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罗布泊生态环境的变迁

m****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97MB
约28页
文档ID:601617876
罗布泊生态环境的变迁_第1页
1/2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罗布泊生态环境的变迁,09,生物技术 吕建敏,罗布泊生态环境的变迁,09,生物技术 吕建敏,罗布泊生态环境的变迁,09,生物技术 吕建敏,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原本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1941,年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1972,罗布湖彻底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罗布泊是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的受到祁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勒河流入湖中罗布泊起源及其地理位置,罗布泊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曾经孕育了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古代楼兰王国楼兰古城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之地这一咽喉要道使得经丝绸之路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取得了大的发展昔日的罗布泊,经过数千年的时间推移,直至,1972,年,罗布泊完全干涸。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望无际的荒漠,只生长有一种植物(胡杨)这里的夏季气温可高达,71,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只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如今的罗布泊,罗布泊的历史沿革,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民国,20,年(,1931,),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罗布泊的历史沿革(续),民国,31,年(,1941,年),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58,年,我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测的,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被称之为“地球之耳”科学考察队考察队对“大耳朵”东北部进行了系统实测对照颜色有深有浅的卫星地图,科学家们在地图明处的条纹里选一个点,在暗的条纹里选一个点,以此类推,一共选了,78,个点通过对这些地面的土样和地表粗糙度进行分析,专家发现,“大耳朵”是地表粗糙度的杰作罗布泊湖水干涸后,水中的盐碱沉积,最终凝结成面积达数百乃至上千平方公里的坚硬的盐壳罗布泊卫星遥感影像,历史上,罗布泊与楼兰处在一个东西文明的大通道上,所有在历史上曾经通过这条道路前来中国的商人,旅行者和探险者和宗教徒都曾经从这里经过,去东方世界学习,去传教,去交流这些日以渐强的人类活动对罗布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里又是重要军事要地,历史上曾经有过几十万人涌入这里屯田与垦荒,为了维持畅通的交通长期驻扎数十万人的军队,尽管楼兰城郭曾经是整个地域的文明象征,楼兰却承受过多人口涌入压力,为保证农业收成,失去了灌溉用水,草木逐渐枯死,加之数经兵燹,闾里萧条,人民流离失所使得罗布泊的生态环境变得日渐脆弱罗布泊消失之谜,秦始皇时代因对匈奴战争的需要,开始向新占领区移民。

两汉时期再度进行军事屯田,是汉帝国用兵北边和驭控西域重要意义的策略多年来,它在军事割据与交通压力下,人口增长,不断的屯田与垦荒中,过度用水,让河水改道,让湖泊干涸,最后成为必须要放弃的空城,具有千年文明史的绿洲相继被沙漠无情地吞噬,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后来不得不改由海路进行罗布泊消失之谜,从某个角度来讲,罗布泊孕育了楼兰文明,使得楼兰古城成了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但是其自身却反过来遭到了这一璀璨文明的迫害个人观点,罗布泊消失之谜,罗布泊消失之谜,建国后,兴起多次开垦浪潮,大批内地人赴新疆开展土地平整运动,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一切的引水筑坝活动致使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干涸,断了水的罗布泊马上变成一个死湖、干湖,到,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m,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

罗布泊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罗布泊,塔里木河,130,多座水库,138,处引水口,400,多处泵站,孔雀河,罗布泊消失之谜,罗布泊,罗布泊消失之谜,孔雀河,塔里木河,400,多处泵站,130,多座水库,138,处引水口,近代百年以来,中国社会开始选择了向西方现代社会学习,工业革命进程开始成为影响着罗布泊最后消亡的因素民国初期,罗布泊还是水泽丰润,那里居住着罗布泊人,打鱼、放牧或耕种等多种多样的生活,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原子弹实验基地开始在这里建立的时候,在罗布泊湖泊上,还有船可以摆渡然而,到了七十年代之后,最后一滴水干涸了罗布泊消失之谜,罗布泊之殇,罗布泊的消失,最直接的原因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生态资源的无限制开发和掠夺,最终超出了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也有学者认为,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旱化大背景下发生的,不是一个孤立事件罗布泊消失之谜,人类对死亡的罗布泊连些许的安宁都不给,至今,距离罗布泊的干涸已过去了几十年,然而罗布泊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重新被纳入了工业发展目标历史阶段,因为这里存储着世界上丰富储量钾盐、铁矿、锰矿藏。

国家投资开发公司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投罗钾”),2010,年,11,月,27,日,地理学家夏训诚在“金沙讲坛”上介绍了我国学者最新一次对罗布泊地区科考研究得到的,7,大新发现夏训诚表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正在起草“新楼兰计划”,将罗布泊纳入其中,从上游伊犁河引水,在罗布泊旁形成一个新的淡水湖,进行楼兰的生态重建新楼兰计划,方圆万里的罗布泊,而今不过是大片盐壳不可抗的自然力,加之无序无度的人类活动,使得大湖与古国一同湮没于历史烟尘之中一段文明就此终结,另一段文明却朝气蓬勃而后者更为自信,且野心勃勃所谓“新楼兰计划”,自恃能“重建生态”,并借此逆转自然与历史此等宏图大志,难免给公众一丝不安从上游引水,必然影响下游用水重新分配水资源,不仅涉及抽象的公平问题,更关乎居民、产业的切身利益事关重大、牵涉多方,若关门决策,其程序正义也就很值得怀疑评 价,评 价,个人观点,当一个历史文化区域与历史环境,在自然中消失之后,我们更应该留给自然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自我修复,而不是太多的人为干预人为的作用固然重要而且也不可避免,但是过激的手段就会显得愚昧和肤浅况且人类在历史的罗布泊已经留下了太多的足迹,现在,我们更应该做的应该是还它一份平静和安宁。

我认为,不论是旅游还是矿藏开发或者引入河水都应该彻底放弃或许将罗布泊作为人类毁灭自然的见证保留下来作为训诫,会比今天我们千方百计愚昧地去复活它更显得充满智慧谢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