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痔2、 肛裂3、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4、 肛痿5、 直肠脱垂6、 直肠息肉7、 肛管、直肠损伤8、 先天性巨结肠9、 肛管及肛门周围恶性肿瘤10、 结肠癌11、 直肠癌12、 克罗恩病13、 溃疡性结肠炎痔【概述】痔是外科常见的多发病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支持结构、血管丛及 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的病理改变和(或)异常移位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伴发排便困难,可发生血栓、绞 窄、嵌顿内痔的分度:1. 工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2.II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3.III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 还纳4.W度偶有便血;痔脱出,不能还纳外痔是直肠下静脉属支在齿状线远侧表皮下静脉丛病理性扩张和血栓形成, 外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肛门不适、潮湿不洁,如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有剧痛混合痔是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 合混合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 状痔脱出临床表现】1. 便血是内痔及混合痔最常见的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过程中,无疼痛感,血色鲜红,可呈滴血、喷射状或便纸上染血,与粪便不相混,便后 出血自行停止。
常因粪便干燥、饮酒、进食刺激性食物及劳累而诱发便血反 复便血有时可引起贫血2. 内痔脱出II、III、W度内痔可脱出肛门外3. 疼痛或不适是外痔和混合痔的常见症状,血栓性外痔伴有剧烈疼痛内痔一般无疼痛,但伴有感染、糜烂和血栓形成或绞窄、嵌顿时,即可出现疼 痛或不适4. 瘙痒、溢液由于内痔脱出及括约肌功能减退,黏液溢出至肛门刺激 周围皮肤,引起瘙痒甚至肛门周围皮肤湿疹诊断要点】1. 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湿疹,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及赘皮2. 蹲位检对有内痔脱出的病人,应在排便后立即观察脱出的内痔,并 记录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痔黏膜有无糜烂、溃疡3. 肛门镜检查可以看清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 出血、糜烂4. 鉴别诊断重要的是与直肠占位性病变鉴别,因两者临床表现相似,也可同时发生因此必须常规行直肠指检,必要时行直肠、乙状结肠硬镜或纤 维肠镜检查,以免漏诊治疗方案及原则】无症状的痔无须治疗有症状的痔治疗目的重在消除、减轻痔的主要症 状,而非根治解除痔的症状应视为治疗效果的标准医生应根据病人情况、 本人经验和设备条件,采用相应的非手术或手术治疗。
1. 一般治疗包括多饮水,多进食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 和腹泻,温热坐浴,保持会阴清洁等2. 非手术治疗 工、II度内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局部用药(栓剂、 软膏、洗剂)、改善局部血管丛静脉张力的口服药、硬化剂注射治疗及各种物 理疗法,如激光治疗、微波治疗、远红外治疗、铜离子电化学治疗、冷冻、等 离子治疗等3.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III度、W度内痔、混合痔及包括外痔血栓形成 或血肿在内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不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均应尽量保留病变 不严重的肛垫,注意避免术后出血、肛门狭窄、肛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所形成的慢性溃疡,好发于肛管后正 中线,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 5〜1cm,呈梭形或椭圆形,有剧痛, 愈合困难临床表现】1. 疼痛肛裂的主要症状是排便时肛门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排便后 由于内括约肌痉挛又产生剧痛,持续时间较长2. 便秘肛裂引起的排便时及排便后疼痛常使病人惧怕排便而致便秘, 便秘又加重肛裂,形成恶性循环3. 出血排便时肛裂溃疡面受损,常有少量出血,鲜红色,覆盖于粪便 表面或沾染便纸,偶有滴血,大出血者少见诊断要点】‘1. 肛门视诊将肛门皮肤向两侧分开,可见“三联症”,即肛管皮肤纵向 梭形溃疡,基底较深,肛裂下缘有皮垂(哨兵痔),上缘齿状线处有肛乳头肥 大。
2. 明确肛裂后不宜做肛门直肠指检和肛门镜检查,以免引起难以忍受的 剧痛治疗方案及原则】1. 非手术治疗(1) 多进食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松软、通畅,口 服缓泻剂,防治大便干燥2) 局部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缓解内括约肌痉挛3) 局麻下适当用力使肛管逐渐扩张至4〜5指,并维持5分钟,解除肛 门括约肌痉挛但要注意,扩肛轻则无效,过重可导致肛门失禁4) 必需时给予镇静剂或止痛药止痛2. 手术治疗(1) 肛裂切除术:在局麻或鞍麻下,将肛裂下缘皮垂(哨兵痔)、肥大的 肛乳头、肛裂溃疡及周围不健康的组织全部切除,必要时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皮 下部及浅部2) 内括约肌切断术:在局麻下行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解除内括约肌痉 挛引起的剧痛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概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发展成为 脓肿多数脓肿在穿破或切开后形成肛痿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大多起源于肛管直肠壁内感染如肛窦炎等,也可经淋巴 传播或肛周毛囊皮脂腺发生感染形成脓肿粪便内尖锐异物刺破肛管直肠壁而 引起周围组织的感染,也可形成肛周脓肿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被肛提肌和盆 筋膜分为若干间隙,脓肿也常位于这些间隙内,如坐骨直肠窝脓肿、黏膜下脓 肿、骨盆直肠窝脓肿和皮下脓肿。
肛管直肠周围被丰富的血管、淋巴、脂肪等疏松组织包绕,而这些组织被 肛提肌、筋膜及肌束分隔成不同的间隙:骨盆直肠周围间隙、直肠后间隙、直 肠黏膜下间隙、坐骨肛管周围间隙、肛管后间隙、肛门皮下间隙而在一般情 况下,以肛提肌为界分为肛提肌上间隙和肛提肌下间隙1. 肛提肌上间隙分为骨盆直肠周围间隙、直肠后间隙、直肠黏膜下间隙 ①骨盆直肠周围间隙:位于骨盆与直肠之间,形如倒位圆锥形,底向上,左右 各不互通,上方为盆腔腹膜,外下方为肛提肌及其上筋膜,内侧为直肠,前方 男性为前列腺、膀胱,女性为子宫及阔韧带,后方为骶骨②直肠后间隙:位 于肛尾韧带上方,腹膜下方,前为直肠,后为骶骨此间隙感染后炎症常向两 侧骨盆直肠间隙扩散,也可向下穿过肛提肌及肛尾韧带向坐骨肛管周围间隙及 肛管后间隙扩散③直肠黏膜下间隙:位于齿状线上方黏膜与环形肌之间2. 肛提肌下间隙分为坐骨肛管周围间隙、肛管后间隙和肛门皮下间隙①坐骨肛管周围间隙(坐骨直肠间隙):位于坐骨与肛管之间,形如圆锥形, 底向下,尖向上,左右各一可互通内上侧壁为肛提肌及其下筋膜、外括约肌 深部、浅部及内括约肌;外侧壁为闭孔内肌筋膜;前壁为会阴浅横肌筋膜;后 壁为臀大肌及骶结节韧带;底部为肛门周围皮下筋膜。
②肛管后间隙:是位于 肛尾韧带下方、内括约肌后方与外括约肌之间的间隙此间隙发生脓肿时常受 内括约肌的牵拉及粪便的挤压,可向两侧坐骨肛管间隙及皮下间隙扩散,常呈 低位马蹄铁形肛痿,向上扩散的机会不多③肛门皮下间隙:位于肛门周围皮 下筋膜与外括约肌皮下部之间临床表现】1. 肛门周围脓肿(1) 位于肛门两侧边缘2 )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3) 局部持续跳痛,排便时加重局部红肿、发硬、压痛,后期出现波动 感,有波动后可自行破溃形成肛痿4) 穿刺抽出脓液2. 坐骨直肠窝脓肿(1) 位于坐骨直肠间隙内2) 局部剧痛,全身症状明显,寒战、发烧、乏力等3) 排尿困难及肛门部有坠胀感4) 患侧肛门旁肿胀及触痛5) 指诊检查:患侧明显触痛,有饱满及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液6) 白细胞计数增高 ‘3. 黏膜下脓肿(1) 位于直肠黏膜下和肌层结缔组织内2) 脓肿较小,全身症状不明显3) 肛门部有不适感4) 指诊检查:直肠壁有卵圆形突起,有触痛及波动,破溃后形成内痿4. 骨盆直肠窝脓肿(1) 位于骨盆直肠间隙内2) 全身感染症状明显,发热、乏力,头痛等3) 排尿困难及肛门部有坠感4) 指诊检查:直肠前壁饱满,有波动感及明显触痛,穿刺抽出脓液。
5) 白细胞计数增高诊断要点】同上治疗方案及原则】1. 全身症状明显者,应予卧床休息2. 控制感染选用抗生素,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3. 局部热敷或热坐浴4. 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在切开前应先行穿刺,抽出脓液后,再按穿刺 的部位和深度行切开并放置引流管近年有人主张行一次性切开引流手术,但 必须掌握好适应证5•术后应坚持用1: 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及换药,防止皮肤过早愈合概述】肛痿是肛管(很少是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常为肛管 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术后或自行破溃的后遗症,可反复发作、长年不愈肛痿由 三部分组成,即原发性内口、痿管道及继发性外口根据痿管与肛管直肠环的 关系可以分为高位或低位肛痿;根据痿管的多少分为单纯性肛痿和复杂性肛 痿;现在较常用的是根据肛痿与括约肌的关系而分为4类:1. 括约肌间肛痿;2. 经括约肌肛痿;3. 括约肌上肛痿;4. 括约肌外肛痿肛痿大多为化脓睦细菌感染,少数为先天|生、结核、克罗恩病和癌肿所引起临床表现】1. 多数病人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或自行破溃史2. 如痿管外口暂时封闭,则重新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肛管直肠周 围脓肿的症状,并可再次破溃流脓。
3. 肛痿外口经常有分泌物排出,可引起肛门周围皮肤湿疹、瘙痒诊断要点】1. 有上述临床表现2. 肛门视诊观察痿外口的位置、数目、距肛缘的距离,以及痿外口周围有无红肿、分泌物3. 肛管直肠指检 自痿外口至肛管可扪及条索状物,即痿管,挤压痿管 时可见脓性分泌物从痿外口溢出,并有疼痛4. 肛门镜检查肛痿的内口常在肛隐窝,局部可有充血、水肿,有时可 见分泌物5. 注射亚甲蓝可先将白纱布置人肛管内,再从痿外口注入亚甲蓝,以 了解痿内口的大概位置6. 探针检查用软质探针从痿外口插入,可以探明痿管的走行及痿内口 的位置7. 痿管造影对高位或复杂性肛痿可以用碘油或泛影葡胺做痿管造影, 以了解痿管的走行及其与邻近脏器的关系治疗方案及原则】1. 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理疗、热水坐浴,只适用于脓肿形成初期及术 前准备2. 手术治疗(1) 挂线疗法:用于单纯性高位肛痿手术在局麻或鞍麻下进行,先明确 痿管与括约肌的关系,然后再挂线2) 痿管切开术:用于单纯低位肛痿手术在局麻或鞍麻、骶麻下进行, 将痿管全部切开,切除瘢痕组织,通畅引流3) 肛痿切除术:用于单纯低位肛痿,将痿管全部切除直至正常组织切除痿管后遗留的创面,一般以开放换药为原则。
简单的表浅性低位肛痿,痿管 切除后可考虑将创口一期缝合4) 对于复杂性肛痿,需合并应用几种手术方法,如先使之成为单纯性肛 痿,再用挂线疗法处理直肠脱垂【概述】直肠脱垂是指肛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肠壁黏膜或全层向下移位仅有直 肠黏膜脱出至肛门口外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至肛门口外称完全性脱 垂肛管及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型多在5岁前逐 渐消失,可以自愈成年型只要产生脱垂的因素存在,脱垂将逐渐加重长期 脱垂将会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节制功能障碍及阴部神经损伤,产生大便失 禁肛管及直肠脱垂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目前主要有滑动疝学说和肠套 叠学说其解剖病理改变主要包括:1. 肛提肌分离;2. Douglas陷凹加深;3. 直肠与骶骨分离;4. 乙状结肠冗长;5. 肛门括约肌松弛临床表现】1. 直肠脱垂病人均有缓慢的发病史,早期时仅在排粪时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