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物理实验-2》-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物理实验-2》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B21204021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实验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al Experiments-2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印刷工程、包装工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开学学期:春季(第四学期)总学时:29总学分:2预修课程:大学物理 课程简介:物理实验是对高等工科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独立的必修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和重要基础物理实验-2 设置了电学、近代、设计性实验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 学习实验基本知识,熟悉常用实验仪器的调节和使用,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2. 学习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去设计和指导实验,同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对物理量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的解释建议教材:《大学物理实验》 ,1998 年第一版,曹跃祖等编,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参考书:《大学物理实验》 (第一版) 周殿清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二.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和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技能: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掌握科学实验常识2、 能够通过阅读实验教材或相关资料,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能够运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3、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实验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三.课程教学与基本要求第一部分: 电磁学实验实验一、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3 学时)1、 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2、 用自制电位差计测电动势3、 用箱式电位差计校正电流表实验二、用霍耳元件测磁场(3 学时)1、 霍耳效应测磁场的原理2、 箱式电位差计的使用3、 用霍耳片测螺线管的磁场4、 求测量值与理论值的比较误差第二部分:光学实验实验一、光的等厚干涉(3 学时)1、 等厚干涉的原理2、 观察等厚干涉的现象及其特点3、 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4、 用劈尖测微小厚度实验二、光栅衍射实验(3 学时)1、 分光计的使用2、 光栅衍射原理3、 测汞的几种谱线波长第三部分:近代物理实验实验一、迈克尔逊干涉实验(3 学时)1、 了解迈克尔干涉仪的构造,学习它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观察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现象,加深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理解3、 测定钠光双线的平均波长及波长差实验二、夫兰克-赫兹实验(3 学时)1、 了解夫兰克与赫兹在研究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时的实验设计思想,学习实验装置的设计方法2、 学习原子物理的基本实验技术,学会测量汞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的方法,加深对原子能级量子化的理解3、 了解电子与原子碰撞的能量交换过程和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了解实验中优化实验参数的方法实验三、音频信号的光纤传输实验(3 学时)1、 掌握光纤导光原理2、 了解音频信号的光纤传输原理3、 了解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参数4、 通过系统频带的测量,理解带宽概念实验四、全息照相技术(3 学时)1、 全息照相的原理2、 拍摄静态全息照片,学习再现观察技术3、 了解全息照相技术的主要特点第四部分:设计性实验(选做下列实验中的一个项目) (5 学时)实验一、用光学方法测量金属丝的杨式模量1、 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完成杨式模量实验的原理设计2、 自组杨式模量的测量实验系统,进行实验3、 从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系统的优劣,提出改进办法实验二、毛细管法测量表面张力实验仪器的设计、制作、定标1、 通过翻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原理。
2、 自组测量表面张力的实验系统3、 测绘不同浓度的活性剂-水二元系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定实验三、多用表的设计、制作、定标1、 能够设计出多用表的实验原理电路图2、 能够独立排除电路故障3、 掌握电表等级的确定方法实验四、四端网络传输特性1、 熟练使用示波器2、 能够独立设计出用电阻、电容组成的四端传输网络,并测定其传输特性实验五、薄介质折射率的测定1、 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完成原理设计2、 自组部分实验系统,进行实验3、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定实验六、位相体全息图的拍摄1、 进一步熟悉全息照相技术2、 翻阅资料,设计拍摄位相体全息的光路图3、 从拍摄的全息图分析影响图象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办法四.作业每次实验写实验报告五.考核方式期末考试为操作考试,时间为 60 分具体考试时间至少提前 1周通知学生考试采用开卷、闭卷结合的形式进行六.成绩评定课程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平时成绩占 50%;期末考试占50%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