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日照图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一是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某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等;二是线:经纬线、晨昏线、太阳光线、零点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三是面:夜半球和昼半球日照图有两种主要状态:一是静态图:反映地球某一特定时间世界各地的时间状况;二是动态图:包括由于地球自转而导致的地方时和日期的更替以及由于地球公转而导致的季节更替一、日照图上的信息 1. 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地方时和区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 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24 时(或 0 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 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18 时日期:包括根据国际日期变更线 (定线) 、0 点线或 24点线(动线)判断“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 ,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特殊日期的判定季节:可以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情况、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等判断该半球的季节 2. 日照图上的空间信息:某些地理现象既有明显的时间性,又有明显的空间性,所以地理现象是地理时空问题的结合点地理时间计算与地理现象的联系,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也成为高考时空题中经常涉及的问题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握各种地理现象,才能熟练地进行“时空转换” ,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等例 1. 下图所示范围为昼半球,其中A点(78N,12E)位于我国新建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附近, B点与 A点处于同一经线圈上, 此时正值北极科考的好季节,读图回答( 1)(2)题:(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 7时 12 分B. 7 时C. 19 时 12 分D. 19时(2)下列关于此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 B. 为长江流域早稻播种季节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 - - - - - - - - - C.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D. 直布罗陀表层海水向西流解析: (1)本题的情境很简单,是通过日照图来考查具体的地理知识的,但本题没有空间立体图,给出的是平面图,所以我们首先要将立体的图分析出来(如下图)读该立体图可知, 我们看到的是昼半球, 题目中给出的 A点(78N,12E)也很清晰了,极点的位置也能够马上确定下来了,弧线CAD为晨昏线,与 78N相切,马上可以得出A 点时间为 0 时(位于晨昏线的中间位置,由对称可知),北京时间为 120E的时间,就容易得出。
2)本题涉及对地球现象的判断,由题目中此时正值北极科考的好季节可以得出是夏季,当然,本题中还可以推出78N内出现了极昼的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12N,此时应该为夏季的8 月份,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长江流域早稻播种季节为春季,此时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向东流参考答案:(1)A (2)C 二、日照图与太阳的视运动和日影的关系(以40N某地为例) 1. 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如图1a 所示) ,在 40N地区,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以 50仰角经过正南天空, 然后从正西方向落下(如图 1b 所示) 2. 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如图 2a 所示) ,在 40N地区,太阳从东北偏东方向升起, 以 7326仰角经过正南天空, 然后从西北偏西方向落下 (如图 2b所示)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 - - - - - - - - - 3. 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如图 3a 所示) ,在 40N地区,太阳从东南偏东方向升起, 以 2634仰角经过正南天空, 然后从西南偏西方向落下 (如图 3b所示) 。
例 2. 下图是某观测者在当地夏至日时, 根据观测到的竖直标杆日影绘制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1)(3)题:(1)图中表示正午的日影是() A. B. C. D. (2)观测地当日的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为() A. 东北、西北B. 东南、西南C. 东、西D. 东北、西南(3)观测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 A. 20N B. 40 N C. 20 S D. 40 S 解析: (1)正午日影指示南北方向且日影最短,故图中表示正午日影的是,选 C2)观察、两日影,朝向西北方向,说明太阳在东南方向,即为日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 - - - - - - - - -出方向朝向东北方向,说明太阳在西南方向,即为日落方向3)从第 2 小题可知日出、日落分别为东南、西南方向,所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为当地夏至日,则该地也在南半球,且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排除 A、B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20S正午日影朝北,而40S 正午日影朝南,从第( 1)小题可知该地正午日影朝南,故D正确参考答案:(1)C (2)B (3)D 三、日照图上的四个参照点 1. 晨点与昏点日照图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而顺着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换言之,晨线东为昼,西为夜;昏线东为夜,西为昼晨线与昏线组成一个大圆(即晨昏圈)平分地球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晨昏圈与赤道相交于两点且互相等分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 简称“晨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简称“昏点” 晨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 时,昏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 时根据晨点与昏点的时刻,就可解决诸多问题,如计算晨昏线上各地太阳出落的当地时间及其昼夜长短,结合时差换算可求知太阳直射点或0 时经线的经度等在解决时间问题时常用到以下数量关系:某地昼长 =(12-当地日出时刻)2=(当地日落时刻 -12)2=当地日落时刻 - 当地日出时刻 =24-该地夜长;当地日出时刻+当地日落时刻 =24 (注意:日出日落时刻必须是当地地方时) 2. 昼切点与夜切点随着地球的公转,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极昼区和极夜区的范围也发生着周期性的张缩变化极昼区内,刚刚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圈,也就是极昼区内的最低纬度圈,为极昼圈在极夜区内,刚刚出现极夜现象的纬线圈,为极夜圈极昼圈或极夜圈的纬度数与阳光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日照图中,极昼圈与晨昏圈的切点, 简称“昼切点”;极夜圈与晨昏圈的切点, 简称“夜切点” 。
两切点关于地心对称,纬度度数相同,分属南北半球;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1)昼切点与夜切点是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2)昼切点与太阳直射点处在同一半球上,而且这两个点的南北移动方向相反、移动的纬度数量相等3)昼切点与夜切点关于地心对称两个切点的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两个切点的纬度相同,南北纬相反4)昼切点与夜切点活动的纬度范围位于663490,即它们的最大值为 90、最小值为 6634春分、秋分时达最大,夏至、冬至时为最小3 月 21 日至 6 月 22 日昼切点与夜切点的纬度由大变小,其他可推故这两个切点不可能与中国南极长城站(纬度约为62S)重合,也不可能与南磁极( 2000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 - - - - - - - - -年测其纬度约为66S)重叠5)昼切点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所以昼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 时或24 时因而昼切点所在经线为一条可变日期变更线,当其与180经线重合时,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为同一天6)夜切点所在的经线平分昼半球,所以夜切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 12 时,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昼切点在子夜时的太阳高度角为0;在正午时太阳高度为太阳直射点纬度的2 倍因为昼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恒为 90,由正午太阳高度角求解公式可推得“昼切点在正午时太阳高度为太阳直射点纬度的2 倍”这一结论例 3. 下图中, ACB为晨昏线, C地点位于格陵兰岛上读图回答(1)(2)题:(1)若图中 A地点正当日出,此时北京时间是() A. 11时B. 23 时C. 17 时D. 5 时(2)若图中 A地点正当日落, 两个小时后,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 A. 20S,75W B. 20 N,105E C. 2326N,165E D. 20 26S,105E 解析: (1)若 A地点正当日出,可知弧线AC为晨线,弧线 BC为昏线,则 C点为夜切点,即 C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因为 C地在格陵兰岛上,经度为 45W ,由 45W为 12 时,可得出 120E为 23 时2)若 A地点正当日落,则弧线AC为昏线,弧线 BC为晨线,则 C点为昼切点,即 C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0 时,因为 C地经度为 45W ,由 45W为 0时,可得出 135E为 12 时,再过两小时,直射点向西移30,故太阳直射在105E;此时 70N出现极昼,由此可得出直射点纬度为20N 。
参考答案:(1)B (2)B 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 - - - - - - - - -时间计算是近几年来高考的重点内容,要系统掌握该内容,必须通过难点关日照图上的时间计算,如何在日照图上进行时间计算?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复习训练一、熟悉相关概念1. 地方时各地因经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时刻即地方时(地方时随经度变化)2. 时区为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将 7.5W至 7.5E划分为零时区,又叫中时区在零时区以东,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在零时区以西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各跨 7.5 ,合为一个时区 全球共划分为二十四个时区 (时区的确定:时区数 =经度/15,四舍五入)3.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中央经线上的度数 =时区数 150)4. 北京时北京(116E)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5. 日界线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 - - - - - - - - -有两条:一条是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近似180经线),其西侧东十二区总比东侧西十二区的日期早一天;另一条是时间界线, 即 0 点(24 点)所在经线。
二、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1. 地方时的计算: A地方时 =B地方时经度差 4 分钟或 A 地方时=B地方时(经度差 /150)1 小时(注意:当 A地位在 B地东侧时取“ +”,当 A地位在 B地西侧时取“ -”即东加西减;若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还需调整日期“东减西加一天”2. 区时的计算: A地区时 =B地区时时区差 1 小时(注意事项同上)三、训练和培养识图技能1. 因观察者的角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日照图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还有平面展开图等等要求学生能熟练识别并能绘制二分、二至时各种类型的日照图2. 培养学生对各类日照图的转换技能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平面展开图之间的转换整体图和局部图之间的转换立体图和平面图之间的转换四、明确日照图上潜在的已知条件,找准和用好日照图上的关键点和关键线1.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 点2.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 点(18点)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23 页 - - - - - - - - -3. 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 点或 12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