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康拉德对老舍的影响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65KB
约11页
文档ID:312998517
浅谈康拉德对老舍的影响_第1页
1/11

    浅谈康拉德对老舍的影响    缪岑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Reference: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以悲悯的心肠和对市民底层人物的深刻描绘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青年时期曾游学英国,从很多西方作家如但丁、萨克雷、狄更斯、梅瑞狄斯等人的作品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和技巧,其中康拉德是老舍最为喜爱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对老舍前期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老舍受到康拉德影响的缘由,这种影响具体的表现,以及又怎样融合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Keys:老舍;约瑟夫?康拉德;影响 I03 :A:1673-2111(2012)02-0048-03五四之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中国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受外国文学影响的痕迹非常重这是一个各种西方思潮涌进的年代,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都在中国文坛上落下了或深或浅投影而这一点于老舍尤为明显,可以说,他是在外国文学的直接影响下走上文坛的1老舍曾经在《我的创作经验》中说:“二十七岁,我到英国去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了个小说家--虽然是第一百二十等的小说家老舍于1924年至1929年期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讲师,教英国人说官话和念四书五经。

为了学好英文,他开始大量阅读英文的原著一开始并不是有目的地阅读这期间老舍读了如威尔斯、赫胥黎的著作、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歌德的《浮士德》、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等名篇,对狄更斯的作品爱不释手,喜欢他的幽默,于是模仿他的《匹克威克外传》写了《老张的哲学》后来他开始有系统地阅读西方名著,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时代的北欧、英国和法国的史诗等直到1928年,他的阅读兴趣才由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转向近代的英法小说,这无疑为他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启示为了写《二马》,他订立了一个阅读计划:由书里和友人的口中,我打听到近三十年来的第一流作家,和每一位作家的代表作品……英国的威尔斯,康拉德,美瑞地茨,和法国的福禄贝与莫泊桑,都拿去了我很多时间譺?訛其中,老舍对康拉德的喜爱是溢于言表的,他曾在《文学时代》创刊号上发表了《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价格的创造者》(副标题《我最爱的作家--康拉德》)的文章文章详细分析了康拉德的创作特点,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甚至表示想从康拉德那里“偷学一些招数”可以看到,“因为我是读了些英国的文艺之后,才决定也来试试自己的笔”?譻?訛那么为什么他会说:“我记得康拉得的人物与境地比别人的作家的都多一些,都比较的清楚一些。

……使我渴望亲眼看到他所写的一切别人的小说没能使我这样”?譼?訛呢?2老舍对康拉德如此倾心,并非偶然首先,老舍成长中的坎坷经历,决定了他不可能走浪漫主义的道路,只能以现实的眼光看待社会上的现象并且康拉德童年的悲惨境遇容易让他从情感上产生共鸣老舍在《我的母亲》中这样说:“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但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譽?訛而康拉德,虽然被人们认为是英国作家,但却出生于波兰19世纪后期的波兰正处于、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压迫之下,他的父亲不幸被捕后流放到俄国,连同康拉德和他妈妈也一同被流放在与舅父一起生活了几年以后,康拉德突然产生了航海之念1874年在马赛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年的航海生涯航海给了他接触世界的机会,开阔了他的视野,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对于老舍,家境贫寒,童年悲苦;对于康拉德,童年颠沛,生活艰辛特殊的生活经历,共同的情感特色,使老舍看了康拉德的作品就产生一见如故的亲切与热爱之情其次,康拉德的作品本身充满了魅力他的许多作品都以海洋为背景,以东西方的碰撞为焦点,着重表现人们在困境中的行为品质和心理,探索道德、人性和人生的意义而这两方面的接触(陆与海,东方与西方)是康拉德百谈不厌的主题,也是他悲剧作品的主要源泉。

譾?訛对人性的探寻和道德的追问是康拉德作品的一个重要落脚点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使他深深意识到了人性世界中美好与邪恶的双重对立他常常一边指出人性的弱点,一边却又经一种把玩的态度来审视这些弱点,以达到内心的满足与平衡,这也注定了他以悲观的态度去看待人性当然,没有哪个伟大的作家从一开始写作,就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住方向从模仿狄更斯到倾心于康拉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老舍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老舍在写《老张的哲学》时,刚读了狄更斯的《尼古拉斯?尼可尔贝》和《匹克威克外传》,作品中不免有模仿的痕迹后来老舍在谈论这部叫他脸红的作品时说:“它的范本--那时节我所读过的几篇小说--就不是什么高明的作品”?譿?訛狄更斯幽默的语言风格、喜剧式的结局不再能吸引老舍,他将这种对人物、社会的讽喻更多地放在了悲悯的背后3康拉德对老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他在《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一文中,谦虚地说:“我不信自己在文艺创作上有个伟大的将来;至好也不过能成个下得去的故事制造者……假设这能成为事实呢,我将永忘不了康拉得的恩惠讀?訛可见康拉德在老舍心中的地位老舍在留学生活结束之后,到新加坡逗留了半年他在《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中解释了此行的原因:第一,钱只够到新加坡的;第二,我久想看看南洋。

……因为想找写小说的材料,像康拉德的小说中那些材料在熟悉了南洋的基础上,老舍写成《小坡的生日》,可是当他面对这部作品时却发出了“他不准我摹仿;他是海王”?讁?訛的感叹尽管《小坡的生日》让老舍对模仿康拉德产生了失望情绪,但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作家要写熟悉的材料才能得心应手,要“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海洋”是康拉德小说世界的背景和基础,但却不是老舍的老舍也有属于他的海洋,那就是北平纵观老舍此后的创作,大部分都是以他所熟悉的北京城为背景,描写他自幼生活过的地域风俗和风土人情这种充满文化蕴含的京味儿,成了老舍作品重要的风格之一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管里我的性格和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輥?輮?訛北平就是我的老家,一想起这两个字就立刻有几百尺“故都景象”在心中开映輥?輯?訛在老舍的作品中,浓郁多彩的北京风土习俗与人情世态,都得到充分的展示,无论从作品取[来自www.Lw5U.coM]材、习俗描绘,还是性格塑造、语言风格都具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老舍下笔时才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他最熟悉的北平市民社会而这一正确的选择,决定了老舍作品的深度与广度得以展开的背景4郑振铎说老舍短篇小说“每每有传奇的气味”?輥?輰?訛,老舍对这一点也供认不讳,他说:郑西谛说我的短篇每每有传奇的气味!无论题材如何,总设计把它写成个“故事”这个话--无论他是警告我,还是夸奖我--我以为是正确的在这一点上,还是因为我老忘不了康拉得--最会说故事的人輥?輱?訛康拉德是一名有20多年航海经历的作家,在丰富的海上生活经历以及广泛游历中养成了冷静客观的观察能力他的航海小说写的是一个个海洋冒险故事,本身就具有传奇性康拉德能把平凡的现实故事以传奇色彩的笔法写出来,把单调的海上日常生活与主人公传奇的遭遇结合起来加以描写老舍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一些充满侠肝义胆式的人物比如《断魂枪》中的沙子龙,这位武林英雄无法在洋枪洋炮的年代施展抱负,只能将所有的隐忍藏于内心;《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他是如何从兵营脱逃又拉了三匹骆驼,以及他三起三落的一生也同样富有传奇的意味这种传奇性不仅来自题材、人物和故事的选择,也取决于作者的谋篇布局康拉德的作品故事性很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对人物外貌不做过多的笔墨修饰,而是通过故事的发展脉络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塑造独特的性格。

为了使作品引人入胜,康拉德除了按照时间顺序正常叙述外,也很注意使用写作技巧他擅长将故事的进行程序割裂,而忽前忽后地叙说,故事可以由尾而头,或由中间而首尾的叙述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加重了故事曲折,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使作品具有一些神秘性和传奇色彩这种迂回的叙述结构和方法极大地吸引了老舍,称其小说的“材料都在他的经验中,但是从他的作品的结构中可以窥见:他是把材料翻过来掉过去的布置排列,一切都在他的心中,而一切都需要他的整理染制,命名他们成为艺术的形式在创作《二马》时,老舍就创造性地对康拉德进行了继承和摹仿老舍说:“在我写《二马》以前,我读了他几篇小说他的结构方法迷惑住了我我也想试用他的方法这在《二马》里留下一点--只是那么一点--痕迹輥?輲?訛《二马》在叙事顺序上已有意学习康拉德,想体验一把康拉德那种灵活跳跃的叙述方式所营造出的“神秘色彩”《二马》采取双线结构,以老马为中心联络一帮人,组合成一条线,以小马为中心联络一帮人,又组合成一条线双线平等,时而交接,互相推进,不断向前发展他先在心中筹划好了故事的全局,然后采取倒叙手法,人和事[来自WwW.lw5u.Com]的安排有了限制性,就“不能再信口开河”?輥?輳?訛了。

老舍说,“《二马》中的细腻处是在《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里找不到的,……我不仅打算细写,而且要非常的细,要像康拉德那样把故事看成一个球,从任何地方起始他总会滚动的輥?輴?訛这样,《二马》与前两部作品比较起来,不仅结构上显得严谨了,而且在思想方面也严肃得多而且其后的作品,无论长篇或短篇,故事性都很强,都有一种传奇的色彩从上述分析来看,康拉德不仅对老舍在人生阅历上产生了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小说创作上,在选材、人物刻画及结构安排上也有一定的启发当然,分析康拉德对老舍的影响并不是要说明前者对后者在文学创作上起决定性作用,或者后者一旦没有了前者的影响就不能成为一个作家,不是的正如宋永毅在《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中所说的:“决不能把一颗伟大的心对另一颗伟大的心的倾慕和汲取简单化为‘受影响’”?輥?輵?訛只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作家如何成长,如何将外国文学的精华与我国的传统相融合,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这一点在当今尤为重要当“经典”逐渐边缘化,当“畅销”日渐主流化,当各种思潮、各种理论、各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并“你争我斗”的时候,如何选择又如何坚守?我想每个文学研究者心中都应有一把衡量的标尺注释:?譹?訛老舍:《我的创作经验》,见《老舍文集》(卷1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1页?譺?訛老舍:《写与读》,见《老舍文集》(卷1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45页-546页?譻?訛老舍:《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见《老舍文集》(卷1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9页?譼?訛老舍:《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爱的作家--康拉得》,见《老舍文集》(卷1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1页?譽?訛老舍:《我的母亲》,《老舍文集》(卷14),北京:人民文学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46-249页?譾?訛[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Z].赵启光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譿?訛老舍:《写与读》,见《老舍文集》(卷1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41页?讀?訛老舍:《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爱的作家--康拉得》,见《老舍文集》(卷1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1页?讁?訛老舍:《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爱的作家--康拉得》,见《老舍文集》(卷1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1页?輥?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