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杭州湾海岸线变迁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73MB
约18页
文档ID:49938875
杭州湾海岸线变迁_第1页
1/18

杭州杭州杭州湾海岸线变迁湾海岸线变迁湾海岸线变迁成员: 张建兴张玉斌戴 冲李 卫任一廷• 杭州湾海岸公元4世纪以前,杭州湾北侧海 岸线,大致由大尖山向东,经澉浦至王盘 山,折东北与柘林、奉贤一带冈身相连 现今从金山卫至王盘山之间为大海,在当 时却为滨海平原• 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金山卫滩地和戚家 墩海滩及大金山山腰上,陆续发现新石器 时代遗址和春秋至秦汉时代的村落乍浦 南1.5公里许海中在17~18世纪特大低潮时 曾裸露出古代遗址,史称故邑城据记载 应为东汉海盐县故址据上所述,说明这 条岸线稳定了很长时间,直至4世纪的东晋 时,王盘山仍为滨海要塞• 随长江口南岸沙嘴的延伸,杭州湾南岸加 积,改变了海水的动力条件,引起杭州湾 北岸的内坍王盘山首当其冲,最先坍入 海中.• 唐前期的岸线西起澉浦,东北经望海镇( 海盐东7.5公里)、宁海镇(县东)至金山 东南约5公里处,折东北与自奉贤、柘林南 来的岸线相接唐后期金山附近岸线严重 内坍,唐末五代时海潮直逼金山脚下• 海盐一带岸线在县东2.5公里望月亭,乍浦 岸线在故邑城以南,这条岸线保持到南宋 初年以后海岸又迅速内缩12世纪50年 代金山始沦入海中,元时海盐城外宁海镇 也被海水吞没。

海岸距海盐城约1公里,明 时仅及半华里• 15世纪60年代岸线逼近金山卫南面,几无 滩地15世纪70年代以来屡修海塘,坍岸 有所控制,塘外滩地稍有扩展大致与今 日相同• 杭州湾南侧的姚江平原成陆较晚20 世纪70年代在河姆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 址距今约7000~6000年,就同时发现的古 生物而论,当时这一地区仍处于湖泽分布 的水乡泽国环境说明成陆不久,地势低 洼,距海甚近• 故春秋战国时代遗址多分布在平原和山麓 交接地带平原的北部成陆更晚今临山 —浒山(慈溪县)—上林湖一线北侧的古 海塘(大古塘),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 1041~1048),其北的慈溪平原都是以后 形成的• 12世纪以后海岸向外推进很多,涨到大古 塘(又称后海塘)以北13世纪发生内坍 ,至14世纪坍至蟹浦、观城、浒山(慈溪 )、临山、麦盖山北麓,直至松夏镇(崧 城)一线,即大古塘所在向北呈弓形突 出以后不断向外扩展,修筑了一系列土 塘(从后塘至七塘)从中也可看出海岸 线发展的大致趋势• 从后海塘至今海岸约15公里,为近600多年 所涨出的土地第四塘筑于明成化年间, 即15世纪中后期,从四塘至海边为8公里 可见16~18世纪外涨较缓慢。

• 19世纪又开始内坍20世纪开始基本稳 定近几十年逐渐外涨约6公里50年代以 来修筑了八塘、九塘谢谢谢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