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质地与风味测定嫩度测定方法 嫩度是猪肉口感的首要物理指标,是猪 肉质地和蛋白质结构特性的反映嫩度受多种因素制约,如 品种、年龄、解剖学部位、肌纤维直径与密度、大理石纹程 度、羟脯氨酸含量等屠宰加工工艺水平对嫩度有显著影响, 特别是正确的电刺激熟化条件和整胸体冷藏、酶制剂、酸处 理和高压处理都有益于改善嫩度宰后胸体冷冻速度的控制 可以有效地防止冷收缩和解冻僵直,防止老化此外,猪肉 在烹任时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对嫩度亦有重大影响肉的嫩 度是所有肉质指标中还不稳定,最易受干扰的量化指标因 此,嫩度的度量必须对诸多因素加以严格限定猪肉嫩度评 定有主观评定方法(见下文口感评定)和客观评定法1.客观评定有两种基本类型:(1)度量肉的咬力值,常 用的仪器如 Voedkevich 咬力仪、物性测试仪(即质构仪 TextureAnalysers ),此种类型中也包括穿刺类型的仪器如 新西兰的 MIRINZ 嫩度计和法国嫩度计2)度量肉的剪切 力值,常用的仪器有沃一布剪切仪(WarnerBratzler shearing device )、万能测试仪(lustron universaltesting machine)、物性测试仪、C - LM嫩度计等。
1.1 取样部位 以眼肌腰段头测端为主,可加测腰大肌 中段、半腱肌中段、半膜肌中段、股二头肌中段1.2 前处理1.2.1 用于种质测定和育种测定的被测猪宰前饲料配 方中不得含有兴奋剂、镇静剂和嫩化剂1.2.2 被测猪必须按规范屠宰(见本系列第一篇),净 胜后迅速剥离完整眼肌等被测肌肉样本(包上塑料薄膜食品 袋),在15€〜16€条件下保存到宰后24小时然后再置于 0€〜4€条件下熟化48小时1.2.3所有被测肉样必须测pH45和pH24作为嫩度的配 合参考1・2.4熟化后的样本(宰后72小时)从0€〜4€冰箱中 取出在室温下静置1小时,然后浸入75€〜80€水浴,待肉 样块中心温度达到70T即将肉样取出冷却到室温20TO1.2.5将降至室温的肉样核心部分切成2. 5x1x1立 方厘米样方肉条若干(肌纤维走向与 2.5 厘米边长方向平 行),或用 l.27 厘米直径的取样器治肌纤维走向切取 2.5 厘米长圆柱肉样苦干准备上机上述两种样型的数据不能相 互套用和对换1.3 仪器 国际上多年来使用沃一布剪切仪和 Instron 仪为经典国内自产的仪器仅有东北农大的C-LM嫩度计 近年来随肉科学的发展,物性测试仪用得日趋广泛,它可以 对一个同源肉样测出剪切力,剪切功(附件为 Warner - Bratzler 刀口),韧性(咬合嫩度)(附件为 HDP/VB 钳口), 坚硬度(附件为 Kramer 剪切盒),断裂力(附件为断裂楔仪) 和延展性(附件为 A/BC 奶油刀具)。
是一种较为规范而又 先进的手段1.4 操作 将切好的 2.5 厘米肉样条臵于相应仪器的受 力平台上使肌纤维走向与刀口垂直启动机器的关量作用 力,即可在感应元上读取嫩度数据(克或千克)或由电脑自 动贮存(物性测试仪)同源样本的重复度量次数不宜少于 10 次用仪器度量的嫩度结合口感品尝的嫩度评分、大理石 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羟脯氨酸含量(生化常规)可以给 肉样嫩度作出较全面的定量结论2 大理石统测定方法 大理石级是小肌束间脂肪结缔组 织分布形成的纹理大理石纹的多少与肉的多汁性和风味嫩 度有密切关系,是猪肉质地的重要指标2.1 取样部位 眼肌胸段最后肋2.2前处理 将眼肌胸段从热闹体中剥离后置于0°C〜 4€冰箱中保存到宰后24小时取出,切出新鲜肉样切面(肉 样厚度不得少于 1.5 厘米),在切面上覆盖透氧薄膜静置正 小时,然后将肉样置于室内漫射光下,光照强度 750Lux 以 上2.3 仪器 美制 NPPC 比色板( 1991 版或 1994 版皆可)2.4 操作 与肉色评分同步进行,对照比色板给肉样评 分分为脂肪痕量;2 分为脂肪微量;3 分为脂肪中星;4 分 为脂肪多量;5 分为脂肪过量。
两分之间允许设 0.5 分值3 肌内脂肪测定方法 肌内脂肪是猪肉滋润多汁的物理 因子,也是产生风味化合物的前体物质,是肉质测定中的重 点项目之一根据大理王纹评分可以大致估计出肌内脂肪含 量档次,如大理石纹 1 分相当于肌内脂肪 2%,5 分相当于 肌内脂肪 8%但某些品种如长白、皮特兰、汉普夏等的肌 内脂肪常低于 2%,而我国早熟的地方品种常高于 8%,此 时则无法用大理石纹来推测肌内脂肪含量,而且现代肉质标 准对肌内脂肪的定量概念要求精确到 0.01%因此度量手段 也有严格要求最经典的方法为索氏抽提法(Soxhlet)索 氏抽提法稳定可靠,但较费力费时费空间(防火通风设备) 有一些新的手段问世,有望将来形成气候,但目前尚难普及 本文先将索氏法介绍如下3.1 取样部位 眼肌中段最后肋与第一、二腰椎间核心 部分3・2前处理 将宰后新鲜肉样剁成碎未,称取10克左右 肉末置于102€烘箱中脱水至恒重(如果当日不能做,肉样 应立即移入零下15€〜20€冷冻室保存)此程序可与子物 质测定同步3.3 仪器 全套索氏革取装置,通风厨,电子无平,烘 箱3.4 操作 将干燥肉样连同滤纸包放入革取套管中,塞 上脱脂棉,将套管填入索氏瓶中加入约160毫升石油醚(40〜 60 度),启动通风,冷凝水和索氏加热器后将虹吸循环控制 在每小时 10 次以上连续萃取 6 小时。
本测定过程中绝对不 能停水停电然后取下脂肪收集瓶臵于干燥器中过夜,于次 日将收集瓶置于80T真空干燥箱(13千帕以下)中处理1・5 小时,再将收集瓶取出称重将带有脂肪的瓶重减去空瓶重 就是样本肌内脂肪重4 肌纤维测定方法 肌纤维是肌肉组成的基本单位,密 度大,直径小,结缔组织纹理细致的肌束是肉质细嫩的指征 肌纤维测定基本内容为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在某些情 况下要加测纤维类型和肌节长度作为嫩度和肉色的参考依 据现代的肌纤维测定方法是从传统的 Cooper 法( 1968) 和 Staun 法( 1972 )演化而来4.1 取样都位 眼肌胸段第1 0 肋与最后肋之间,股二头 肌中段4.2 前处4.2.1 活体取样 将猪保定后切开背部(倒数第二肋偏 离背中线3〜6厘米)或股二头肌相应部位的皮肤,用止血 钳拓开创口后用射管取样器或手术刀尖于指定部位采出1〜 5 立方毫米活体内样,用生理盐水洗去血污后立即投入 20% 硝酸溶液浸泡 24小时备用4.2.2 胴体取样 于宰后新鲜热胴体上按上述部位尽快 切取1〜5立方毫米肌肉样方投入20%硝酸浸泡24小时后用 于定直径另切取大约2立方厘米肌肉样方投入10%中胜甲 醛固定 24 小时用于制片定密度。
4.2.3制片技术a )制片定直径(硝酸甘油法):将肉 样在 20%硝酸中处理 24 小时后取出臵于载玻片上,用滤纸 吸去肉面硝酸后滴一滴甘油在肉样上,用小号针头在解剖镜 下将肉样拨开,使样本呈游离纤维状铺成单层,立即用于镜 检度量b)制片定密度:将肉样在中性甲醛中固定24小 时后取出进入常规制片,即脱水,透明,石蜡包理,用传统 手摇切片机切出一系列薄片切片时务使肌纤维走向与刀口 切而垂直,切片厚约12微米,伊红苏木素(HE)染色,明 胶封片后即可用于镜检度量现代的冰冻切片技术快速简 便,省去了脱水包埋繁琐工序是一大进步但冰冻制片与常 规制片的度量结果不能直接比较,因为两种制片技术的样本 收缩率显著不同4.3 仪器 射管取样器或矛状取样器、组织切片室常规 用品和切片机、显微镜(带目测微尺,有显微投影更好)、 计数器4.4 操作4.4.1定直径 将备好的游离纤维片子置于高倍(8 x4 0 )镜下移动载玻片,用目测微尺随机量取1 00根肌纤维直 径,求均数此直径是肌纤维椭圆形细胞的侧视长径我国 地方猪种(75〜90千克)肌纤维直径约在44〜57微米范围, 西方瘦肉品种相应为54〜72微米,最大个体有达90微米者。
4.4.2 定密度 将封藏后的切片置于高偌( 8x 40)镜下 随机选 5 个视野,统计每个视野(约 0.07 平方毫米)中的 纤维数,求均值后换算成每平方毫米的纤维数本方法测得 的密度是表现密度(镜下密度),它与真实密度有显著差异, 因为制片过程中样本的缩水夸大了密度,故不同品种的密度 比较必须以相同制片方法为前提5 风味测定方法 猪肉风味是肉质中最实用的性状肉 中的糖、氨基酸、无机盐、肽、乳酸、磷酸、肌酸能作用于 人类味觉感受器产生鲜酸苦咸等综合滋味肉在加热烹调时 脂肪氧化、硫胺素降解和迈拉德反应(Maillard )产生的挥 发性芳香物质能作用于人类嗅觉感受器产生香味感受猪肉 中的风味物质和风味前体物质计有 1000 多种,难以—一测 定,故通常的肉质风味评定仍以口感品尝评定小组的形式进 行5.1 取样部位 眼肌或软排肋条肉等(随烹调方式而定 地5.2 前处理 同嫩度测定(或随烹调方式而定)熟化好 的生肉通常有烤和煮两种方式5.2.1 烤 将整块肉用文火慢烤( BBQ 肉)待肉样中心温 度达70€时停止,冷却后贮于冰箱冷藏过夜,于次日将肉样 中心部分切成 1立方厘米肉块供品尝5.2.2煮 将肉样切成1立方英寸大小加水适量煮3〜4 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后供品尝。
5.2.3 爆炒 此项目没有国际参考标准但中国人食用 猪瘦肉,爆炒为一主要的手段,鉴于该领域方法是空白,笔 者根据实验室经验建议用1 00 克1 立方厘米瘦肉了浸入 300 克260T植物油(微沸状态冲5秒取出凉至室温,其风味表 达较为充分可用于品尝5.3 仪器 硬件为烤箱、煎锅、炒锅、炖锅等厨具,软 件为5〜10人品尝小组小组成员不必是养猪专家但必须是 美食家,其口感功能经过资格测验,能尝出沾过 2.5%蔗糖 水的滤纸片和识别其他有关风味的测试滤纸5.4 操作 5.4.1 所有待品尝样本标号后盛入菜碟,呈 于品尝餐桌上,次序随机,品尝室内不得进行任何烹调5.4.2 所有品尝小组成员回避了解被测肉样的品种背 景5.4.3 品尝人员对每个肉样咀嚼 25 次以上,细细品味 后作出四项评分(从〜 5〜 +5 共 11 个分值级别) ①肉香味 最香的为 5分,无味是零分,严重异味为-5分 ②肉嫩度 最嫩的为 5 分,不老不嫩零分,最粗老的为-5 分 ③多汁 性:极度多汁为 5 分,适中者零分,最干的为-5 分 ④熟 度:烹任太过火了为 5 分,火候适中为零分,太夹生的为- 5 分 将小组人员的评分按四项分类统计就得出口感的小组 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