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选修课与高考改革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32KB
约49页
文档ID:49655837
选修课与高考改革_第1页
1/49

高中语文选修课与新课程高考改革顾之川一、我国高中语文选修课回顾• 1.课程设置 • 选修制在我国现代基础教育课程史上已 有上百年历史 • 1904(清光绪二十九年)《奏定中学堂 章程》:读经讲经、中国文学 • 1909《学部奏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 实科折》,在普通中学实行分科设置课程 ,一种侧重文科,一种侧重实科,文科和 实科各设主课、通习两类,但主课和通习 的科目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 择某一科 1923年的学制改革• 普通中学实行三三分段学制,把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 个阶段,每个阶段学制各三年高中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 普通科相当于现在的普通高中,以预备升学为主要目的普 通科又分文科和实科,课程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 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 • 课程均由三部分组成: • 1.公共必修科目,国语、文化史 • 2.分科专修科目,特设国文(文字学引论、中国文学史引 论) • 3.纯粹选修科目 西洋文学史、文学概论和国故概要, 一般选修课包括国音学和新闻学 •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科目设置多样化局面,但 是选修科目过多,“因而造成实际上难开、难教、难学”,这 次改革又以失败告终。

1963《中小学教学计划》• 在高三年级设置了选修课,占高中 阶段总课时的3.6%• 但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只有 极少数学校进行了试验1981年《全日制六年制重点 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建议开设选修课,但在相应的语文 教学大纲中没有得到体现,更不用说 科目设置与教材编写 1990《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 划的调整意见》 • 把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但并没有把语文列入可以开设选修 课的计划之内1996《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 程计划(试验)》•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 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 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必修 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程在高 中三年级开设,文科每周四课时,理 科和实科每周两课时 1996《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语文必修课在高一、高二开设, • 限定选修课在高三开设,“是必修课的拓宽 、应用,供预备升学或预备就业的学生根 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 选修” • 文科:写作、文言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 选读等 • 理科:中外科普论著选读、科学小论文写 作等 • 实科:实用口语、应用写作等。

1996年大纲:任意选修课• 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 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 置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志 向,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 • 汉字和书法、实用语法修辞、语言逻 辑、影视欣赏和评论、实用美学、乡 土文学、民俗文化、中外文学名著选 读、中外文化史话等200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 构成设置八个领域, 其中“语言和文学”为第一 个领域;每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 成,在所列十二三个科目中,语文成为第一个科 目;每个科目又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语文则由五 个模块构成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遵循共同基 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为此,大量设置选修课,设计诗歌与散文、小 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 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设计若干种教材 2 .教材建设• 1991 • 为配合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现 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 选修课教材《文言文选读》(两册) ,张中行主编,第一册供高中前两个 年级选用,第二册供高中三年级选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第一批• 庄文中、朱泳燚主编 •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张中行 、王文英、姚富根) • 《外国文学名著欣赏》(庄文中、胡 长江)《现代文选读》(谷公胜) • 《语言表达》(朱泳燚)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第二批 • 逻辑入门(俞瑾、徐颂列) • 科学小论文写作(朱泳燚)• 2000 第三批 • 口语交际(庄文中) • 中国文化常识(顾之川)北京三联书店• 2003• 广州、天津、重庆、南京、长春、武汉和 成都七省会城市教研室合作编写了一套( 共4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

包括: • 《交谈·演讲·辩论》• 《解读与赏析》 • 《实用文写作》 • 《文言文拓展阅读(文化篇)》3 .选修课实践• 一些老师尝试开过选修课,如: • 章熊1980年代在北京大学附中开设“ 小论文写作”“当代文艺讲座” • 程翔在北大附中开设的《成语与中 国文化》 • 邓彤在安徽宣城一中开设的《〈红楼 梦〉选读》 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语文第二课堂”“语文第二渠道”“语文 课外活动”,开展文学社团活动、读书演讲活动 、参观访问活动、收听收视活动、讨论报告、调 查考察等语文实践课,有的开展“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等欣赏 四季的活动,有的组织中秋赏月、重九登高和考 察人文古迹及人文风貌等活动,这些审美类型的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自然延伸和有益补 充,起到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特长的 作用,部分承载了语文选修课的功能校本选修课现状 • 校本选修课自由度最大,目前已经被 作为展示学校特色、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的 舞台,成为各个高中示范校竞逐的对象 人大附中、北京101中学、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八十中学、广渠门中学、顺义区牛栏 山一中、房山中学等学校开设的校本选修 课最多达近百种。

• 选修课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比如:神 奇的化石、企业经营决策模拟、美丽伴你 行、多媒体实践、微生物实验、传感器、 新闻采访与写作、龙乡文化、家庭医生、 数字图像与处理、桥牌、橄榄球、钓鱼等 •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选修课• 共开设130多门选修课,仅外语课就 同时提供了10多种语言供学生选修 不仅如此,不少的社会人士还充实到 校本选修课中担任师资,不少的人具 备本专业的高级职称,有的甚至还是 行业内的名人二、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全套教科书包括必修和选修两 部分,其中必修部分5册,供 高中一二年级使用;选修部分 共15册,供二三年级使用选修系列 选修一:诗歌与散文 选修二:小说与戏剧 选修三:新闻与传记 选修四:语言文字应用 选修五:文化论著研读选修一:诗歌与散文选修一:诗歌与散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余恕诚)余恕诚)★★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吴思敬)吴思敬)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 张辉、姜涛)张辉、姜涛)选修二:小说与戏剧★★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北京大学中文系 陈平原)外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北京大学中文系 曹文轩)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清华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中文系 徐葆耕)徐葆耕)影视名作欣赏影视名作欣赏(课程教材研究所 温立三)选修三:新闻与传记• • 新闻阅读与实践新闻阅读与实践 • • (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所 王本华)王本华) •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 (北京大学中文系 温儒敏)选修四:语言文字应用• • ★★语言文字应用 • (北京大学中文系 陆俭明、沈阳 • 演讲与辩论(课程教材研究所 熊江平)★★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章熊)选修五:文化论著研读• • ★★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 • (北京大学中文系 常森) • • 中国文化论著研读中国文化论著研读 • •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 刘勇强)刘勇强) • • 中国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 • • (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研究所 顾之川)顾之川)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加强全面的素质教育 • 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三、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建议•1.尊重实际,量力而行 • 高中新课程强调 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同时也具有 宏观性、前赡性、超前性。

• 开放搞活,国门大开,西方发达国家的东西如潮水般涌 进来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是大好事但我们要划清两 条线:一是有益与无益乃至有害的界限,另一条是适应与 不适应的界限不可认为发达国家的一切都是好的 • 外国语文教学的理论和经验不能全盘照搬一是国情不 同;二是语情不同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使用广泛、又 十分独特的语言,与其它语种有共同处也有很大差异外 来的好东西一定要吸取,但不能喧宾夺主:“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 • 2 .分清层次,突出重点•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 语言文字应用 • 文章写作与修改 • 先秦诸子选读3 .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 “基础性”应该是贯穿到整个高中阶段的 语文学习的,高中仍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阶 段,仍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 的培养 • 培养和增进学生的语文能力,达到一 定学段的合格程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 务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是学 生应掌握的语文能力改革是要消除教学 中的种种弊端,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活泼 ,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 成效,事半功倍4 .贯彻“两纲”,提高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过去叫“教学大纲”)•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大 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

• 应试与应需5 .尊重传统,明确基本任务• 我国语文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孔夫子 算起已有两千多年如何对待传统,是关 系到语文教学改革成败的大问题历次大 争论都与此有关有些人视传统如垃圾, 如赘疣,如毒品,必打倒、砸烂而后快; 也有些人觉得它束缚思想,碍手碍脚,如 背着沙袋走路,抛开才能快步前进这方 面我们有过沉痛的教训诚然,传统中有 精华,也有糟粕,但精华是主体,是第一 位的,是语文教学安身立命、改革发展的 靠山和足下的大地课程改革的变与不变:• 变: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 不变: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 让学生掌握中华民族的母语——汉语 这一基础工具,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 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识字写字、阅读 、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到合格的 程度同时,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学 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教育的现状 • 一方面,社会期望值高,希望我们的 新一代公民具有较高的语文水平 • 另一方面,语文教育带着镣铐跳舞 • 语文 “生态”日渐恶化(外语 、应试) • 教育目标偏离语文 • 教材建设急功近利 •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四、高考改革与07年语文高 考实践• 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短期内不会减 弱。

• 1.高考改革的原则 • (1)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的新生 • (2)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 (3)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 (4)有利于高考的公平、公正和安 全 2.关于分省自主命题• 1987 上海 全国卷1套 • 2002 北京 全国卷1套 • 2004 天津、重庆、广东、福建、浙江、 • 江苏、湖南、湖北、辽宁 • 全国卷 4套 • 2005 山东、江西、安徽 • 全国卷3套 • 2006 四川、陕西(语文仍用全国卷) • 全国卷2套2007 分省命题 15套 • 全国卷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