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学第13章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95.50KB
约27页
文档ID:49684624
教育学第13章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_第1页
1/27

第十三章 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教学目的:掌握德育的基本原则及其运 用要求,了解德育的基本途径和常见的 德育方法教学难点:德育原则的理解 教学重点: 德育原则的理解及应用要求第一节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所必须遵循 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理带有普 遍性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基本准则 德育的原则首先反映了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的要求 德育的原则是德育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 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 v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v即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 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又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 育,培养他们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把认识与实践,思想和 行动统一起来v王阳明(明代):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v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v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v1.联系实际进行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v2.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v3.言传身教,教育学生言行一致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 则(平行影响) v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 ,教师要培养和教育好学生集体,并通过集体力 量来教育学生,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影响 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

v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v1.组织和培养坚强的学生集体v2.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v3.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 来v三、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v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学校、家庭和社 会各方面都按照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统一步调,前后连贯地去影响学生,以提 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v v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v 1.认真实施《中学德育大纲》v 2.学校的教育要具有统一性和系统性v 3.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要 一致和连贯四、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学 生进行教育,要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 主,同时辅之纪律约束,使二者结合起来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2.树立榜样表彰先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3.正面教育和纪律的约束相结合五、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充分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善于依靠和发扬他们本身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其消极因素,因势利导长善救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v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v1.辩证全面、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个学生v2.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自觉进行思想斗争v3.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六、爱护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爱护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师进行教育时,要把对学生的爱护、尊重和信任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师提出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七、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v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点、个别特点和他们当前的思想实际,提出德育的 要求,确定教育的内容,运用教育的方法,对学生 进行教育v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v 1.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v 2.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 方法v 3.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实际,因材施 教v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v1.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 是正确的、合理的、明确的,做到宽严适 度,即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得有理 v2.热情爱护学生v3.高度信任学生 v4.真诚尊重学生第二节 德育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的渠道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另一类是使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具体讲,有五大方面一、教学 :三类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潜隐性德育课程二、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外、校外活动 四、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活动 五、班主任工作第三节 德育方法v德育方法是为了实现德育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和手段。

主要的德育方法有:v说服教育法v榜样示范法v情感陶冶法v行为训练法v生活指导法v心理咨询法v自我教育法v品德评价法一、说服教育法v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 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 一种教育方法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运用 语言文字的方式,如讲解、讲述、报告、 演讲、谈话、讨论、辩论、指导阅读等; 有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如参观 、访问、调查等v v说服教育法遵循以下基本要求:v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v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v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二、榜样示范法v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优良品德和模范 言行影响学生的方法德育中可运用的 榜样有典范、示范、样板等类型v榜样示范法应遵循以下要求:v1.榜样必须真实可信v2.要帮助学生缩短角色距离v3.要促使榜样成为学生自律的力量三、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觉地利用环 境、气氛、作风以及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 行潜移默化,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 ,以达到德育目的的方法情感陶冶法应遵 循下列要求:1.教师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感召力2.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3.要与说服教育相结合 四、行为训练法v行为训练法是指教师按照一定要求,有计划、有 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行为,使之形成符合学生教育 目标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v运用行为训练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v1.要与说服教育相结合v2.行为训练的要求既要严格,又要适当、合理v3.要及时反馈,不断强化v4.塑造与改造相结合v5.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五、生活指导法生活指导法是就人生的整个生活领域,结 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 以具体引导和帮助,使其获得尽可能充分和 全面的发展,并通过生活实践的磨炼帮助学 生形成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1.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2.要加强与学生的多方位沟通3.要注意知行统一 六、心理咨询法v心理咨询法即运用语言、文字等媒介,通过 询问、会谈、商讨、劝告等方式,在心理方 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教育,解决他们在 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诸方面的心理问题, 保持其身心健康,从而促进他们在德、智、 体、美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v运用心理咨询法的要求:v 1.加强心理咨询技巧的训练 v 2.创造平等宽松的心理气氛v 3.全面辩证地对待学生 v 4.尊重咨询对象的隐私权和合理要求v七、自我教育法v 自我教育法,即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自觉进行行 为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其方式有读书、 座右铭日记、自我鉴定、总结、民主生活会 、专题讨论会等v v运用自我教育法的要求:v 1.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 关系v 2.善于向学生提出自我教育尺度和标准v 3.注意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结合v 4.注意个别与集体自我教育结合八、品德评价法v 品德评价法即教师依据学生守则、德育大 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作出评判,以 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巩固,纠正不良品德进 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德育目的的方 法v运用这一方法的基本要求是:v1.明确目的,以理服人 v2.实事求是,公正无私 v3.重在发展,贵在辩证v4.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v5.发扬民主、激发参与 v6.多加肯定、少作批评v本章复习思考题:v 1、 中小学德育常用和德育原则有哪些?结 合实际谈谈每一原则的应用要求?v 2、 德育的途径主要有哪些?v 3、 什么是说服教育法?什么是情感陶冶法 ?它们的运用要求各是什么?v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