户所在栋号、层次注记在房屋图号和本户所在栋号、层次注记在房屋图形上方71图图8-11 8-11 房屋分户平面图房屋分户平面图72 本章节完本章节完73 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