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以翻译风格论为指导文学翻译探究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50KB
约11页
文档ID:210291851
以翻译风格论为指导文学翻译探究_第1页
1/11

以翻译风格论为指导文学翻译探究摘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源语风格的分析工作至关重 要翻译风格论认为译者需要领会文学作品迥然各异的源语 风格,进而探寻如何再现这些作品的风格,才能将源语中所 蕴含的美学意蕴挖掘得更深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是文学作品 的一大文体特征,是作品风格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也是文 学翻译的一大难点杨必译《名利场》是我国译苑中的一株 奇葩,本文将以风格论作为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具体分析 杨先生译作中的人物对话,领略其再现原作语言美、艺术风 格美的深厚功底,感受其带给读者的审美享受关键词:翻译风格论文学翻译《名利场》人物对话一、引言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在由话题、交际参与者、交际 媒介等组合而成的情景中,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会打上社会地 位、文化修养、职业、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之类的种种烙印, 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成一体的、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风 格,体现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主旨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学作 品时必须掌握作家对人物的定位,译出其身份地位、教育背 景、个性特征,还原其内心世界,从而有效地再现原作风格《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 代表作这部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活饱满,作家借助或生 动、或通俗的对话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每个 角色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不仅折射出人物鲜明的个 性、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而且形成了《名利场》独特的风 格之美。

苏联翻译理论家列维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文学翻 译的目的应该使读者从译作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到与原作相 应的艺术感染力茅盾说:“文学翻译是使用另一种语言,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 美的感受本文将依据刘宓庆提出的翻译风格论,解析杨 译《名利场》的人物对话,探究杨必先生是如何成功地再现 原作风格,更深层次地挖掘她在文学翻译中蕴藏的美学力量 的二、翻译风格论概述翻译风格论所关注的中心是源语风格意义所在,以及在 对源语的风格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译文风格对源语 文风格的“适应性”,也可以说它研究的不仅是源语的风格 表现手段,而且包括如何使译文在与源语的对应中力求在风 格表现上做到"恰如其分"(appropriateness)风格表现为一定的符号体系,即在源语的语言形式上可 以被认知的风格标记认识风格标记,是能够在译文中表现 源语风格意义的最基本的一步风格标记分为形式标记与非 形式标记两类1 •形式标记任何风格设计都要考虑如何将它赋形于语言,而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因此风格必不可免地被语言符 号化了风格的符号化形式标记体系是由以下六类属性标记 组成的:(1)音系标记;(2)语域标记;(3)句法标记;(4) 词语标记;(5)章法标记;(6)修辞标记。

掌握以上六类符 号标记,就能使我们从语言形式上认识原作所承载的风格意 义这是风格分析直观的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2•非形式标记在翻译中我们不但要掌握风格的形式标记,抓住直观的东西,更要细心掌握风格的非形式标记;不 忽视种种非直观的,属于意念的、心理的和情态的因素,这 在美学上称为“非定量模糊集合” O非形式标记风格符号系 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现法,即作家对题材的 选择、处理方式及技法;(2)作品的内在素质,它包括思想 和感情两个方面,也就是作品的格调;(3)作家的精神气质, 作品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及情态风貌,无不受作家本人的 精神气质的支配,这就是所谓的“风格即人” ;(4)审美主 体的因素,作品本体外的非稳态结构的内涵(包括对意境、 神韵、情致等的审美感应),取决于接受者,也就是审美主 体的审美个性在认识了源语风格之后,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恰如其分地来表现原作的风格风格翻译的关键,在于与原作风 格的适应性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风格符号的换码模式 来实现译文的风格再现1) 对应式换码(corresponding),即一般所谓的模 仿(imitation)模仿在风格的翻译中具有最广泛、最切实 可行的意义。

2) 重建式换码(recasting)重建式风格转换的实 质是风格意义的再创造一般来说,重建式换码属于最高层 次的风格转换3) 淡化式换码(decolouring)o淡化式风格转换是 一种权宜性对策,"淡化”的实质是在确保概念意义的前提 下不得已放弃(或部分放弃)风格意义三、杨必译《名利场》人物对话分析《名利场》的汉译版本较多,其中不乏翻译佳作杨必 先生的译作近乎完美地传达了原作人物的个性化交际言语, 达到了 “得意忘形”的化境,使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风格一 致的美感在杨先生的译作中,翻译风格论的实践与自然运 用随处可见,值得我们在文学翻译的探索过程中学习借鉴1•音系标记的风格美人类的语言首先诉诸听觉,因此 语言文字系统的音系特征就成了语体最基本的特征音系标 记可以构成语言独特的风格美但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音系符 号迥然各异,如何自然而不失源语风格的转换音系标记之美 值得推敲萨克雷在人物对话中经常使用大写字母、错误拼 写等处理手法来塑造各个人物的语言特点,使之符合各自的 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说话时的心理活动等作者通过这 种手法彰显了小说的通俗化的风格,但为译者再现这种风格 美增加了难度下面来看看杨必先生是如何来处理这些难点 的:Example 1: What a beautiful, BYOO-OOTIFUL songthat was you sang last night, dear Miss Sharp, ” said the Collector. “It made me cry almost; pon my honor it did. ” (Chap. 4)收税官说:“亲爱的夏泼小姐,你昨天晚上唱的歌儿真 是美……依……极了。

我差点儿掉眼泪真的不骗你原作中用BYOO-OOTIFUL来代替beautiful,是为了让收 稅官拉长了语调来奉承夏泼小姐的形象栩栩如生,而杨先生 用了汉语中押韵的两个字"依”和“极”来对应源语中的 音系标记之美,恰到好处地再现了原文风格同样是大写字母,有些是无法通过汉语的音韵来表现 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Example 2 : “MISS JEMIMA!” exclaimed Miss Pinkerton, in the largest capitals・ “Are you in your senses?Replace the Dixonary in the closet, and never venture to take such a liberty in future.・・ ” (Chap. 1) 平克顿小姐一字一顿地大声嚷道:“吉米玛小姐,你疯 了吗?把字典仍旧搁在柜子里,以后不准这么自作主张萨克雷用大写的MISS JEMIMA来强调说话者不满和警告 的语气,杨先生则采用了添加状语来修饰引述词的方法,间 接强调了引述内容,实在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风格再现手段 对于原文中用错误拼写若干单词来显示各个人物的语言特 征的表现手法,突出引述词也是可以减少源语风格的流失 的。

Example 3: "Put down the letter, Dobbin replied, "no gentleman readth letterth. " (Chap. 5)都宾刁嘴咬舌地说:“把信放下来君子不看人家私 信readth letterth 即 reads letters,在引述词前增加 “刁嘴咬舌” 一词,巧妙再现了都宾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2•词语标记的风格美区别文学作品中的各个人物,赋 予他们各自的语言特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词语的选择上 因人而异,有文野雅俗之分原作中人物对话的用词可谓为 量身定做,不但表现了人物特征,而且刻画出了作品的时代 特征,这些都是萨克雷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下面就两个例 子来欣赏一下杨先生译文的审美再现:Example 1: “The girls were up at four this morning, packing her trunks, sister, " replied Miss Jemima,“we have made her a bow-pot."“Say a bouquet, sister Jemima, ,tis moregenteel. ”“Well, a booky as big almost as a hays take; I have put up two bottles of the gillyflower water for Mrs. Sedley, and the receipt for making it, in Amelia, s box. ” (Chap. 1)吉米玛小姐答道:“女孩子们清早四点钟就起来帮她理 箱子了,姐姐。

我们还给她扎了一捆花儿妹妹,用字文雅点儿,说一束花这一簇花儿大得像个草堆儿我还包了两瓶子 丁香花露(g订lyflower water用来洗涤膏药遗留在皮肤上 的污垢),送给赛特笠太太,连方子都在爱米丽亚箱子里 bow-pot和booky都是bouquet通俗的、口语化的表达, 在姐妹俩的日常对话中完全可行,但是姐姐Miss Pinkerton 却一再强调并要求妹妹使用正式的词语,从中不难看出她们 各自的修养和个性,而作者对Miss Pinkerton不失时机的 嘲讽也入木三分杨先生在翻译时挑选了 “捆”、"簇”、“束”这三个正式化程度依次递增的词语,举重若轻地实现 了风格的换码模式Example 2: uWhat have we for dinner, Betsy?” said Baronet."Mutton broth, I believe, Sir Pitt, ” answered LadyCrawley.“Mouton aux navets, ” added the butler gravely(pronounce, if you please, moutongonavvy), “and the soup is pot age de mouton a I’ Ecossaise. The side-dishes contain pommes de terre au naturel, and choufleur a I’ eau. ” (Chap・ 8)从男爵说:“蓿翠,今天咱们吃什么?” 克劳莱夫人答道:“毕脱爵士,大概是羊肉汤吧?” 管酒的板着正经脸说:"今天吃Mouton aux navets,(他读得很像“木头窝囊废”)“汤是potage de mouton aI, Ecossaise, 夕卜力口 pommes de terre au naturel 和 choufleur a I’ eauo[注]法国是著名讲究饭菜的国家,因此用法文菜名, 显得名贵,实际上吃的菜不过是羊肉萝卜,苏格兰式羊肉汤, 添的菜是白煮马铃薯和菜花。

原作中会出现一些外语来体现时代特征,如果直接译成汉语,就会损失原文风格,杨先生选择了保留法语原文,另 外增加注释的方法,可谓原汁原味的风格再现3•修辞标记的风格美修辞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风格手段,总的说来,各种修辞格都是属于表现法变异所有修辞 格的功能都是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风格手 段来加以适当运用Example 1: (Mr. Osborne) "My father didn t give me the educa.tion you have had, nor the advantages you have had, nor the money you have ha。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