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背驰、盘整背驰及三类买卖点(详细总结)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3.67KB
约8页
文档ID:54274943
背驰、盘整背驰及三类买卖点(详细总结)_第1页
1/8

一、基本概念趋势力度:前一次相交结束与后一次相交开始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所形成的面积趋势平均力度:当下与前一次相交的结束时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形成的面积除以时间趋势力度只有在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再次相交时才能比较,时间落后趋势平均力度是即时的,马上就可以判断当下的趋势平均力度与前一次趋势平均力度的强弱对比,风险稍微大点,且需要的技巧要高点,对市场的感觉要好用趋势力度进行比较,可以看较低级别的图,再按趋势力度找出相应的转折点这样和真正的高、 低点基本没有太大的距离级别越小,相对误差越小 趋势力度比较也可以用其他一些方法来辅助判断:如和大盘比较; 涨跌的量变化; 笔(线段) 的斜率、 长短; MACD 、BOLL 等一些技术指标等⋯⋯背驰:趋势力度比上一次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盘整背驰:盘整中当下笔或线段比前一笔或线段力度要弱,就形成了盘整背驰背驰段:就是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的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背驰 -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MACD 对背弛的辅助判断: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A、B、C 段。

A、B、C 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A之前已经有一个走势中枢,而B 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走势中枢,这个走势中枢一般会把MACD 的黄白线(也就是 DIFF 和 DEA) 回拉到 0轴附近而C 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MACD 柱子面积 (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 )比 A 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背弛而盘整中,利用类似背驰的判断方法,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这种盘整中的类似背驰方法的应用,称为盘整背弛判断必须说明的是,由于MACD 本身的局限性,要精确地判断背驰与盘整背驰,还是要从走势中枢本身出发,但利用MACD ,对一般人理解和把握比较简单点,而这已经足够好了光用 MACD 辅助判断,即使你对走势中枢不大清楚,只要能分清楚A、B、C 三段,其准确率也应该在 90% 以上而配合上走势中枢,那是100% 绝对的,因为这可以用纯数学的推理逻辑地证明没有趋势,就没有背驰在盘整中是无所谓“ 背驰 ” 的,这点是必须特别明确的对于背驰与盘整背驰, 前者是有着最基础意义的,而后者, 只是利用前者相应的力度分析方法进行的一个推广用法,主要用在与走势中枢震荡相关的力度比较中注意,a+B+c 中, a 和 c的盘整背驰,其实都可以看成是B 的走势中枢震荡,虽然a 存在时, B 还没出现,但也不妨这样看。

一个背驰后, 无论是盘整背驰还是真正的背驰,理论只能保证其回拉原来的走势中枢,这是正确的思维方式背驰与盘整背驰的两种情况中,背驰是最重要的,一旦出现背驰,其回跌,一定至少重新回到B 段的走势中枢里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两个走势中枢的上涨,在MACD 上会表现出这样的形态,就是第一段, MACD 的黄白线从 0轴下面上穿上来,在0轴上方停留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第一个走势中枢,同时形成第二类买点,其后突破该走势中枢,MACD 的黄白线也快速拉起,这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一段,一切的走势延伸等等,以及MACD 绕来绕去的所谓指标钝化都经常出现在这一段, 这段一般在一个次级别的背驰中结束,然后进入第二个走势中枢的形成过程中,同时MACD 的黄白线会逐步回到0轴附近,最后,开始继续突破第二个走势中枢,MACD 的黄白线以及柱子都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但这次,黄白线不能创新高,或者柱子的面积或者伸长的高度能不能突破新高,出现背驰, 这就结束了这一个两个走势中枢的上涨过程明白这个道理,大多数股票的前生后世,一早就可以知道了必须注意, MACD 在0轴附近盘整以及回抽0轴所形成的走势中枢,不一定就是相应级别的走势中枢,而是至少是该级别的走势中枢。

例如日线MACD 的0轴盘整与回拉,至少构成日线的走势中枢,但也可以构成周线的走势中枢,这时候就意味着日线出现三段走势盘整背驰最有用的,就是用在大级别上,特别是至少周线级别以上的,这种盘整背驰所发现的,往往就是历史性的大底部配合MACD ,这种背驰是很容易判断的注意,第一类买点肯定是趋势背驰构成的,而盘整背驰构成的买点,在小级别中是意义不大的,所以以前也没专门当成一种买点,但在大级别里, 这也构成一种类似第一类买点的买点,因为在超大级别里, 往往不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趋势,这也就是以前回帖曾说过的,站在最大的级别看,所有股票都只有一个走势中枢,因此,站在大级别里,绝大多数的股票都其实是一个盘整,这时候就要用到这因为盘整背驰而形成的类第一类买点了这个级别, 至少应该是周线以上类似的, 在大级别里, 如果不出现新低, 但可以构成类似第二类买点的买点,在 MACD上,显示出类似背驰时的表现,黄白线回拉0轴上下,而后一柱子面积小于前一柱子的背驰 -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走势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小背驰 -大转折定理: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买卖点。

注意,小背驰-大转折定理,只有必要条件,而没有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不能有一个充分的判断使得一旦出现某种情况,就必然导致大级别的转折小级别顶背驰后,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并不一定就必然导致大级别的转折背驰 -转折定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定理,这定理说明了什么?就是某级别的背驰必然导致该级别原走势类型的终止,进而开始该级别或以上级别的另外一个走势类型买卖点:就是买入或卖出股票的点位或者价位市场交易, 归根结底就是买卖点的把握100% 安全的买卖点:就是这点之后,市场必然发生转折,没有任何模糊或需要分辨的情况需要选择第一类买点: 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跌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只有在下跌趋势确立后的走势中枢下方才可能出现的买点第一类卖点: 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突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第二类买点: 某级别中, 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第二类买点,不必然出现在走势中枢的上或下,可以在任何位置出现,走势中枢下出现的, 其后的力度就值得怀疑了,出现扩张性走势中枢的可能性极大,在走势中枢中出现的,出现走势中枢扩张与新生的机会对半,在走势中枢上出现,走势中枢新生的机会就很大了。

但无论哪种情况,赢利是必然的第二类卖点: 某级别中, 第一类卖点的次级别下跌结束后再次上涨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第三类买点: 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低点不跌破走势中枢上边缘ZG 的走势中枢终结点第三类买点是走势中枢扩张或新生产生的第三类卖点: 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走势中枢上边缘ZD 的走势中枢终结点买卖点定律一: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点都由次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趋势转折定律: 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买卖点的完备性定理:市场必然产生赢利的买卖点,只有第一、二、三类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操作指导站在纯操作的角度,由于任何买卖点,归根结底都是某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因此,只要搞清楚如何判断背驰,然后选好适合的级别当该级别出现底背驰时买入,顶背驰时卖出,就一招鲜也足以在市场上混好了。

不过,任何事情都应该究底穷源这有点像练短跑,跑到最后,提高 0.01 秒都很难 所以越往后, 难度和复杂程度都会越来越深如果一时啃不下来,就选择可以把握的,先按明白的选择好操作模式等市场经验多了,发现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直观感觉,再回头看,也不失为一种学习的办法当然,都能看懂并能马上实践,那最好这三类买卖点,都是被理论所保证的,100% 安全的买卖点如果对这三类买卖点的绝对安全性没有充分的理解,就绝对不可能也绝对没有对缠中说禅技术分析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所谓 100% 安全的买卖点,就是这点之后,市场必然发生转折,没有任何模糊或需要分辨的情况需要选择第一类买卖点, 就是该级别的背驰点这足以应付最大多数的情况但有一种情况是不可以的,就是前面反复强调的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为什么?假定30分钟操作级别,当1分钟级别背驰时,并未触及30分钟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所以按30分钟级别就无须操作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第二类买卖点来补充第二类买卖点,不是专门针对这小转大情况的一般说,高点的一个次级别向下、再一个次级别向上,如果不创新高或盘整背驰,都构成第二类卖点 而买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了所以,在有第一类买卖点的情况下,第一类买卖点是最佳的, 第二类只是一个补充;但在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下,第二类买卖点就是最佳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大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

第二类买卖点, 站在走势中枢形成的角度,其意义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因为后面至少还有一段次级别走势且必然与前两段有重叠所以, 无论如何, 当出现第二类买卖点时,绝对可以操作第二类买点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最强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刚好构成原来下跌的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开始的震荡走势的第三类买点,也就是第二、三类买点合一了,这是最强的走势,这情况,一般都对应V 型反转的快速回升,是最有力度的最弱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跌破第一类买点也就是第二类买点比第一类买点低,这是完全可以的这里一般都构成盘整背驰,后面对应这从顺势平台到扩张平台等不同的走势一般性走势:也就是前面两者之间的走势这种情况下,第一、二、三买点,是依次向上,一个比一个高站在原来下跌最后一个走势中枢的角度,第一、 二、三类买点都可以看成是走势中枢震荡的结果 因此,在第二类与第三类之间,可能会存在着更多的走势中枢震荡走势,不一定如第一、 二之间是紧接的那第二类与第三类买点之间的震荡买点,一般就不给特别的名称了,也可以看成是第二类买点注意, 只有在这回升的中阴状态下才有第一、二类买点, 中阴状态结束后,所有的走势中枢震荡只存在第三类买卖点以及走势中枢震荡的买卖点,就不存在第一、二类买卖点了。

第三类买卖点比第一、二类要后知后觉,但如果抓得好,往往不用浪费盘整的时间,比较适合短线技术较好的资金但一定要注意, 并不是任何回调回抽都是第三类买卖点,必须是第一次而且,第三类买卖点后,并不必然是趋势,也有进入更大级别盘整的可能但这种买卖之所以必然赢利,就是因为即使是盘整,也会有高低点出现操作策略很简单,一旦不能出现趋势,一定要在盘整的高点出掉,这和第一、二类买点的策略是一样的实际操作中, 最干脆的做法, 就是不参与走势中枢震荡,只在预先设定的买卖点上买卖但对于大资金来说,或者对于有足够操作时间和熟练度的资金来说,走势中枢震荡当然是可以参与的 而且如果走势中枢级别足够,其产生的利润往往更大而且稳定而在趋势的情况下,一般小级别的买卖点并非一定要参与如果技术特别好或大资金,同样可以参与, 这只是为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加快成本变0或增加筹码的过程当然,这种小级别的参与,就与该级别能容纳的资金量有关总体围绕走势中枢的操作原则很简单:每次向下离开走势中枢只要出现底背驰,那就可以介入了;然后看相应回拉出现顶背驰的位置是否能超越前面一个向上离开的顶背驰高点,不行一定要走,行也可以走;但次级别回抽一旦不重新回到走势中枢里,就意味着第三类买点出现了,就一定要买回来。

而如果从底背驰开始的次级别回拉不能重新回到走势中枢里,那就意味着第三类卖点出现,必须走然后等待下面去形成新的走势中枢来重复类似过程围绕走势中枢的操作,其实就这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