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整01-1 平整机生产工艺技术规程1、平整机主要工艺技术参数平整机型式——单机架四辊平整轧机适用材质—MR、IF、L、Q195、Q215、08AL、20、SPCC、SPCD、SPCE等原料规格——0.15—1.5*500—1000mm成品规格——0.15—1.5*500—1000mm钢卷内径/外径——φ510/φ900 —φ1850mm最大静态轧制力——6000KN最大平整速度——900米/分钟开卷最大张力——20KN(2吨)卷取最大张力——29.3KN(2.9吨)入口最大张力——35KN出口最大张力——45KN正、负最大弯辊力——350KN工作辊尺寸——φ380/φ430mm------1100mm支撑辊尺寸——φ890/φ950mm-----1050mm平整方式——干、湿平整2、平整的目的和作用1、使带钢具有良好的板型和适当的表面粗糙度;2、改变平整压下率,可以使带钢的力学性能(强度、硬度等)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化,以适应不同用途的要求(例如:制造罐头顶、底的镀锡板在硬度与强度方面的要求就高于做筒身的材料要求) ;3、 对于深冲用板带钢,经小压下率平整后还能消除或缩小屈服平台(指强度试验曲线上的水平区段) 。
3、干平整工艺品 种 硬 度 厚 度 平 整 压 力 备 注< 0.3mm 350-400kg/mm≥ 0.3mm ≥ 450kg/mmHB-1材 质 产 品 ≤ 300kg/mm 卷 取 比 张 力 3.5-3.8Kg/mm2普 通 冷 轧 产 品 ≥ 0.5mm 230-250kg/mmT2.5马 口 铁 基 板 、印 铁注 : 如 有 特 殊 要 求 以 生 产 任 务 单 为 准 我厂平整压下率小于3%(多数小于1%)的带钢平整采用干式平整,需要干平整的产品品种有:T3以下硬度的马口铁基板和印铁、深冲料、家电板、0.5mm以上厚度的所有普通冷轧板(如:防盗门、阳极板、电厂搪瓷、桶料等等) 由于各品种材质及最终力学性能的要求各有不同,所以干平整工艺也有所不同4、湿平整工艺冷轧厂湿平整工艺适用于T4、T5高硬度马口铁基板的平整生产,由于受设备条件的制约和干湿平整交替生产,所以在湿平整生产高硬度马口铁基板时要按如下规程进行操作:21、湿平前准备(1)配置湿平整所需的平整液,T4硬度产品平整液配置浓度2.5-3.0%,温度45-50℃;T5硬度产品平整液配置浓度3.0-3.5%,温度50℃。
平整液使用1#1050轧机轧制油配置,配置和生产时搅拌器和循环泵要开启保证平整液浓度均匀平整液的温度在环境温度在15℃以下时,加热到60℃;环境温度在15℃以上时,加热到50℃(2)湿平整用工作辊采用平辊,根据生产量提前与磨床工段沟通平辊准备数量平整机要求干平整用上下工作辊直径差<5mm,湿平整用上下工作辊直径差<2mm3)标定出口测厚仪,并用标准样板和螺旋千分尺手工测量验证,核对任务单验证来料情况,尤其是来料原始厚度,要求做到每卷标样4)平整前检查平整液喷射梁和出口喷吹设备是否正常,另外出口防溅门要关闭锁定,平前通知空压机站开启单独供平整机的系统,试开出口喷吹气压验证是否正常(保证正常吹扫时达到0.5Mpa) ,并通过经验确认吹扫声音是否正常5)对来料进行外观检查,对粘钢、并头等位置要有足够的预知,以便生产过程中提前降速处理2、生产过程控制(1)平整压靠穿带建张后,开启出口吹扫,然后启动并注意检查板面清洁性,上下表面均不得出现乳化液夹带现象2)平整启动后要迅速调整好板型,控制不要产生中浪过大的板型,以免后续二次干平整无法生产3)在调整板型的同时,要迅速将带钢厚度压到目标厚度范围,要知道湿平整第一要保证的是厚度尺寸。
4)升降速变化时,压下操作要同时进行调整来保证厚度的稳定,因为在有工艺润滑条件时,速度对厚度、压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升降速操作不要过猛,尽量使用手动提前缓慢降速,保证厚度在公差范围之内,而且要密切注意S辊不能出现打滑现象,否则会出现张力变化造成的厚度波动及其他板型缺陷5)湿平一卷结束后,在开辊缝之前要先停平整供液,防止大量平整液随带钢进入带卷3、二次干平湿平整后的带钢由于受润滑、轧辊辊型等因素的影响,板型存在一定缺陷,所以都要再进行干平整,二次干平整时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1)二次干平用工作辊仍是平辊,但必须使用新磨工作辊,不得使用湿平整用过的辊2)干平前要对平整机牌坊内机架进行简单擦拭,防止干平整时残液滴落影响板型质量3)干平整是最后一道保证板型的手段,所以要按照正常生产马口铁基板的要求进行平整生产,同时对板面清洁性、厚度进行检验4)后续生产按照马口铁基板产品正常工艺流程的要求向下进行4、平整出口工控制张力平整机张力分入口张力和出口张力两大部分,平整时设定适当的入口张力和出口张力与平整压力相配合是实现一定的稳定平整压下率(或延伸率)的关键因素但各段张力的设定必须根据来料品种、规格、质量要求等条件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入口张力由开卷机、入口上、下S辊共同提供,所产生张力的方向都是与带钢平整时3运行方向相反即反向建张,入口张力按照:开卷:入口下辊:入口上辊=1:(T1):(T2)进行分配,为了减少打滑风险新辊上机后,上S辊出力比设定0.3,下S辊设定值原则上比上辊出力比小0.1随着辊面磨损等因素的不断影响,出口工在操作时要监控上下S辊的转速是否稳定,转速波动预示着S辊与带钢之间存在打滑现象,这时必须及时调整减小出力比,直至消除打滑防止划伤问题所以S辊的出力比设定必须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变化的出口张力由卷取机、出口上、下S辊共同提供,所产生张力的方向都是与带钢平整时运行方向一致,出口张力按照:卷取:出口下辊:出口上辊=1:(t1):(t2)进行分配,由于出口S辊为聚胺脂胶辊,表面粗糙度不高,所以上S辊出力比设定0.3,下S辊设定值原则上比上辊出力比小0.1,另外在运行过程中也要监控上下辊的转速是否稳定,并根据是否出现打滑现象而调整出力比出入口张力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平整带钢的板型、厚度质量(尤其是湿平整影响更明显) ;开卷张力受来料的影响在满足正常平整功能的前提下调节给定以不出或少出跑卷和横纹为原则;卷取张力的给定注意防范带卷畸芯和塌卷。
开卷的颤动,会增加到带钢出横纹的机率因此,在生产中,注意上卷的方式,卷筒扇形块,要避开畸心点当开卷料发生颤动时,要降低张力和速度平整01-2 平整机操作规程一、平整机技术性能平整机平整的来料是经冷轧退火后的成卷带材材质:Q195、Q215、08AL、20、16Mn、SPCC、SPCD、SPCE等带材的机械性能:厚度:0.15-1.2mm宽度:500-1050mm卷径(内/外):φ510/φ1800 -φ 900mm 最大卷重:18吨平整机的部分技术参数:最大轧制力:6000KN最大静压力:8000KN最大轧制力矩:12KN.M轧制速度:900m/min穿带速度:18m/min开卷张力:25-2.5KN卷取张力:35-3.5KN入口平整张力:45-4.5KN出口平整张力:60-6KN工作辊规格:φ430-φ380×1100mm支撑辊规格:φ950-φ890×1050mm张力辊规格:φ610×1100mm延伸率:0-3%延伸率控制精度:<5%工作辊最大开口度:20mm压上油缸直径:φ480/φ360×130mm4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压上油缸:20Mpa平弯站:18Mpa一般液压系统:10MPa换辊时最大起吊重量:17.5吨二、操作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1)确认钳工维修操作牌、电工维修操作牌已全部收到。
2)确认生产线上无异物,无人处于危险区内3)互相确认各操作人员已全部到位4)按照电气操作说明书检查供电系统是否正常;操纵台上各种开关是否处于规定的断开位置;电机冷却风机的工作是否正常5)检查稀油循环润滑系统、油气润滑系统、平整液系统及液压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流体压力、温度和流量,各油箱液位是否达到规定范围;工作介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检查各设备润滑点是否按规定得到润滑;所有油气润滑的辊系轴承座是否积存一定的油量7)检查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及照明、通讯设施是否齐备,周围环境是否整洁8)检查各设备是否处于规定的初始位置;是否与工艺要求的张力值相适应9)在适当轧制压力下低速转动轧辊30分钟,预热轧辊10)检查来料端面情况,做好预备工作三、平整操作规程1、入口工1.1 上卷前状态(1)小车鞍座处于下降位置(2)小车处于固定鞍座下(3)压辊在抬起位置(4)活动支撑在开启位置(5)卷筒在缩径位置(6)卷筒对中处于“0”位1.2 上卷(1)小车鞍座上升,托起带卷2)上卷小车向开卷机卷筒移动,在卷筒前停止3)调整上卷小车鞍座高度,使带卷中心对准开卷机卷筒中心4)上卷小车继续向开卷机移动,将带卷套在卷筒上带卷宽度中心基本对准轧制中心线时停车。
5)开卷机卷筒涨径6)活动支撑合上(7)上卷车鞍座下降到最低位置8)车体退回到固定鞍座处1.3 穿带1.3.1 穿带前各设备状态(1)上下压辊、下张力辊压上缸处于打开位置2)入口剪剪刃处于打开位置(3)伸缩导板处于伸出位置(4)下防皱辊落下1.3.2 穿带5穿带时所有工作电机转速均为穿带速度(约10—30m/min) 1)将开卷机压辊压向带卷,点动开卷机,使带头处于合适位置2)人工牵引带头到开卷导板上3)正向点动开卷机,引导带头沿开卷导板进入右张力辊的下压辊缝道将下压辊压上并启动右张力辊带头沿下弧形导板进入上下张力辊缝道将下张力辊压靠上张力辊夹送, (此时松开下压辊)带头沿上弧形导板上升,穿出上张力辊,再将上压辊压上(此时降下下张力辊油缸) ,继续向前送带抬起开卷机压辊4)伸出机前、机后伸缩导板,启动主电机,下工作辊缓慢转动,带头穿过工作辊到达左张力辊5)平整辊压住带钢以后,升起入口下防皱辊,建张力,准备平整操作1.3.3 平整操作(1)启动时,保证正常启动,调节双摆防止勒辊(2)根据来料情况,及时通知出口工升速或降速(3)甩尾时及时通知出口工降速,并做好甩尾工作1.4 换辊操作1.4.1 换辊前状态(1)换辊油缸处于后位(2)大车处于远离平整机位置(3)换辊油缸处于后退位置1.4.2 换辊 当进入“换辊操作”时,以下动作自动进行:a、工作辊正弯缸通平衡油压2MPa,负弯辊缸自动切换为‘切除’ 。
当上支承辊提升时上工作辊将在弯辊缸的平衡油压下抬升到自身最高位b、支承辊压紧缸松开c、提升压下螺杆(即压下螺丝)到最高位置 d、AGC油缸下降到最低位置下工作辊和下支承辊落到各自的轨道上A.工作辊换辊(1)启动接轴定位,工作辊低速旋转至接轴扁头处于垂直位置时停止2)开启工作辊锁板3)卸掉工作辊油气润滑快速接头4)工作辊换辊机前装置大车前进到平整机旁5)用工作辊换辊机后装置的油缸将下工作辊推出80mm,缩回工作辊正弯缸,此时上工作辊随正弯缸缩回而落下,轴承座下面的销孔套入下工作辊轴承座上面的销上6)继续用工作辊换辊机后装置的油缸将下工作辊推出到换辊机的横移车轨道上7)横移车横移已装有新辊的轨道对准机前轨道8)用工作辊换辊机后装置的油缸将新工作辊拉入平整机内当上工作辊操作侧上的挡块接触到E型缸块时,油缸停住;工作辊正弯缸通平衡油压,上工作辊被抬升到自身最高位继续用工作辊换辊机后装置的油缸将下工作辊拉入平整机9)关闭工作辊锁板接上工作辊油气润滑快速接头B.支承辊换辊(1)继换工作辊以后,将工作辊换辊机后装置的油缸退回到机后油缸杆完全缩回;工作辊换辊机退回到活动盖板与换辊机销孔重合位置,插入销子,继续退回到远离平整机位置,带动活动盖板移动,使支承辊换辊轨道全部露出。
卸掉支承6辊油气润滑快速接头2)开启下支承辊锁板缸用支承辊换辊油缸将下支承辊推出平整机外3)将支撑架吊放到下支承辊轴承座上用支承辊换辊油缸将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