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2(谢新华)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教材P115-128)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三节社会化的基本内容、过程和社会化的问题 任何社会都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参与和建设因此,社会学必须考察:人是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怎样培养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人格和角色?如此等等,都与人的社会化相关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P115-116) (一)社会化的定义 从狭义的社会化到广义的社会化 狭义社会化:人接受社会文化从“生物人”变“社会人”,并被社会认可的过程 广义社会化: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变“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社会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人的一生 社会化的定义: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三种理解“社会化”的角度: A、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看做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 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社会化研究中的文化学派 B、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 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社会化研究中的心理学派或社会心理学派 C、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就是使得人变得具有社会性,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 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及冲突论 以上三种研究视角互相联系、互为补充,成为社会学内部研究社会化的研究工具二)、社会化的类型(116-117页) 1.基本社会化: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 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待和要求基本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3.发展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 学习过程 4. 逆向社会化: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 5. 再社会化: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