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儿垂钓》阅读练习与解析

llt8****596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KB
约2页
文档ID:290425593
《小儿垂钓》阅读练习与解析_第1页
1/2

《小儿垂钓》阅读练习与解析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①稚子②学垂纶③,侧坐莓④苔⑤草映身  路人借问⑥遥招手,怕得鱼惊⑦不应人  【注释】  ①蓬头:头发乱蓬蓬的②稚子:年龄小的小孩③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④莓:一种小草⑤苔:苔藓植物⑥借问:向人打听⑦鱼惊:鱼儿受到惊吓而逃跑  【译文】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抓紧远远地招了招手,可怕打搅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  (1)从首句中“蓬头”一词,能够推知“垂钓”者是一个如何样的小孩?(衣衫简单的山村小孩)  (2)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改写“侧坐莓苔草映身”一句  (在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地点,他随意而坐,用心地垂钓,草丛几乎埋住了他的身形)  (3)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其中一、二句重在写“____”,三、四句重在传神形)  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如何样的钓娃形象?(多选题)  A.稚嫩  B.充满童趣  C.无邪  D.天真可爱  正确答案:A B C D  5.下列对诗句的明白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多选题)  A.这首诗表现的是山野小儿的生活乐趣,以及小儿纯真、无邪的童心。

  B.三、四两句写这时候过路的人想向小儿打听情况,小儿担忧说话声把鱼惊跑,赶快用“遥招手”的动作请路人不要作声  C.诗人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形,小孩认真用心、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  D.一、二两句写山野小儿在学习垂钓的情形  正确答案:A B C D  二  1.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小二“侧坐莓苔”有何作用2分)  2.诗中“遥招手”这是谁?为何“遥招手”? (2分)  参考答案  1.写出了小儿专门会选取钓鱼的地点,同时也为后面写“怕得鱼惊不应人”做铺垫  2.第一问:垂钓儿童 或:小儿 第二问:他怕答话声把鱼惊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