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职称论文高校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审调查与分析论文

凹**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54KB
约4页
文档ID:172037715
职称论文高校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审调查与分析论文_第1页
1/4

职称论文高校员高级职称评审调查与分析论文摘要:高级职称评审对高校员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员高级职称评审体系的调查,了解当前人们对高校员高级职称评审的看法,探索高校员高级职称评审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员 职称评审 调查 分析   文章从高校员高级职称评审的角度,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走访收集信息,调查分析了各省市和各高校高校员高级职称评审的概况,在此基础上,了解和剖析了人们对目前高校员高级职称评审的观点通过调查问卷反映现有高校员高级职称评审的体系是否合理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文调查对象是高校工作人员,采取走访调查的方式,走访范围包括安徽、湖北等地的高校,在走访调查过程中,还与一些专家进行交流与沟通,最后将收集到的结果整理、汇总,通过SPSS等软件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调查问卷的发放都是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的设计不仅包括对当前高校员高级职称评审的看法,也包括对未来改进的意见,最后还专门收集调查对象的主观看法目标人群不仅涵盖了高校员还包括对一些专家的访谈,最后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几个主要指标如下   1.年龄与性别高校员队伍的年龄状况及其年龄结构是这支队伍自然的基础状态,它反映着这支队伍生存、发展的情况。

从我们问卷调研的结果看,性别比例接近1:1当前,高校员、班主任队伍的平均年龄为26-30岁年龄段在41岁以上的占14.67%,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85.33%,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1.33%这说明,一方面现阶段我国高校员队伍年轻化程度较高,有朝气、有活力、精力充沛、年富力强;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具有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经历的员教师比例不高这一点在36岁以上年龄段比较明显,数据表明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只占26.67%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富有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和经验的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数量越来越少的趋势   2.现有教师队伍受教育情况当前,高校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多为研究生学历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学位和双学士)的比例最高;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的比例略少于本科学历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员的学历符合基本标准,是一支高学历队伍,专职员继续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的目标前进   3.兼职情况目前有40%的员同时兼任班主任的职务,有38.7%的员兼任行政工作,仅有9.3%的员兼任教学工作,说明大多数员还是从事管理岗位工作,在科研教学方面缺少必要的时间和资历,所以目前的高级职称评审对员有一定的不适用性。

  4.员高级职称单独评审必要性有85.33%的人认为员高级职称单独评审有利于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仅有1.34%的人对此持否定意见,所以从调查中显示员高级职称单独评审开展将是有利于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的   5.在职称限额上给员倾斜程度有86.67%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在职称限额上给予员倾斜,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的确承担起了更多的管理工作,因此可能与专职教师和行政人员有所区别,因此适当的倾斜看似是倾斜,其实质更多的是一种平衡   6.高级职称评审中最应强调的因素有88%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业绩是高级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在高校员高级职称单独评审的体系建立中,工作业绩应当作为一个相对权重较大的指标来衡量员这说明,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教师,还是员,他们的工作业绩都将在职称评审中占很大的比重   7.问卷反映评选的最低工作与学历标准问卷反映,人们对高学历会更加的认同,硕士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比例为74.7%,硕士学历并且工作5年以上获得认可最多,也是人们比较认同的高级职称评选标准   8.多因素回归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工作业绩、教学、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数目对评审条件都具有显著相关性,而评价它们对评审条件的依据则是影响程度。

一方面,工作业绩在所有要素中占据较重要位置,而教学与工作业绩也存在联系,教学是工作业绩中重要的一环,但工作业绩不仅仅包括教学体现,还包括一些例如对学生的管理等方面另一方面,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数与前面的工作教学也存在联系,因为实践经验对科研具有很大的帮助,而科研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可是,员也不可能将全部时间投入到科研,因此在科研成果与发表论文数方面与传统的专业教师肯定存在差距,在考量这两个指标的时候,要注意其权重因此,在建立员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应当将这些依据其影响程度大小作为参考条件,与前面所提及的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应当一同考虑,综合多个因素,以此形成评审条件,以一种更加适合员职业特征的评价体系来保证员队伍的稳定性,以此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性和教师队伍内部的和谐稳定   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分析   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重教学人员轻管理人员的思想在高等教育中还是存在的,传统教育模式只是重视学生的专业化教育,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当前教育体制下,高校之间实力的竞争主要是教学和科研实力的竞争,因此高校自然将教学与科研工作摆在工作之首,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被摆在次要位置。

在评职称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科研实力与教学成果,容易使部分学生工作者感觉不到被重视,缺乏职业认同感要将高校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就需要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员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支持   高校员普遍存在兼职的现象,这说明一般员个人工作任务比较重,缺少外出学习机会,在对员角色定位时,既要统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兼顾其自身提高与发展,给予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职称评价机会对员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视应该采取措施,而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表面认识,这有利于员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工作业绩作为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出现在考核标准里,因为员工作与传统专业教师有所不同,在考量其工作业绩的时候,应当适当加入一些因素,例如: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等这样更能体现员的工作业绩,不只是表现在学术成果上,也体现在日常管理当中这些因素的代入可以使评审更加有倾向性,使员能专心于本职工作,而不是因为评职称的需要就只研究论文、发表论文,而偏离本职工作   从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普遍认为现有高级职称评价条件对员过高,缺少对员高级职称评审的倾斜,而且有必要对员进行高级职称的单独评审。

这不仅仅是由于员队伍工作性质决定,更多地是现有评价体系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将整个教师队伍的高级职称评审一概而论,未进行专业化划分评价指标不够完整或者对员的适用程度不合理,以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道路与要求去衡量员以及作为员发展的要求,使员发展前景缺乏明确的目标,进而丧失信心因此,对于员高级职称的评审应当因地制宜,制定和形成一套独立并且适用于员自身发展的职称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迟沂军.高校学生员的角色定位和队伍建设.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张利.试析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途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3)   【3】陈建文,汪祝华.高校员胜任特征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2009(1)   【4】孟宪青.高校员专业化进展缓慢的深层原因及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5】刘斌,靳成达.加强高校员工作的对策.长春大学学报,2011(2)   【6】崔贞琼.我国高校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出路.华中科技大学,200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