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修务训(6)全文那些盲人,眼睛不能分别白天黑夜,不能辨别白色黑色,但是 盲乐师弹琴拨弦,有时并弦双弹,有时上下移手,有时一张一弛,有 时抹拂挥拨,动作飞快,指法纯熟,不会弹错一弦;如果换上从未弹 奏过琴瑟的人,即使有离朱那样的好眼力,有攫掇那样的灵敏双手, 面对琴瑟也不知怎样摆弄手指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长期的练习 使音乐师熟能生巧的结果所以弓靠繁矫正以后才得以协调,剑靠磨 石磨砺以后才锋利无比坚硬无比的玉,可以被雕镂成各种动物,有 头有尾,形态逼真,靠的就是?诸的作用;笔直的木头被弯曲成车轮, 其圆曲弯度又符合圆规的要求,靠的就是 ?括的作用诸如像唐碧? 力之类的硬石都可以刻镂制作成有用的器物, 又何况人的思想呢?况 且人的思想精神纤微而畅和,能够迅速变化,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 就像云腾风行一样,你想怎样运用就能怎样运用而君子又能够精益 求精不断磨炼拭擦自己的心境,砥砺自己的才干,使精神修养到与道 相通的境界,以便观览万物,贯通事物的壅塞处,看清弄明白事物的 发展线索,将目光投向无边无际的太空,逍遥遨游于尘世之外,超然 脱俗地离世独立:这就是圣人精神活动的境界如果不能达到这种程 度和境界,那么还可以做到安闲幽处,宁静思虑,鼓琴读书,追思观 察上古先王之道;与贤才为友,研讨论辩,每天以此为自娱;探索人 间世事,分辨曲直是非,衡量得失,以此来观察祸福的由来变化;设#立仪表法度,作为效法的原则,穷究 道 之本末,推究事物的实情, 确立正确观念、废除错误观点,让后人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死后留下 功业,活着有荣耀的名声。
像这样的学习修养境界,一般人都能做到 的然而就是这种境界也没人能做到,这是因为这些人偷懒松懈、不 学荒废的缘故贫瘠地区的人大多有心计,这是因为长期的辛劳却又 难以脱贫造成的;肥沃地区的人大多不成才,这是因为太安逸而不发 奋的缘故由此可见,聪明人无所作为,倒不如笨人勤奋好学从君 王、公卿到普通百姓,不自强不息而能事业有成的事情,这在天底下 还没发生过《诗》就这么说: 天天奋进,月月奉行,日积月累地勤 奋学习,一直通向光明之境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名誉可以经过努力来确立,功业可以通过奋斗来成就所以君 子有志于正道,趋访明师;激励气节以使高尚,脱去世间的俗气怎 么能说明这点呢?从前鲁国的南荣畴为圣人之道偏偏在自己身上衰 亡而感到羞耻,于是不顾霜露的沾湿,穿着草鞋奔跑,跋山涉水,披 荆斩棘,行走千里,脚上磨出厚厚的老茧也不敢休息,到南方拜见老 子,接受老子的一句教诲,精神豁然开朗,茅塞顿开,高兴得如同饿 汉得到猪羊牛美食一样从此以后,他的思想光辉照明四海,名誉流 传后世,豁达得能容下天地,锐利得能明察秋毫;称颂他的美言,世 代传扬这就叫名誉可以经过努力来确立 吴王阖闾和楚昭王在柏举 开战,楚国的一个叫大心的莫敖官,按着他的御手的手说: 今天我们抗御强敌,冒着利剑和箭石的袭击,奋勇作战乃至牺牲生命,终究 会取得胜利的,能让人民太平、国家保全,我看这是可以做到的吧? !说完就命令驾御手驾车冲入敌阵, 不打算生还,最终被敌军剖了腹砍 了头,就这样义无反顾地为国壮烈牺牲。
申包胥看到大心这样子,心 想:如果像大心这样竭尽力气冲入敌阵,就是杀得敌军伏尸血流,也 不过只起到一个士卒的作用;不如屈辱身份,言辞卑恭,向诸侯求救 于是就身背干粮,赤脚上路,登上陡峭的山峰,趟过深溪,泅渡湍急 的河流,越过津关,翻越蒙笼山,又在沙石滩里艰难行走,走得从脚 掌到膝盖都磨起厚厚的老茧,七天七夜赶到秦国朝廷他在朝廷外不 吃不睡,独自站着,昼夜不停地啼哭,弄得脸色昏黑,泪水纵横,终 于见到秦王,对秦哀公说: 吴王像凶残贪婪的野猪和长蛇,正在慢慢地吞食中原各国,他的暴虐计划从楚国开始实施我国的国君已经 丢失了都城社稷,在野外避祸老百姓们流离失所,男女老少都不能 安居乐业了楚王特派我来向大王告急 秦哀公于是出兵车一千辆, 步兵七万,交子虎率领,越过关塞向东进发,在浊水之北攻打吴军, 果然大败吴军,保存了楚国申包胥的功绩被保存在庙堂之内、记载 于楚国大法之中这就是叫功业可以通过奋斗来成就身高七尺的人,心里知道忧愁劳苦,肌肤又能感知冷暖疼痛, 在这点上,人的性情大致相同而圣人知道时机难得,事业可以追求, 所以他们身心劳累,诚惶诚恐,不避烦难,不惧危险听说子发率兵 作战,前进如同离弦之箭,聚集如同雷鸣闪电,分散如同清风飘雨; 圆阵中规,方阵中矩;破敌攻阵,没人能抵挡得了。
野战必胜,攻城 必克他并不是轻身而乐死,而是前面有事业在召唤他,于是也就将 利害生死抛于脑后,所以他树立起来的威名也就不易废弃 这就是自强不息而终于成功的表现因此,耕田者不勉力,谷仓就不会盈满; 官吏不勤奋,思想就不会专一;将相不图强,功业就不会成功;侯王 如懈怠,死后就不会有好名声《诗经》就这么说:我驾上青黑骏马, 六根缰绳柔软如丝,不停地奔跑驰骋,忠诚地讨教良谋 这说的是人有所追求精通事物的人,是不能用诡怪来惊吓他的;明白道理的人,是 不能用奇异来惊动他的;明察言辩的人是不能用虚名来迷惑他的; 审 察物形的人,是不能用假象蒙骗他的世俗之人,大多是崇古而贱今 的,所以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的人,一定要假托神农、黄帝的名 义然后才能让人们乐意接受他们的学说主张 乱世的昏庸君主,总要 将自己所有一切的由来粉饰得高深莫测, 以此来抬高自己;而求学者 被他们的观点所迷惑蒙蔽,尊崇他们听到的传闻,便聚在一起正襟危 坐地称道着,挺直颈脖诵读着这就说明这些人分辨是非的界限不明 确没有了规矩,即使是奚仲也无法凭他的技艺来确定方圆;没有了 准绳,即使是鲁般也无法凭他的技术来确定曲直所以钟子期死了, 伯牙就拉断琴弦、砸破琴瑟,因为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欣赏他的琴技 乐曲了;惠施死后,庄子就停止了辩论,因为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同 庄子谈论了。
项托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孔子则也有听项托说话的 气度假如项托这样年龄的少年,向乡里的长者发表议论,那恐怕他 躲避长者的拐杖敲打都来不及,哪里还能说明发表自己的主张?过 去,墨家信徒谢子会见秦惠王,秦惠王听了谢子的话后很高兴,他去 征求唐姑梁的意见,唐姑梁说: 谢子,这人是山东地区有名的巧辩之士,他有意以诡辩学说来讨好太子 秦惠王信以为真,便心怀怒气等着改日见谢子第二天,秦惠王和谢子又见面了,但就是听不进 谢子的进言谢子前后两次说话的内容一样,秦惠王听不进谢子的进 言,说明秦惠王听话的前后心态不一样了 弹琴的人把徵音变成了羽 音,这不是琴弦的过错;品味的人将甜味当成苦味,这不是味道的过 错楚国有个人煮了猴肉请邻居来吃肉,邻居家都以为是狗肉,吃得 都十分香美;后来听说是猴肉,就纷纷蹲在地上呕吐起来,把吃进的 猴肉都吐了出来:这说明这些人根本不知狗肉和猴肉的味道之区别邯郸有个乐师创作了一首新歌,假托是李奇创作的,人们也就纷纷跟 着学唱,后来了解下来不是李奇创作的,也就不再去唱了:这说明这 些人根本是不懂音乐的有位鄙陋之人得到一块玉璞,喜欢它的形状, 以为是宝贝将它收藏起来;后来又拿给别人看,别人以为是块普通石 块,于是这位鄙陋之人就将这块玉璞扔了: 这说明他根本就不懂玉与 石的差别。
所以心中有是非标准,就会尊重实情,将古今看成一样的 实情来辨别;心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就会只把来历久远的东西当 宝贝这就是卞和在荆山下为人们不识美玉而啼哭出血的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