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 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分类汇编一、思想情感类十五、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 题 8 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 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1 分)答案: 14.( 1 分)津亭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 题( 11 分)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9.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三、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 题醉翁操【 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2 注释:【 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6.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答案: 16. 【参考答案】C 【解析】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选项C说是对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五、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 分)雨过至城中苏家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 分)(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答案:( 1)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六、江苏卷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3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 分)(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 分)【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 分)【答案】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解析】 解答此题的难点在对 ?认得?一词的理解(见第1 小题解析),再联系首联中的?暂?字,可以看出诗人十分羡慕窦员外闹中有静、忙中有闲、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
注意这其中既有赞美、羡慕之意,又有认同之感十三、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 题月圆 (1) 【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 未缺 (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 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8.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答案: 8. (1)明月独悬,照射在江面和屋舍上,波光粼粼2)月光照射在屋内的华丽的席面上3)仰视月空,月光皎洁,群星稀廖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天上月,门上波光闪动,江上月,室内月,月下幽深的山林,群星稀廖的夜空解析】前六句是一句一景抓住描写的对象,和描写的角度来思考十四、重庆卷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清〃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4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 分)(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答案:( 1)表现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2)“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由前句“仔细乱篙撑处”可以看出诗人在观看竹篙插入江水时的景象,“悬崖”“崩坼”的意义均与山峰有关,“崩”为“崩塌”,水中的“悬崖”倒映在水中陡峭的山景,“坼”为裂开,指倒映在水中的山影因江水的涟漪而变得散乱点评】此题考点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D二、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 题( 11 分)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 ①韩偓 ( 约 842~923) :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9. 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
然而,却“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成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5 四、山东卷14.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 分)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 分)答案:①化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事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九、福建卷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 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 分)(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 分)答案: 6.( 6 分)( 1)( 3 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 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翻译】: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漂浮在天空之上6 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赏析】:首联描写了秋夜星空的高远,颔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十、四川卷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答案: (2) 【答案】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可结合诗人的理想与追求,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十二、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 分)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旁高家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7 【注】虚:废墟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 分)(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 分)答案: 10.( 1)春江花月夜(2)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
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实记能力平时要加强对学过课文的记忆2)回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全诗的大意,然后要抓住题干中?人生感悟的差异?一语,对两首诗中抒发人生感悟的诗句进行分析,然后归纳作答二、技法类一、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 题( 11 分)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答案: 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 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鉴赏】8 此诗为天宝十三年(754)诗人岑参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临洮,即洮洲,在今甘肃临潭西,唐时与吐蕃接界临洮的旧友为他饯别,他即作诗留赠,向诗友公开此行的意义诗题?发临洮将赴北庭?,因而诗中所叙述,也是临洮至北庭沿途景物首联 ?闻说 ?说明此行轮台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暗示着和安西有对比此次虽是第二次出塞,但到北庭还是第一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