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厂安全生产应急事故处置方案此文档为 WORD版,可编辑修改铸 造 厂应急事故处理预案编制:校对:审核:201 7年 5月 16日目 录一、事故特征二、应急组织与职责三、应急处置四、注意事项五、安全设施明细表六、应急救援演练七、避险路线及避险路线图铸造厂应急事故处理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事故处理预案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规范单位安全应急处置方案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写质量, 确保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可操作性,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据《安全生产法》、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重新编制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力求做到危害程度清楚, 应急管理责任明确, 应对措施正确有效, 应急响应及时迅速, 应急资源准备充分, 不断促进铸造厂的安全生产工作一、事故特征铸铁厂生产过程中突发事故事故类型和发生区域设备如下:危险有害因素 存在的场所、部位火灾、爆炸 熔炼、浇注区、变压器、烘包器、气割设备容器爆炸 压缩空气储罐机械伤害 设备传动部位主触电 作业场所电气设备、配电设备要灼 烫 中频电炉、铁水包、浇注危中毒、窒息 浇注害 起重伤害 铸件生产各过程、原料装卸区等高处坠落 检修平台及操作平台等物体打击 铸件生产作业过程中车辆伤害 厂区道路、车间内运输等(1)火灾、爆炸1、电炉熔化过程 ,含水的炉料或密封炉料进入熔炉引起的发生爆炸起火。
2、电气焊作业、用电设备接触不良引发火灾3、氧气或乙炔输送管发生回火、泄漏,氧气瓶、乙炔气瓶发生爆炸4、使用的压力容器为空气储罐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破损、破裂甚至物理性爆炸5、使用的压力管道为压缩空气管道,压力管道为物理爆炸危险源,存在泄漏和爆炸的危险 2)机械伤害项目有行车、造型线、热处理炉等机械设备若机械设备转动部分缺少护栏、护罩、护套或联锁装置失效,在操作、擦洗过程中职工触及转动部件,可能发生撞击、扎、绞、挤、压伤害,衣物或长发被缠绕也能发生机械伤害若成型部位安全装置失控 (如安全联锁装置取消) ,在操作过程中违章将肢体部位进入设备内,取消设备护栏,人员进入工作,链条传动机构暴露与人活动范围距离不足, 传动链条和齿轮处无防护罩, 维修时设备表面积油未清理, 设备运行时手伸入危险部位清理废料, 设备带病工作, 不按操作规程生产等, 均易造成机械伤害 3)触电伤害触电伤害是电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包括电击和电伤两种电烧伤是最为常见的电伤, 在全部电烧伤的事故中, 大部分事故发生在电气维修人员身上若电气设备、线路存在缺陷, 使用或检修过程中绝缘损坏漏电,检修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电工使用工具不符合要求,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 酒后作业, 无证上岗, 盲目配送电和检修没有采取和设置必要措施等均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4)灼烫可能引起灼烫的危险因素有:1)中频电炉熔炼废钢和合金料时,若作业人员操作不慎、未佩戴或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等, 碰触到高温设备表面, 对人体可能造成热灼烫2)铁水包内铁水温度达到 1400 度,在铁水包输送过程中, 若作业人员操作不慎, 违反操作规程, 或起重设备、 铁水包出现损伤,铁水溢出,泼溅到身体上,会造成高温灼烫、死亡,甚至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铁水泼溅到设备上时, 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报废5) 起重伤害造成事故的起因如下: 错误操作; 危险站位; 吊索具安全系数小,吊装工具选择不当,滑轮、绳索选择不合理;被吊物绑扎不牢,无载荷吊索具意外兜挂物件; 危险区域未设警示区和警示语;指挥人员未戴安全帽; 起吊作业无指挥或指挥不当; 危险区域作业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等起重作业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起重设备在运行中易对人体造成挤压或撞击; 吊运中重物坠落造成物体打击, 重物从空中落到地面又反弹伤人; 人站在危险作业区域内,运行中的钢丝绳将人撞伤和挤伤; 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失效、裸导线未加屏蔽等造成触电等 6)高处坠落工人在高处作业、巡检、进行设备维修或穿行于设备之间时,如不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到位, 可能导致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特别是在检修和环境较差时进行高处作业, 更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设备、工件、工艺管道在施工和安装期间也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7)物体打击生产过程有行车、装卸和搬运等作业,有操作平台、爬梯、提升机或者检修脚手架等, 在操作及检修交叉作业中, 有被坠落物体打击的危险 如起模时模具滑落托; 模支架晃动, 造成下模板滑落; 模具锁紧滑块未到位, 造成模板脱落; 上模具锁紧螺栓松动、 滑孔,造成模具脱落搬运模具滑落; 悬挂链上物料坠落;车间货架倒塌均易造成物体打击设备维修时, 存在着工器具、 附件、零部件等物体打击的危险单位应急能力评价:针对上述安全易发事件, 单位对不严重的事故处置有绝对控制处置能力,对于较严重的事故,需启动第三方救援二、应急组织与职责a)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成立事故处置现场领导小组:组 长 X副组长: X X成 员:全体职工b)小组成员的职责:组长:X X 负责组织领导现场应急救援及与上级部门的联络工作; 负责单位安全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实施、终止和评议工作; 负责组织所需的人员及急用设施物品以及日常安全教育副组长: X X是单位处理应急事故的第一助手, 在厂长的领导下, 具体实施现场处置方案的取证、评议工作 ; 根据处置措施负责组织事故所需的人员,并带队到现场具体调配人员组织救灾避灾。
具体负责组织贯彻实施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副组长:X X X负责搞好人员疏散、 救灾组织和人员现场安排、 物质输送工作根据上级的指令及措施要求负责现场人员避险, 尽快撤离险区负责应急物质的准备供应和伤员的安置及陪护工作副组长 X负责制定应急处理措施报上级部门审批后执行,负责协助单位做好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贯彻传达协助做好事故的取证和分析,制定改进防范措施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要经常对各主要岗点、 设备、设施进行安全评估检查, 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防患于未然, 尽可能的避免无谓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当发生事故后, 在积极救灾的同时, 要做好取证和现场保护工作, 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议,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措施和方案三、应急处置: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当工作现场发生险情时, 目击者直接向值班人员或管理人员汇报,说明现场情况 根据灾害情况首先单位各项应急措施启动若是灾害严重, 则应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申请第三方援助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本措施适用于铸造厂所属的全体管理人员及员工, 在厂区、 工作场所所发生较大事故时紧急处置)一)电气火灾事故预防措施1、全体员工必须熟悉工作地点配电设备,供电线路的布置情况,非专职电工不得擅自操作。
2、全体员工必须熟悉工作场所的避灾线路通道3、全体员工都必须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和电气灭火知识4、发现火情,及时启动报警系统报警者应准确地向值班或分管领导说明发生火灾的时间、 地点、燃烧物性质、 火势状况,5、并要汇报给主要负责人,并及时通知相关安全员、急救人员 , 以上人员要及时赶赴现场若发生人员伤亡,当事人应向急救中心()报告,请求支援6、若工作地点电气设备、电缆线路发生火灾时,目击者应立即就近报告电工或管理人员,电气操作工根据火灾性质、地点方位, 保持清醒头脑, 切断所有电源, 用灭火器和沙袋进行初步灭火7、若火势加大,应立即报告值班人员、单位主要领导,并向公司调度汇报或打“ 119”火警请求救援8、在灭火过程中,抢险人员在负责人的指挥下,在做好自主避险的前提下,互相配合,快速行动,积极开展灭火9、在抢险中,若有人受伤,应立即将伤员抬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点等待救援10、在抢险中所有人员应立即撤到安全地点, 事故地点应设警戒、拉警戒绳11、灭火结束后,及时维修损坏的电气设备、电缆,恢复正常供电12、遇到带电设备着火时, 在现场工作人员中要熟悉带电设备的人员进行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 灭火应当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 1211 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自来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13、变压器、 油开关等注油设备着火时, 应当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14、带电设备现场灭火时, 灭火人员未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否则可能发生触电事故15、一般情况下起火的 10 分钟内,是扑救最有利的关键时间,超过这一段时间, 由于火势发展, 普通的灭火办法无剂于事,因此,在火灾初始状态时,所有在场人员要边呼救、边灭火、边抢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灭火器、消防水、 砂子等, 迅速扑灭初始的火势, 并应设法尽快脱离危险火区16、室内火灾发生后, 事故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 就近寻找湿毛巾蒙住口鼻或趴在地上往外趴的方法, 尽快冲出浓烟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