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检测细则一、总 则1、为贯彻“精心施工、 质量第一” 的方针,保证沿海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沥青路面施工指导书》 要求各施工、监理单位按本指导书要求遵照执行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有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不得在气温低于10℃,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沥青路面施工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确保安全沥青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防火设施从事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工地试验室应通过计量认证,取得相应资质,试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经计量部门鉴定合格妥善处理施工废料,不得随地抛弃废料造成环境污染完工后,必须清理现场2 、下承层沥青面层施工前应首先对下承层进行检查,检查重点:标高是否符合要求,透层油或粘层油是否撒布均匀,表面有无松散(局部小面积松散要彻底挖除,用沥青砼补充夯实,出现大面积松散要彻底返工处理) ,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以上检验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必须经监理检验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透层油或粘层油洒布完成后,应对其进行验收,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洒布均匀在铺装层施工前实行交通管制,避免污染二、沥青路面结构层1、主线路段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 13Ⅰ)+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20Ⅰ )+PCR(SBR)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8cm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AC- 25Ⅰ)+乳化沥青透层油 +上基层2 、互通式立交匝道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 13Ⅰ)+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20Ⅰ)+ 乳化沥青透层油 +上基层三、材料1、一般规定沥青路面所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按规定频率取样进行质量检验 , 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 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沥青材料在进入时应附有原厂的质量合格证和出厂检验单沥青取样检验合格后应签发验收单,记录沥青来源、标号、数量、到货日期、存放地点、检验品质以及使用沥青的路段等每批沥青在检验后应留有不少于 4Kg(封存好的)的料样备查不同来源的沥青应分开存放 , 不得混杂沥青罐应备有专用的取样阀, 不应从沥青罐的顶部取样 在取样前应先放掉升的沥青,以冲去阀门和管道中的污染物用于本工程的集料的外购的每批材料进场时均应按国家规范对集料的规格、级配、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等指标,按照规定的检测频率和数量进行取样检测分析,证明合格后方可进场堆放,并签发验收单验收单应对集料的来源(石场) 、原石的品种和特性、集料的规格和数量、进场日期、堆放地点以及特性试验的结果等进行登记自采加工的集料应边生产边检验,检验合格后堆放于场地内集料应堆放在清洁、水稳硬化的场地;不同规格或同一规格但不同来源的集料必须分开堆放,严禁混杂;应定期检查料堆的级配特性,监测其有无变化;应经常(通常每天二次)检查集料的含泥量、级配,以便及时调整搅拌设备的生产率矿粉应采用洁净的 以上的石灰岩石料加工, 不可采用带有山皮水锈的石料或酸性石料加工粉料罐应装备有破拱装置;用压缩空气进行破拱时应注意所提供的压缩空气必须是经脱水处理的干燥空气。
2、沥青本项目底面层沥青采用重交 AH-70 道路石油沥青,其质量应符合表 3-1 规定的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沥青抽检要求见表 3-2 重交通 AH-70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 3-1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AH-70(A)针入度( 25℃, 100g,5s)()60-80T0604针入度指数 PI延度( 15℃, 5cm/min)不小于( cm)100T0605延度( 10℃, 5cm/min)不小于( cm)25T0605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45T060660℃动力粘度不小于160T0620闪点(开口式)不小于(℃)260T0611沥青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 %)T0615密度( 15℃)(g/cm3)实测记录T0603溶解度(三氯乙烯)(%)T0607薄膜加热质量损失 不大于( %)±T0610实验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 %) 61 T0604163℃ /5h残留延度( 10℃) 不小于6 T0605(cm)残留延度( 25℃) 不50 T0605小于( cm)重交 AH-70 沥青检测频率表 3-2检测频率试验项目施工单位 驻地办 总监办针入度 每车 每 150 吨 每 500 吨/ 每标段延度( 5cm/min,15℃) 每车 每 150 吨 每 500 吨/ 每标段软化点 每 车 每 150吨 每 500吨/ 每标段闪点( COC) 每批次 每 1000 吨 每标段 1 次含蜡量(蒸馏法) 每批次 每 1000 吨 每标段 1 次密度( 15℃) 每批次 每 1000 吨 每标段 1 次溶解度(三氯乙烯) 每批次 每 1000 吨 每标段 1 次质量损失 每批次 每 1000 吨 每标段 1 次薄膜 针入度比 每批次 每 1000 吨 每标段 1 次加热试验 延度( 15℃) 每批次 每 1000 吨 每标段 1 次延度( 10℃) 每批次 每 1000 吨 每标段 1 次3、改性沥青本项目中、上面层沥青采用国产成品 SBS改性沥青,其质量应符合表 3-3 规定的技术要求。
成品改性沥青运送到工地现场后,经检验合格后,贮存在改性沥青罐内,改性沥青罐内必须有搅拌设备进行搅拌,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保质期(保质期由供应商提供) 经检验确认已经发生离析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于本工程SBS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 3-3试验内容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针入度 100g,5s,25℃ () 60~80 T0604针入度指数 PIT0604延度 5℃, 5cm/min (cm) ≥30 T0605软化点 (R&B),不小于≥60 T0606(℃)运动粘度 135 ℃ (Pa· s) ≤ 3 T0625、 T0619动力粘度 60℃ (Pa· s) 实测 T0620闪点 (℃) ≥230 T0611溶解度 (%) ≥99 T0607离析,软化点差 (℃) ≤ T0661弹性恢复 25℃ ( %) ≥65 T0662质量损失 ( %) ≤± T0609RTFOT后残 针入度比 25℃ (%) ≥60 T0604留物延度 5℃, 5cm/min (cm) ≥20 T0605SBS改性沥青进场过程中抽检要求见表 3-4 基质沥青技术要求见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AH-70号道路石油沥青标准( A 级)。
SBS改性沥青施工过程中抽检要求见表 3-5 SBS 改性沥青检测频率表 3-4检测频率试验项目施工单位 驻地办 总监办每 1000 吨/ 每标针入度 100g,5s,25℃ 每车 每 150 吨段每 1000 吨/ 每标延度 5cm/min,5℃ 每车 每 150 吨段软化点( R&B),不小于每车每 150吨每 1000 吨/ 每标段动力粘度 60℃每 1000 吨 1 次,共同抽检每厂家 1次基质沥青每标段 1 次,共同抽检每厂家 1次PG分级总监办、驻地办、施工单位共同抽检,每标段1 次离析, 48h 软化点差运动粘度 135 ℃针入度指数闪点每 1000 吨与施含蜡量(蒸馏法)每批次工单位共同抽每厂家 1次检 1 次弹性恢复 25℃溶解度质量损失RTFOT后残针入度比 25℃留物延度 5cm/min, 5℃注:每批次不得大于 500 吨施工过程中 SBS改性沥青质量的检测要求表 3-5平行试验次数或一次试项目检测频度备 注验的试样数针入度1~2 次/ 日试验温度为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