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历史课件: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05MB
约54页
文档ID:607807888
高三历史课件: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_第1页
1/5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历史博物馆据陈廷章《水轮赋》和王祯《农书》复原 筒车是利用水力驱动的灌溉工具水轮上所缚竹筒,低可舀水,高可泻水苗 寨 筒 车,,隋五牙战船模型,,,,,,,,,,唐,秘色瓷,八棱瓶,唐五瓣葵口秘色瓷茶碗,,,,,唐五瓣葵口秘色瓷盘,,唐代越窑秘色釉 葵花式瓷碗瓷 法门寺出土,,,,胡商俑,,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唐墓出土直径25.3厘米此镜仙人飞升的姿势,以行云流水般的线条表现衣饰的飘逸,加上身下的云气和仙山,一副凌空飞翔的姿态便跃然镜上这件陶灯主要由座、柄、盘、盏四部组成,灯的形制似古代豆形灯,浅盘,盘心承托起一敞口小灯盏,犹如一个小碗置于盘上灯柄上细下粗,作竹筒状,并自下而上装饰以一圈圈整齐细密的弦纹,灯座为覆盆状,体形硕大突出,给人以稳重大方之感釉色鲜艳华丽,斑纹交错整个器物于庄重典雅中又显出颀长秀美三彩双鱼瓶 该骆驼形状高大,造型生动,形态逼真,釉色光润,鲜艳亮丽陶塑技艺高超,形象地反映出唐代商人用骆驼携带丝绸等物品,经丝绸之路西去经商的情景,这是1970年10月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代刻花金碗。

金碗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碗身布满珍珠纹饰,腹部有莲花瓣,花瓣内刻有鸳鸯、鸭子、鹦鹉等纹饰碗内有唐人刻写的“九两半”三字 这只金碗充分反映出唐朝铸造工艺的高度发达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秦 — 汉武帝,汉武帝 — 唐高祖,唐高祖 — 明末,,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大明宫麟德殿模型,,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经济繁荣的原因,(一)主观原因,,,,(二)客观原因,,,统治者的政策调整,a.国家统一、强盛,,b.交通发达,,c.中外交往频繁、民族交往密切,,d.人民的辛勤劳动,,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政治,是否安定统一?,,2.,生产关系,是否调整?,,3.,统治者政策,是否清明?,,4.,民族,是否交流和睦?,,5.,对外,是否开放吸收?,,6.,科技,文化是否提高?,,7.劳动人民的辛勤运动,,8.其他具体原因推动?(交通等),,二.隋唐农业发展,较快,(一) 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1.,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1) 原因:,南方人口增加,使人地矛盾加剧,2) 主要方式:,圩田(围湖造田)、火耕(放火烧山),a.进步性:,,,b.局限性:,促进隋唐农业发展,巩固江南经济地位,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土流失,4) 你认为…对当前发展农业的启示是什么?,限制人口增长,提高科技含量,注意保护环境,重视节约资源……,,3)你如何看待放火烧山.围湖造田?,思考原因和主要方式是什么?,,二.隋唐农业发展,较快,(一)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1.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2. 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江南,),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lin,粮仓) 俱丰实.”,,材料二 “含嘉仓在洛阳城内,约有粮窖四百座。

其中,大窖储粮可达一万多石,小窖也有数千石1) 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现象是什么?,隋唐粮食产储量提高,经济的发展2)比较隋唐库藏丰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原因?,结果:隋统治日益腐败,矛盾激化,加速灭亡;唐出现盛世景象.,原因:所采取的统治政策不同:隋赋税沉重;唐轻徭薄赋.,ˇ,,二.隋唐农业发展,较快,(一)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1.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2.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江南,),3.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安史之乱后,),,淮水,湘水,五岭,海滨,经济重心南移,1.,先秦:,关中,,,2.,秦汉:,黄河中下游,,,3.,六朝,:南北趋向平衡,,,4.,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5,.南宋:,南移完成,,,6.,明清:,明显超过,,二.隋唐农业发展,较快,(一)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1.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2.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江南,),3.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安史之乱后,),2、隋唐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是:① 国家统一、安定 ② 民族交往密切 ③ 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④ 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C,巩固:,1、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

后来,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重要地位,中国的统治中心迁离此区域是在: A 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 B 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结束后 C 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 D 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都时,C,,为什么,在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第一.战乱主要在洛阳和长安一带进行,破坏了北方的社会经济.,,第二.人口部分南迁,主要迁往长江中下游一带.,,第三.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场所,发展缓慢,而江南却比较安定.,思考,?,,二.隋唐农业发展,较快,(一)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二)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1. 隋大运河开凿——有利于农田灌溉,,,唐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江南兴修的水利工程,,超过六朝总和,;,,,3.,浇灌工具,筒车,和耕作工具,曲辕犁,.,阅读课本71页第四段,,,归纳具体表现,,,筒车自行旋转汲水至高岸,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其动力来水力,,在唐朝出现.,翻车和,筒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翻车和,筒车都是用于灌溉的工具.,但,翻车则需人力,是曹魏马钧,改进的.,那水排呢?,,西汉的耧车,西汉—楼车—赵过—播种,,东汉—水排—杜诗—冶铁,,曹魏---翻车---马钧---灌溉,,唐朝---筒车---无名---灌溉,,唐朝---曲辕犁-----水田耕作,,(水转)筒车,翻车,二牛抬扛式犁耕法,二牛抬扛式犁耕法,,—— 西汉武帝时赵过推广的,,(05天津19),,,,,,,,A. ①谷物加工 ②汲水 ③耕地 ④耕地,,B .①耕地 ②汲水 ③ 耕地 ④灌溉,,C. ①耕地 ②汲水 ③耕地 ④谷物加工,,D .①谷物加工 ②耕地 ③耕地 ④灌溉,,,二.隋唐农业发展,较快,(一)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二)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1.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2.唐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大力兴修水利工程,,3.筒车,曲辕犁,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 B、曹魏 C 、唐朝 D、北宋,C,,二.隋唐农业发展,较快,(一)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二)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1.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2.唐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大力兴修水利工程,,3.筒车,曲辕犁,(三)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生活化;茶税,(四)人口的大量增加,(05上海6) “檐yan剪新叶 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 ,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以此推测该诗人是:,,A.屈原 B.陶渊明 C.曹操 D.白居易,,(2006年重庆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旧唐书》,,(3)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重农思想(以农为本思想)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材料二,,“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新唐书》,,(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

3分),,唐前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兴修了水利工程,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材料三: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正、义、常平仓储粮数(石),,全国 109906064,,河北道 21029924,,河南道 22467641,,(5)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6)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重要产粮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小结隋唐时期农业的特点,“江南”,“农具”,“商品化”,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大运河、专职官员、筒车、曲辕犁,茶叶、茶税,“人口多”,,三.隋唐手工业的,发达,(一) 产地分布广,读图分析,,,1.唐朝手工业中心分布的特点.,1)分布广;,,2)集中在运河沿岸和江南地区.,2.形成这些特点(分布)的,,原因.,1)唐朝时期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运河提供便利的交通;,,3)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A、手工业发达的原因,B、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三.隋唐手工业的,发达,(一) 产地分布广,(二),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如造船业:海上霸王;洪州,(三),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丝多;唐三彩和秘色瓷,秘色瓷,,三.隋唐手工业的,发达,(一)产地分布广,(二),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如造船业:海上霸王;洪州,(三),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丝多;唐三彩和秘色瓷,(四)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风格,冶铸;推进器;波斯,隋唐时期手工业的特点之一是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风格。

其表现为:① 制瓷业中的唐三彩 ②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③ 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 ④ 有些丝织品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④,,B,,三.隋唐手工业,发达,特点,,行业,产地分布广,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分工细,品种多,技艺水平高,造船业,,,,,丝织业,,,,,制瓷业,,,,,冶铸业,,,,,遍布全国(北方宋州、亳州,南方吴越、宣州),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全国有一百多处,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海上霸王”,有绫、锦等十几类,绫又有二十多个品种,唐三彩、秘色瓷,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使用推进器的战舰,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小结隋唐时期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广”,2、“大、多”,3、“细、多、新”,4、“高”,“海上霸王”,唐三彩、南青北白、密色瓷,冶铸、造船、丝织,,四.商业的,繁荣,(一)原因,(思考商业繁荣的原因),1.政局稳定,国家统一,2.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3.,中外交往频繁和民族交往密切,4.,交通发达,5.,统一的通用货币,注意是唐高祖铸,,并非开元年间玄宗铸.自汉武帝五铢钱后又一大变革.此前货币以铢计,此后一枚为一文,十文为一两,一千文为一贯(宋后,约等于一两银子).币面字体为欧阳询所写,背面有一月纹.,,四.商业的,繁荣,(二)表现,1.商人增多,2.市场成熟,1) 有固定的交易场所—— “市”,2) 有了邸店和柜坊,3)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4) 后期,一些大城市有了夜市,5) 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4.对外贸易的发达,5.城市兴旺,(三)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政权的巩固.,3、发达的水陆交通,,关于唐朝城市固定交易场所——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市中政府没有官员管理物价、税收,,B 市中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C 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日中为市,,D 市中的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A,(2007山东文综)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课本75页阅读与思考:,现象:,原因:,好处:,邸店获利丰厚,贵族,官僚纷纷设置邸店,为防止贵族,官僚凭借权势与民争利,有利于百姓经商,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繁荣了社会经济,,小结隋唐时期商业繁荣的特点,1、交通便利,2、货币统一,3、市场发达,私家店肆、驿驴、水运,五铢钱、开元通宝,“市”(邸店、柜坊)、日中为市、夜市、草市,,五.,城市的,兴旺,读图,找出唐朝时主要的商业都市,长安,洛阳,汴州,益州,扬州,广州,1.黄河流域:,,长安、洛阳、汴州,,(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2.长江流域:,,益州,扬州,,,扬一益二(,后期,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3.珠江流域:广州,,五.,城市的,兴旺,思考:,扬州在唐朝后期成为首屈一指的商业大都市的历史条件有哪些?,思路:从政治,经济,交通,自然,历史等多方面分析其优越条件1)政治上唐朝经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2)经济上,南方继续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其商业繁荣奠定条件;,(3)扬州处于,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是南北东西交通汇合点;,(4)处于长江中下游,,自然条件,优越;,(5)隋朝时,隋炀帝南巡,客观上促使了扬州的发展。

05广东历史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挺身而出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答: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答: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史;有保护商贸的政策04全国3)下列关于唐长安城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宫殿宏伟,街道整齐 ②注重城市绿化,建有排水设施 ③突破“坊”“市”界限,商业活动没有区域限制 ④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綺,,人生只合扬州死,神智山光好墓田,,…… 古人描写扬州繁华的诗句,,(2007重庆文综),图六为隋唐时期局部图。

A、B、C、D,,四城市中,同时以陶瓷和纺织品著称的是:,,A为扬州,是唐朝后期最繁华的城市,也是纺织业中心;B为苏州,,,是纺织业中心;C为宣州,是造纸中心;D为越州,以陶瓷和纺织品,,著称,故选DD,,六、社会生活的变化,,阅读小字部分第一段,看看唐朝的社会生活的原因和特点,,原因:,,边疆与内地交往频繁,中外交流增多;,,特点:,兼收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和社会生活:,史实,特点 原因,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