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生活化探索鄱州区东吴镇天童小学谢红建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索兴趣和需要,强调 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要贴近小学生方生学,使他们知道与周围常 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当学习内容和学 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所 内含的科学成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 验到科学的价值与魅力一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理解更轻 松、学习更快乐,接受更容易,兴趣更容易被激发那么,如何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在教学 中又如何去实施呢?下面来谈谈自2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引入中应用生活化情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结合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 学生求知的欲望,还町以使所学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使学生 能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使课堂情景趋于生活化如在教《分离混合物》的导入, 针对农村还有很多家庭种植水稻的情况,教师可以谈话引入:“老师家里今年种植了一亩多的水 稻,水稻收割上来了,里面混有很多灰尘、瘪谷、打烂的稻叶。
你们帮老师想个办法,怎样既快 又好地清除这些灰尘、瘪谷、稻叶,选出一•粒粒饱满的谷粒呢?”学生马上会想到:用排风扇扇 从上往下落的混有灰尘、瘪谷、稻叶的稻谷,饱满的谷粒会直接落下来,其它的被风吹得远远的; 也有的用簸箕上下颠簸,灰尘会从簸箕里出去教师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分离混合物 的方法还有在教《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中,教师先拿出两个盘子,-•盘里面装了生的青菜、 苹果、橘子,另-•盘是熟的,分别请三位学生尝一尝,评一评,是生的好吃还是熟的好吃一般 来说生的青菜和熟的苹果、橘子学生没吃过,这马上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这样吃吗?学生吃 了以后,谈了感受,教师适时引出课题,还为接下来讨论生的和熟的食物在营养变化方而埋下伏 笔又如在《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这课的引入时,教师出示事先调好的两杯干净的白糖水和盐水, 提问:“这是两杯饮料,你能分辨出是什么东西制作的吗? ”学生用眼睛看、用鼻子闻是难以分 辨出的,只有尝一•尝才知道一•杯是糖水,另一杯是盐水此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师顺势引出:“今 夭我们就来研究糖、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引入到新课的教学 中,学生既感兴趣又有话可说,同时可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生活处处有科学。
二、 教学中应用生活化过程综观人们对科学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了解事物的真相和规律,并能在生活中有所应用,而小 学科学课中涉及的内容大多数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的例子如在研究《形状与结构》这一 单元中,每节课中都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应用了我们刚探究出的成果细心的学 生甚至发现了竹子中空的现象也是为了用最少的材料既能保证长得高,又有足够的牢固性在研 究废玻璃瓶还可以怎样使用中,学生想到了把瓶子打碎,插在墙上用于防盗,做漂流瓶、放大镜 等各种用途又如在教学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子,会发现很多种子既能弹力传 播又能滚动传播还能动物传播了解到大自然是多么得奇妙通过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学生 更深刻地感受到科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了生活中的例子作铺垫,总有一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经验和个性化的 创造性表现,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分离盐与水的方法》,针对有些学生离哂盐场 不远的情况,我就提问:“我们吃的食盐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难道也是用火烧出来的吗? ” 马上有儿个学生举手反对:“不是,不是,是把海水抽到哂盐场晒出来的于是我让他们把哂 括的过程说了一遍,学生知道的居然比我准备的还要详细。
又如在《保护鸡蛋》中,我让学生带 来自认为能保护鸡蛋的材料,自主设计保护鸡蛋的装置学生的想象力超乎我的意外,其中有2 / 3的实验装置从三楼落下来而鸡蛋不破摔有简单的大滚球形式的,有模仿降落伞的,最新颖 的是模仿登月舱的:用四根筷子做脚夹住一•个包有报纸的易拉罐,里面用棉花包裹住鸡蛋,别人 用气球做降落伞,他用气球做反冲火箭由于人人动手,所以个个能讲解自2的设计思路,又由 于有了成功和失败的对比,失败的学生也能认识到自己的设计缺陷三、 课外应用生活化活动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教室外才是他们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 广阔天地所以,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课外观察任务,引导他们在课前课后开展活动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生活中易得的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供学生模仿如用一•次性杯子作 烧杯,用筷子作搅拌棒,做食盐、糖做溶解方面的实验;小时侯玩的小车做运动与力的实验;用 玻璃瓶、蜡烛、尼龙袋做漂流瓶等等其次小学科学涉及大量观察动物植物方面的知识,科学教 师要在校园内建立一个生物园地,种植一些植物,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同时又可 以观察到青虫、蜜蜂、蚣虫、菜粉蝶、蜗牛等小动物。
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常有惊喜的发现如许 多学生以为吃的萝卜是植物的种子,后来才发现萝卜会开出浅紫色的花,结出像葫芦一样的果实, 里面有红褐色的种子;花生先开出黄色的花,然后像针一样的子房插入泥土中,才会长出花生; 两瓜先开雄花,后开雌花,雌花中先长出一-个小小的西瓜,顶端有雌花,过几天才开放;大多数 花是在清晨开放的;菜粉蝶在青菜丛中飞行主要是为了产卵,每停在菜叶一次就会产下1〜2粒 浅黄绿色的椭圆形的卵;柳树先开花后长叶;苍蝇对自然界来说是有益的;财虫会蜕皮……最 后学校不具备的一些观察活动,可以让学生带回家里去完成山于带有较强的自主性,学生有新 鲜感,产生我要学的思想,并不会给他们带来额外负担如在教学《形形色色的动物》,课前几 天让学生先去观察研究饲养的动物,课堂中把观察到的内容相互进行交流,学生不仅发言积极、 内容具体,而且又能使班级的每个成员都有一定的了解总之,生活化的科学活动既巩固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 能力,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能领悟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能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和发展,也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
这不是单纯的讲授训练所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