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展台2016年5月26日星期四11: 010-8229688882296879河南省濮阳市油田艺术中学 追求特色发展成就艺术人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油田艺术 中学现已具备一定规模现总占地面 积为49496平方米,其中建筑总面积达 12964平方米,绿地面积98 00平方米 拥有配套完善的教学楼、音乐厅、学生公寓楼、艺术礼堂、餐厅、画室、 录播室、形体室及标准运动场等教育 教学设施,配置了较为先进的音乐、 美术专用教学设备现有教职工 150 人,专兼职教师122人具有高级职称者48 人, 中级职称者48 人作为一所艺 术中学,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并重, 相比普通高中,学校对教师的挑选及 培养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为加强教 师教学水平,先后选派20多名专业教师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 舞蹈学院进修 此外,为办好艺术教育,学校大 力推进课程特色在文化课程方面, 鉴于艺术特长生文化课相对薄弱的实 际,学校编辑了更加适合学生的校本 教材 《高中艺术生适用英语导学案》 和《高中艺术生适用数学导学案》 ;在 专业课程方面,学校自主研发了《视 唱练耳》《钢琴实用教程》(上、下 册)《声乐实用教程》《人物速写教 程》 《美术设计教程》等专业教材。
为 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学校还 制定了严格的课堂管理制度,从校长 到教师,管理责任逐级分配,要求人 人参与,使全体任课教师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着力打造“三有三无”高 效学习课堂(“三有” :教师引领有激 情、学生学习有热情、课堂合作有互 动; “三无” :无睡课现象、无接打 (玩) 现象、无影响他人学习现 象) ,确保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 为凸显办学特色,学校在专业教 学上下足了功夫首先,保证专业课 每周 16-18学时,每年在省专业统考 前,高三年级再集中30天时间进行强 化训练其次,实施“风格化、层次 化”教学,针对不同高校专业风格与 学生不同层次,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 练再其次,注重报考指导每年学 校都会全面搜集、梳理、汇总各大院 校的招考信息,为学生提供最准确的 招生报考信息最后,定期邀请不同高校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拓宽师生 视野同时,不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与交流,中央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 学、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将学校列为 “生源和教学实习基地” ,郑州大学在 学校建立了“音乐人才培养基地” ,在 招生动态、依托发展等方面为学生创 造了良好的外围空间 连续多年稳中有升的高考成绩, 不断累积的办学荣誉,使油田艺术中 学正以蓬勃之姿向社会、向家长展示 它的无限潜能。
坚持、深化、创新, 是学校前进的动力,在全体师生的共 同努力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油田 艺术中学一定能创造出自己的教育品 牌,成为濮阳市乃至河南省艺术教育 的名片!(闫瑞刘洋)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濮阳市的油田艺术中学是一所以向高等院校培养输送艺术人才为目标的公办高中, 学校以专门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特长教育为特色,发展成为河南省学科特色高中、濮阳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作为一 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油田艺术中学很好的平衡了艺术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全方 位发展近年来,该校以“突出办学特色,深化素质教育,狠抓教学质量,创建中州名校”为办学目标,以“文化 与专业课并重,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使更多毕业生考入名牌艺术院校”为己任,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自2004年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至今,学校一直保持了极高的专业合格率,文化课上线率超过92%的好 成绩在确保大多数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同时,向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音 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名牌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生源,也因此被大家亲切的称为“艺 术人才的摇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所在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学校,到底有怎 样的过人之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 为学生铺好“成才路”5月上旬,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专家组在该校考察指导工作期间,对 学校各项工作走在湖北省同类高校前 列给予高度评价, “贵校在专业结构调 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做出了 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 ” 近年来,企业“用工荒”与高校 “就业难”的矛盾日渐突出,作为一所 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如何“解决” 这一难题?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专 家们在此次考察中找到了“答案” “学校上下积极谋划,就业政策不 仅与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引导一批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 型’要求对接,更结合社会发展需求 这个大‘晴雨表’ ,确保学校就业工作 ‘顶层设计’与专业结构调整、课程结 构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落地 生根’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校长吴永 桥说,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多措 并举、多管齐下抓好就业工作,为学 生铺就了一条平坦的“成才路” “学校在专业设置时注重彰显办学 特色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 辆工程等专业,在创办之初借助举办学 校的优势学科快速成长,逐渐形成了自 己的特色和优势 ”分管教学工作的副 校长丁成忠说近年来,学校根据湖北 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行业需 求为导向,以特色和重点学科专业作主 导,重点发展6大专业集群:化工与制 药专业集群、汽车工程专业集群、信息 技术工程应用专业集群、机电工程专业 集群、土建类应用技术专业集群、国贸 金融类专业集群,这些集群都与区域经 济发展密切相关。
学生是学校的名片为使学校的 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武汉华夏理 工学院每年对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 式进行“提质升级” ,精心修订,形成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个性发 展、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职业技能 教育、综合教育”为核心的“六模 块”人才培养方案 为确保学生就业“一个都不能 少” ,除了校领导亲自跑市场外,该校 每年给各学院院长布置了一项“硬任 务” :每年寒暑假须深入就业一线走访 调研学生的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让 各个学科的学术骨干们既读“圣贤 书”也闻“天下事” “在主动出击市场调研、感知业界 发展脉搏的同时,也能发现本专业人 才培养亟需改革的‘软肋’ ”丁成忠 副校长表示,每年秋季开学后,学校 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召开教职工暑期调 研反馈会,审时度势,在学科专业结 构、人才培养模式上真正做到“因时 而变” ,主动适应行业人才的需求,为 学生就业引入“源头活水” 走出去,引进来” ,校企 合作搭建学生就业“立交桥”“校企合作长期以来存在着供需脱 节、单向实施等‘一头热’的现象, 如何实现校企合作从‘一头热’到 ‘两头旺’的转变,我们没少下功 夫 ”谈及校企合作,校长吴永桥表 示,学校积极探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 契合点,努力实现从“企业可以为我 做什么”或“企业需要我做什么”到 “我们双方需要一起做什么”的转变, 在鼓励师生“走出去”实践和企业优 质资源“引进来”的过程中,实现校 企合作取得“1+1>2”的效果。
学校是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企 业是学校的实习就业基地作为一所 以工为主,工、经、管、文、艺多学 科协调发展的院校,武汉华夏理工学 院近年来不仅与全国众多知名企业建 立良好合作关系,而且逐渐探索出基 地实习、项目驱动、 “双证”培养、实 训外包、技术引入、特色订制、定向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校企 合作模式,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起到了 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与企业“牵手”合作开办的 “就业订单班”便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 的生动体现校企双方联合对学生的 课业、学业、实习进行“一条龙”式 的考察、规划、跟踪、培养企业可 谓“深度介入”——参与了专业调 研、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 的全过程 日前,学校联手企业开办的“华 茂纺织机械班” “东风精铸班” “中药 营销班” “天风证券班” “正源光电子 班”的学子已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 饽饽” 如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 院联合广汽、东风扬子江、汉龙汽车 等企业开办的“订单班”就业形势更 是喜人:今年汽车工程学院2017届毕业生中8 5% 的学生、机电工程学院材 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方向所有 学生提前一年被企业“打包预定” ;商 学院的“九州通物流班” “新航线跨境 电商班” “高顿财税订单班”的培养效 果更为显著,学生从大四起便成为企 业“准员工” ,学校、企业、学生三方 均反响好、认可度高。
此外,学校在推动校企合作过程 中坚持“应用性、行业性、实践性” 原则:汽车工程学院与东风扬子江公 司实行的“双导师”培养模式;艺术 设计与传媒学院与东琅公司合作建立 校内景泰蓝实训室;外国语学院与传 神公司合作建立“华夏译坊” ; 土木建 筑工程学院校企共建 “BIM 实验室” ; 信 息工程学院的 “电子装联工艺实训中 心” 项目等同时, 学校依托地处光谷 腹地的区位优势, 积极与周边软件园、 科研院所、 生物医药、 汽车、 机电产业 园、 金融机构展开合作, 为大批毕业生 实习就职广搭平台目前, 学校与武汉 人福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重型机 床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 三江航天等近 200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建有实习( 实 训) 基地128 家这些基地不仅为学校 就业工作提供 “蓄水池” , 成为吸收毕业 生的 “大户” , 更在深度合作下为学生搭 建了就业 “立交桥” 注重创新创业实践,以创 业带动就业从偶然注意产品外包装质量问题 激发创业灵感,到带领团队潜心研发 科技“人眼”智能识别产品质量,该 校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熊勇 嘉,用短短两三年时间创立公司,如 今即将毕业,他的公司已与上海、江 苏等多个大型企业合作,年入 150万 元。
无独有偶,今年 3月,该院电信 1141班学生左帅,在学校一次创业沙 龙活动中嗅到“互联网+ 驾考”的商 机,并有缘结识“优驾学车”移动终端平台合伙人,走上创业路,与五名 同学合伙成立了“优驾学车”子公司 近两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的大潮中,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一 拨又一拨的学生积极响应,争当商海 弄潮儿 “当前,学校就业工作进入转型 期我们由过去单纯地抓就业或抓创 业,转向就业、创业一齐抓,以创新 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该校党 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海民说,为提高学 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分别从创业 氛围、创业场地、创业资金、创业培 训、比赛参赛等方面进行全面扶持 仅就过去的两年,学校举办多场 高质量的创业讲座和沙龙活动,营造 了浓郁的创业氛围王石、李开复、 俞敏洪、水均益等多位名人莅临讲 学,与学子畅谈创业心得、共话“商 海浮沉” ,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增加 了学生创业砝码,更激励了学子们创 业的激情和斗志 从创业讲座、创业沙龙、创业大 赛到聘请业界大咖担任学生创业导 师,再到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大胆 “试水”进行真刀实枪的创新创业比赛 和实践,学校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学 霸” ,更培养了一批“创霸” 。
5月 8 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 大赛湖北分区成绩揭晓,该校共有5个 项目入选比赛其中,机电工程学院 学子孙攀、熊爱国、张恒创作的作品 “零币自动分拣包装机”在全省28 7件 作品中脱颖而出,以第七名的好成绩 荣获省赛一等奖并入围全国比赛,这 也是全国同类院校在该项赛事中迄今 取得的好成绩 此外,学校还不断发掘优秀学生 创业团队进行培育扶持,积极为其搭 建平台,提供成长土壤,在创业过程 中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 ,用最好 的资源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真正实 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夙愿 (张慧王小占戴涛)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多措并举搭建学生就业 “立交桥”又是一年毕业季面对新一波竞争激烈的就业浪潮,武汉华夏理工 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李源已尝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花香果甜” 大 学四年,李源“修炼”好专业内功的同时苦学日语今年5月,他凭借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一口流利的日语,顺利被日本一家大公司录用,月薪 20万日元 在武汉华夏理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