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教师:柯丹丹,合肥市万泉河路幼儿园,《捕捉幼儿敏感期》是2011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瑞雪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岁~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和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中外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书本简介,孙瑞雪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 “完整的人与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儿童敏感期理论“的创始人目录,01,02,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0岁~2岁半,03,04,2岁半~3岁,3岁~4岁,05,4岁~5岁,06,5岁~6岁,0岁~2岁半,视觉——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口——包括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食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舌头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走——从最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到独立行走,到要上下坡、爬楼梯,到专门爱走不平的地方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确的东西感兴趣。
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审美——要求实物或用具必须完整2岁半~3岁,,,,,,,,,,,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儿童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音配对秩序,建立概念,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孙瑞雪: 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第二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第三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 所要做的就是:一、成人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二、已经发生了,就陪伴孩子,准许孩子把恼怒哭出去,,让孩子把情绪哭出去,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已发生的事实3到4岁,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承认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到,再垒高,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语言——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咒语。
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追求完美——从审美发展到了对事物完美的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逻辑思维——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绘画——儿童与生俱来的表达自我的语言方式延续秩序——从具体的生活秩序延伸到了心里秩序人际关系——一对一的交换食物和玩具4~5岁,,,出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这是儿童安全感最早的来源情感——不仅开始表达情感,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人际关系——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并开始相互依恋婚姻——人际关系敏感期度过后才真正开始最早要和父母结婚,之后会“爱上”一个小伙伴审美——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数学概念——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兴趣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身份确认——开始崇拜某一偶像,积累未来成人时的人格特征性别——对性别以及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基本来自于观察,如同认识眼、鼻、口一样,态度很客观音乐——儿童生来具有音乐品质。
绘画——儿童身来具有绘画品质符号——孩子对识字、拼读、认识符号等感兴趣5~6岁,婚姻——5岁以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书写——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数学逻辑——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社会性兴趣——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恐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动植物、实验、收集——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延续交往的敏感期——结束一对一的交往,进入三四人一组的交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