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儒道互补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94.50KB
约14页
文档ID:584540874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儒道互补_第1页
1/14

儒道思想的异同儒道思想的异同§异:异:§孔子:孔子:看到礼崩乐坏、社会动乱的现象,积极寻求看到礼崩乐坏、社会动乱的现象,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解决办法——使人心向使人心向“仁仁”,以,以“礼礼”规范行为,规范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从而维护社会稳定§老子:老子:看到社会动乱、战事纷纭的现象,思考其原看到社会动乱、战事纷纭的现象,思考其原因,认为是人性的堕落导致了社会的纷争,而人性因,认为是人性的堕落导致了社会的纷争,而人性的堕落正是由文明的发展导致的,故而他找到的解的堕落正是由文明的发展导致的,故而他找到的解决办法是决办法是——抛弃文明的干扰(绝圣弃知、绝仁弃抛弃文明的干扰(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回到人性的起点(见素抱朴),义、绝巧弃利),回到人性的起点(见素抱朴),回到原始的社会(小国寡民回到原始的社会(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同:同:都旨在解决社会纷争,恢复社会的安定都旨在解决社会纷争,恢复社会的安定 原原 因因§孔子孔子偏重于对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人与偏重于对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侧重讲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侧重讲““人道人道””;;§老子老子偏重于对哲学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偏重于对哲学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侧重讲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侧重讲““天道天道””。

§孔子孔子关注的是问题的现象本身,关注的是问题的现象本身,§老子老子关注的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关注的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儒道思想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儒道思想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心理,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功立业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同时,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同时,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 ,往往淡,往往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 定定 风风 波波 苏苏 轼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遂晴,故作此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苏轼:一生思想复杂,受到儒道佛三家思苏轼:一生思想复杂,受到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早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想的影响早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乌台诗案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道家思想占主导被贬黄州后,道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达观,豁达地位,达观,豁达 §陶渊明:陶渊明:祖父,儒家思想;外祖父,道家思想祖父,儒家思想;外祖父,道家思想§一生中,早期一生中,早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晚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晚期————老子思想的绝好实践者老子思想的绝好实践者§李李 白:白:儒家、道家思想同时影响他,儒家、道家思想同时影响他,““功成身功成身退退””是其人生理想。

是其人生理想功成功成””是儒家的追求,是儒家的追求,““身退身退””则无疑来自道家的隐逸则无疑来自道家的隐逸§杜杜 甫:甫:出身于出身于““奉儒守官奉儒守官””的家庭,一生受儒的家庭,一生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将儒家思想发挥到极致,儒家家思想影响深远,将儒家思想发挥到极致,儒家认为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而杜甫是是““无论穷达,都要济天下无论穷达,都要济天下””!!§白居易:白居易:一生以一生以343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早期更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早期更多儒家的积极进取,晚期更多道家的豁达避世多儒家的积极进取,晚期更多道家的豁达避世 阅读阅读《《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这则文段颇有雄辩滔滔的气势,在语言形式上有两这则文段颇有雄辩滔滔的气势,在语言形式上有两个特点:个特点:§其一,善于铺排其一,善于铺排§梁惠王只是问梁惠王只是问“有以利吾国有以利吾国”,孟子就由此向下逐,孟子就由此向下逐级推衍,指出大夫、士、庶人也会只关心什么对他级推衍,指出大夫、士、庶人也会只关心什么对他们有利,排出三个大同而小异的并列短句;在概括们有利,排出三个大同而小异的并列短句;在概括性地点明一句性地点明一句“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之后,孟之后,孟子大概觉得只这样说还不够清楚,也不足以震动人子大概觉得只这样说还不够清楚,也不足以震动人心,就又用两个结构相同的复句具体说明心,就又用两个结构相同的复句具体说明“上下交上下交争利争利”的可怕后果,两个复句在意思上也有递进的的可怕后果,两个复句在意思上也有递进的关系。

短短的一段文字,主要由整饬的排比句式构关系短短的一段文字,主要由整饬的排比句式构成,排比项之间在意思上又紧密相联,读起来不容成,排比项之间在意思上又紧密相联,读起来不容间歇,斩截痛快间歇,斩截痛快 §其二,讲究章法其二,讲究章法§针对梁惠王对针对梁惠王对“利利”的关心,孟子首先用的关心,孟子首先用“仁义仁义”当头拦住;中间先指出举国上下只知道追求当头拦住;中间先指出举国上下只知道追求“利利”会使国家有危险,再具体陈说危险何在,把会使国家有危险,再具体陈说危险何在,把君主求君主求“利利”的危害说足说透所以,接下来的的危害说足说透所以,接下来的两个排比句虽然只是用否定句式轻轻点出两个排比句虽然只是用否定句式轻轻点出“仁义仁义”的好处,但很具有说服人的效果,一泻千里之的好处,但很具有说服人的效果,一泻千里之势至此结住,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最后用和开头势至此结住,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最后用和开头类似的话结束,起到首尾呼应、强化主旨的效果类似的话结束,起到首尾呼应、强化主旨的效果 评析§在孔子、孟子看来,只顾追求在孔子、孟子看来,只顾追求“利利”会使人忽略了对会使人忽略了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

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在春秋战国之际,国君失国、大夫失家、臣子犯上作在春秋战国之际,国君失国、大夫失家、臣子犯上作乱的事情屡见不鲜,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乱的事情屡见不鲜,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出于对永不满足的私利的追求是出于对永不满足的私利的追求利利”对于人的诱对于人的诱惑是巨大的,惑是巨大的,《《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货殖列传》》里说:里说:“天下熙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在今天,我们而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完全可以将“利利”理解得宽泛一些:个人的理解得宽泛一些:个人的“利利”只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利”在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可行的,并且对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可行的,并且对社会是有益的;国家所追求的社会是有益的;国家所追求的“利利”也应该符合人民也应该符合人民大众的大众的“利利”,这样也就是为人民大众谋福祉这样也就是为人民大众谋福祉 作业:如何对待作业:如何对待““义义”“”“利利””?? 儒道产生的时代背景儒道产生的时代背景§春秋:无义战春秋:无义战§战国:邦无定交,臣无定主战国:邦无定交,臣无定主§ 尔虞我诈,争名逐利尔虞我诈,争名逐利 儒家义利观儒家义利观§孔子的义利观:孔子的义利观:§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重义轻利重义轻利””§孟子的义利观:孟子的义利观:§““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舍生取义”” 道家义利观道家义利观§老子:老子:§““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弃圣弃利弃圣弃利§庄子:庄子:§故跖之徒问于跖曰: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盗亦有道乎(18)(18)??””跖曰: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夫妄意室中之藏藏(19)(19),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弃圣无盗弃圣无盗 义利之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义利之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文天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谭嗣同: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去留肝胆两昆仑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适用于盛世及人生得意适用于盛世及人生得意之时,之时,道家思想道家思想适用于乱世及人生遭遇适用于乱世及人生遭遇坎坷之时;坎坷之时;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重在实现人的社会价值重在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济世),(济世),道家思想道家思想重在实现人的生命价值重在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自保);(自保);儒家儒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道家道家关爱生命,关爱心灵;关爱生命,关爱心灵;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积极用世,激励人,积极用世,激励人,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超然通达,安慰人。

超然通达,安慰人道道为体,为体,儒儒为用 § 鲁迅先生曾说过: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无数的先贤用无数的先贤用生命撑起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灵魂生命撑起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回首岁月,在历史的长空中回荡的是一声声此起彼伏、回首岁月,在历史的长空中回荡的是一声声此起彼伏、激荡心胸的呐喊,或昂扬,或孤愤,或抑郁,或欣喜;激荡心胸的呐喊,或昂扬,或孤愤,或抑郁,或欣喜;守望当下,呈现的是一幅幅前仆后继的壮阔画面,或守望当下,呈现的是一幅幅前仆后继的壮阔画面,或豪迈,或悲壮,或从容,或赤诚先贤如夜空中璀璨豪迈,或悲壮,或从容,或赤诚先贤如夜空中璀璨的群星,照亮了整个神州大地的群星,照亮了整个神州大地……与先贤对话,感受与先贤对话,感受他们血脉中流淌的精神在我们体内所散发的热度,让他们血脉中流淌的精神在我们体内所散发的热度,让我们成长的步子迈得更稳健一些我们成长的步子迈得更稳健一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