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沭方言“子”缀特征综述语言文化论文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50KB
约2页
文档ID:314327925
临沭方言“子”缀特征综述语言文化论文_第1页
1/2

临沭方言“子”缀特征综述_语言文化论文   【摘要】“子”缀作为方言中常见的后缀之一,是学者们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临沭方言的“子”缀词汇为语料,分析了“子”缀的三种用法,并比较于共同语中的“子”缀词汇的特征,概括出临沭方言中“子”缀的特征  【关键词】临沭方言;“子”缀;特征;    汉语方言词缀复杂多样,“子”缀作为一种常见的方言词词缀,目前有不少研究者已注意到其重要性,如邹新的《从莱州方言看山东方言的分区》、陈宁的《山东博山方言的子变韵及相关问题》、蔡华祥、刘磊的《江苏盐城步凤方言的“子”缀》等,都具体实际地结合本地方言研究了有关“子”缀的诸多问题故笔者也想略加分析临沭部分方言词的“子”缀,旨在系统归纳出临沭方言中“子”缀的特征,并比较于共同语中“子”缀特征,总结出它们的异同,具体如下:  一、临沭“子”缀方言词的类别  关于方言词的术语今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方言词指在方言地区流行而尚未成为共同语词汇成员的词语,另一种是指共同语词汇中源于方言的成员,相对说来前一种观点影响较大,笔者借鉴前一种方言词的观点,并据临沭 “子”缀方言词汇所概括的词汇意义分为以下几类:  1、食物类:果子(花生)、棒子(玉米)、香果子(油条)、椒子(辣椒)、面条子(面条)等  2、服饰类:裤扎子(短裤)、叉口子(衣兜)、裤褪角子(裤角)、袖口子(袖口)、手布子(毛巾)等  3、动物类:蝎虎子(壁虎)、毛猴子(狼)、家雀子(麻雀)、蝈子(蝈蝈)、信子(蛇舌头)、蠘猴子(蝉幼虫)等  4、工具类:票夹子(钱包)、抽盒子(抽屉)、算盘子(算盘)、车子(自行车)、芭杖子(篱笆)、树行子(树林)等  5、疾病、亲属称谓类:疟子(疟疾)、瘤子(肿瘤)、豁子(伤口)、咳巴子(结巴)、龟腰子(驼背)等  6、身体有关:牙花子(牙床)、嘴巴子(下吧)、腮帮子(脸颊)、腿肚子(小腿)、手脖子(手腕)、手面子(手背)等  7、天文地理类:冷子(冰雹)、盐粒子(雪珠)、坷勒头子(土坯)、当天子(院子)、雾勒毛子(毛毛雨)等  8、其他:盼子(一会)、下子(极短的时间)等  二、临沭方言词汇“子”缀的特征  1、与共同语“子”缀的相同特征  (1)“子”具有附加构词的能力,与其它词缀相比“子”的附加构词能力较强,且构成的新词语的词汇意义较单一、固定。

子”作为一常见的词缀,自然能发挥附加构词的作用,但其特殊之处在于“词根 子”中的词根具有较大的普遍性,这是其它词缀所不能匹敌的临沭方言中的“子”缀更能说明这一点,如上述的二、三、六、七类,若把“子”缀变换成其它后缀“儿、头”、等,是行不通的再者,以上的临沭方言的“子”缀词汇的词汇意义具有单一性,几乎不存在多义的情况  (2)“子”缀的黏着性很强,整个词法模式“词根 ‘子’缀”较凝固,从而使词根的独立性较弱如“坷勒头子(土坯)、胳勒盖子(膝盖)、雾勒毛子(毛毛雨)”等词语中的“坷勒头、胳勒盖”不能独立使用,而“信子、冷子、当天子”中的“信、冷、当天”虽可独立使用,但其意义与“信子、冷子”的意义有较大出入  (3)“子”缀具有排他性,表现在:一、对其它后缀的排他性,如一般 “子”缀的词语中不能出现另一后缀“儿、头”等,如很少说“桃子儿、李子儿、瓜子儿”,一般只说“桃子、李子、瓜子”或“桃儿、瓜儿”二、对词根的排他性,一般当词根是单音节的语素或一个多音节的语素时,这一词根前就不能存在其它修饰成分,如“裤扎子”不能说“短裤扎子、布裤扎子”,“ 票夹子”不能说“皮票夹子”,因为“扎子、夹子”之前已有语素“裤、票”修饰。

  (4)“子”缀有名词化和类化功能  “子”缀的名词化功能即“子”在与其它语素或词组合时,具有使整个词法模式“词根 子”转变为名词性的功能从词根的语素的词性看来,多数为名词、也有不少形容词、动词当词根的语素的词性为名词时,其与“子”缀组合后自然为名词性;当形容词、动词与“子”组合后,“词根 ‘子’缀”也名词化,如“憨子、小子、楞子、架子、夹子”等  “子”缀的类化功能具体指“名词性词根 子”的词法模式出现最早,后这一模式中的词根由名词扩展到少数形容词、动词、量词,使“词根 子”的名词化功能的范围更为广泛先秦时期已存在“名词 子缀”的现象,《礼记·檀弓》曰:“使吾二婢子夹我”(疏:婢子,妾也),“子”作词缀方可讲通,但并没发现形容词、动词和“子”缀组合的情况  2、与共同语“子”缀特征的不同之处  (1)临沭方言词汇中,“子”缀常置于双音节以上的汉字后,置于单音节汉字后的很少,这与共同语中的“子”缀较不同共同语“子”缀词汇:食物类的桔子、杏子、李子等;服饰类的帽子、裤子、裙子、袜子等;动物类的狮子、燕子、蚊子等;工具类的钳子、夹子、担子、架子等;疾病类的瞎子、傻子、瘸子、疯子等以上的“子”缀多位于单音节语素的后面,无双音节以上的语素。

  (2)临沭方言词汇中,几乎很少见到“子”缀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后的情况虽然“钳子、剪子”等在临沭方言中也存在,但类似的词语已被共同语所吸收,故不能列入临沭方言词,但为了保持“子”缀用法的全面、系统性,我们也需注意“子”缀的这一用法  以上,在对临沭 “子”缀方言词分类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归纳了临沭方言中“子”缀的特征:第一,临沭方言和共同语中“子”缀的共同特征,包括:(1)“子”缀较强的附加构词能力;(2)“子”缀的黏着性强,整个词法模式“词根 ‘子’缀”较凝固;(3)“子”缀具有排他性;(4)“子”缀具有名词化和类化功能第二,临沭方言中“子”缀独有的特征:(1)临沭方言的“子”缀常置在双音节或多音节汉字后;(2)临沭方言中,“子”缀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后的情况较少    【参考文献】  [1] 邹新. 从莱州方言看山东方言的分区[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4).  [2] 陈宁. 山东博山方言的子变韵及相关问题[J]. 方言, 2006(4).  [3] 董秀芳. 汉语词缀的性质与汉语词法特点[J]. 语文学习, 2005(1).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