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位原理与应用.docx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36KB
约4页
文档ID:559383942
固位原理与应用.docx_第1页
1/4

课堂目标1.掌握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2.熟悉各种固位形及特点. 固位:(retention)是指口腔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 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和脱落的能力 修复体在戴入患者口腔后,必须具有足够的固位力,使其稳固的保持在口腔设计预定的位置上,能有效的行使咀嚼、发音等功能,这是修复治疗成功的基础 各类人造冠及固定桥借粘固剂将人造冠固位体牢固的固定在患牙上,使固位体与患牙成为一整体,患者自己不能任意取戴的修复体因此修复体必须有足够的固位力,使其稳固地保持在患牙的位置上,才能有效的行使咀嚼功能使人造冠、固定桥获得固位的主要固位力有摩擦力、约束力和粘着力固定修复体—— 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固位原理: 1.静态的机械摩擦力 2.动态的约束力 3.化学性的粘结力固位原理的临床应用: 1.环抱固位形 2.洞固位形 3.鸠尾固位形 4.轴沟固位形 5.钉洞固位形一、摩擦力 摩擦力(frictional force):是两个相互接触而又 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所产生的作用力。

两个相对接触的物体,在有滑动或有相对滑动趋势时,其接触面间就产生彼此阻碍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当外力不大,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由相对滑动趋势时所产生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 (一)摩擦力在人造冠固位中的有关因素 摩擦力是人造冠获得固位的重要作用力它与粘固剂的粘着力一起,构成修复体与患牙面间沿切线方向的固位力根据上述公式可知:1.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所受的正压力成正比 正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因此,两接触面接触越紧密,接触点间压强越大,摩擦力也越大所以要求人造冠与预备后的患牙紧密贴合 与牙外形及洞形的几何形状有关轴壁越接近平行,修复体与轴壁越密贴,则受到的约束就越严格,脱位力的方向就常与轴壁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产生摩擦力的机会就越多因此利用面、沟、钉洞、洞、根管等固位时,应尽量使其轴壁互相平行,以达到良好的固位效果1)长方形套管移动时,内壁与预备体的轴壁保持紧密接触,有摩擦力;当脱位力与接触面不平行时,则摩擦力更增大;2)锥形套管移动时,其内壁与预备体的轴壁不接触,无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两接触物体材料的性质及 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表面较粗糙时,其摩擦力亦越大。

摩擦系数大的物体,产生的摩擦力亦越大因此要求人造冠与预备后的患牙的接触面应适当粗糙二、约束和约束反力约束(binding): 是指物体位移时受到一定条件限 制的现象约束力(binding foree): 约束加给被约束物体 的力称为约束力或约束反力 它是通过约束与被约束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它的特征与接触面的物理性能和约束的结构形式有关 刚性约束:若约束本身是刚性接触,称之为刚性约束 这时约束力的特征与接触面的几何形态和接触面 的物理性质有关各类人造冠修复体与患牙密合时才有刚性约束 为了使人造冠获得大的固位力而不致从牙体上脱 落,通常将患牙制备成一定几何形状,限制人造冠的运动方向,只允许其在某一方向上的就位与脱位,并合理设计沟、洞、钉洞等以增大刚性约束和约束力用以保证修复体获得固位力的几何形状称之为固位 形在人造冠固位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固位原理——约束力 临床应用:牙体预备时设计沟、洞等辅助固位形(阻挡作用)1)聚合度较小,全冠受外力时,水平分力虽有使冠脱位趋势,但对侧牙体组织阻止脱位;2)聚合度过大,全冠受外力时对侧牙体组织无阻挡,致使冠脱位。

二)摩擦角和制锁现象的利用 1.摩擦角:是研究滑动摩擦问题的另一个物理量 2、制锁现象:当作用物体上的主动力的合力s与法 线的夹角α≤θm(摩擦角)时,则主动力s无论 多大,物体总能保持静止, 此现象称制锁3.制锁现象的利用: 在人造冠修复中,利用螺纹钉及非平行钉等方法来保证修复体或核不会脱落,亦是利用制锁作用增强固位的实例三、粘结力 粘结力:是指粘结剂与被粘结物体界面上分子间的结 合力 修复体的固位作用,主要依靠患牙预备后所形成的固位形,以及预备完成的修复体与患牙密合而产生的摩擦力固位原理——粘结力粘固:用无机亲水性粘固材料将修复体固定 在预备牙上粘结:用有机疏水性树脂材料将修复体固定 在预备牙上粘结(固)剂: 是修复体与预备后的患牙之间的密封剂,粘固剂的微突一面进入修复体表面不规则的微小孔隙中,另一面进入不规则的牙釉质表面或牙本质小管内,而达到粘固作用,这是一种机械的结合或相互锁合,有防止与戴入道相反方向脱位的作用粘固剂在修复体的固位中,起着重要的固位作用粘结力的形成 粘结剂自身分子间:分子间的键力、分子引力 粘结剂与界面:机械嵌合力、吸附力 影响粘着力的因素:1.粘结面积:粘固力与粘结面积成正比。

2.粘着力与粘固剂的厚度成反比:粘固剂厚粘着力 反而小,要求两粘着面尽量密合3.粘着面适当粗糙可增强粘着力:两粘着面不但要 紧密吻合,而且表面应有适当的粗糙度,以加 强机械的嵌合、扣锁 4.粘结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没有水份、油质、唾液等异物的干燥的粘结面才能保证粘结力5.粘固剂调拌的稠度应适当:粘固剂过稀或过稠都 影响粘着力过稀则粘着力与抗压碎力均差,而且游离酸会刺激压髓;过稠则缺乏粘着力,且可能造成修复体不易就位6.粘结材料的自身性能:7.应力因素:8.界面边缘密合与腐蚀因素: 另外,各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粘结剂的出现,特别是含偶联剂的树脂类粘结剂,在牙面经酸处理后,由于材料能进入牙釉质脱钙的微隙中,其粘结强度大为增加 随着新型粘固剂的出现和不断发展,粘固剂在修复体的固位方面所起的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影响因素:1、龈高度:是固位的重要因素 龈高度大者, 提供的固位面积大,修复体对牙体的约束力也大,抗轴向脱位力强,并增加了摩擦力及抗侧向旋转力的作用 龈高度过低者,当人造冠,特别是全冠的一侧受力时,将产生以一侧冠边缘为支点的旋转,对侧因无牙体组织的阻挡而易脱位。

所以在牙体预备时,应尽量保留适当的牙尖高度和牙尖斜坡的形态,既保持了龈高度,增加了接触面积,又使牙尖的三角嵴抗衡各种相对方向的咬合力必要时增设洞、沟、钉等来辅助固位,以增强抗旋转能力2、轴壁平行度: 轴壁相互平行可增加修复体对 牙体的约束力和摩擦力,有助于 冠固位临床上为了使冠易就位, 常在轴壁预备出不超过5°的合向 聚合角其聚合度越大,固位越 差 3、修复体的密合度:修复体粘固面与牙体组织越 密合,固位力越好2.壁直:应与就位道方向一致,相互平行,无倒凹 为了就位方便,轴壁可向洞口敞开约2-5º , 点角、线角要明确,可增加固位固位原理应用—鸠尾固位形特点:牙体磨除多(常用于后牙嵌体)要求: 1. 鸠尾峡宽度为合面颊舌径宽度的1/3 2. 轴壁外展无倒凹。

3. 洞缘有短斜面固位原理应用——鸠尾固位形2.直径:一般为1mm左右,可呈 锥形3.分布:两个以上的钉洞,其分 布越分散,可获得的 固位力也越大一般前 牙作1-3个,后牙可作 2-4个钉洞 4.位置:一般预备在患牙面接近牙釉本质界的牙 本质内前牙一般置于舌面窝的深处和舌面 切缘嵴与近远中边缘嵴交界处,后牙一般置 于牙尖之间的沟窝处6.钉的表面形态:有光滑的,锯齿状和螺纹状的螺纹状者固位力最强五)沟固位形(groove): 它有一个面不被牙体组织包围,是凹入牙体 表面的半圆形固位形式 作用:具有较强的抗水平移位及抗向脱位 的功能 优点:是牙体磨除少,切割表浅,可根据需要 改变沟的方向和长度 为了制作方便,沟可做成锥形,从起点到止点,逐渐变浅变细,其止端有三种形式①逐渐变浅式:有一定的止端,固位较好,对患牙损伤较小,便于预备②基本等深式:止端形成明确的肩台,固位力最强,但对牙体切割较深,适用于牙体较厚而牙冠较短的后牙。

③逐渐变浅但无明显的止端:对牙体损伤较小,适用于切龈高度大的前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