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代文学:第二章北宋诗坛

窝***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67MB
约79页
文档ID:202091311
古代文学:第二章北宋诗坛_第1页
1/79

第二章第二章北宋诗坛北宋诗坛第二章 北宋诗坛l1.北宋初年:承袭晚唐五代诗风余习,辞采华丽,内容空虚香山体、晚唐体、西昆体l2.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蓬勃发展,成果丰硕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轼唐诗之后又一诗高潮l3.北宋后期: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注重艺术技巧创新,忽视现实内容l第一节 宋初诗人l第二节 梅尧臣和苏舜钦l第三节 欧阳修与王安石l第四节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l第五节 吴可等学诗诗l第一节 l l宋初诗人宋初诗人第一节 宋初诗人l北宋初年,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统治阶级醉心于“太平无事”,歌舞宴乐,生活奢侈,晚唐五代浮靡诗风得以继续发展l诗人进行改变诗风尝试,出现三种不同创作倾向,形成宋初诗坛三体:香山体、晚唐体和西昆体香山体 1l一、王禹偁与香山体l香山体:又称香山派或白派师法杜甫、白居易直面现实,关心人民疾苦,有社会内容,语言浅显明白,诗风朴实诗人:徐铉、李昉、王禹偁等,王为代表l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山东巨野人出身清寒农家太平兴国八年(983)中进士后,曾任谏官后死于被贬谪的黄州,世称王黄州有小蓄集、小蓄外集共43卷,存诗580多首香山体 2l刚直敢言,三次遭贬,政治不得意。

长时间任州县地方官,了解人民疾苦,对社会弊端有较清醒认识l他是北宋最早提出继承唐诗优良传统的优秀诗人特别推崇杜、白:“子美集开诗世界”(日长简仲咸),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前赋村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佑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相类者,咨于予,且意予窃之也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推崇“韩柳文章李杜诗”(赠朱严诗) 香山体 3l学习杜、白对待现实的生活态度,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诗歌,朴实无华,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榨,流露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与同情如感流亡、对雪l注意向民歌学习贬谪商州时,看到农民耕种山地,努力生产,写了5首畲田词:l大家齐力劚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l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l诗充满勤奋劳动的欢乐、自豪的情绪,歌颂农民的劳动生活及其优秀品质,具有朴素的民歌风格,清新生动 香山体 5l抒情写景小诗清新明净,情趣盎然村行(p2),含义精深而富于理趣l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l“万壑”一联尤为精妙:出句着笔听觉,描写“万壑”幽静,以声衬静;对句着眼视觉,表现“数峰”肃穆,移情于物,耐人寻味。

香山体 6l王禹偁诗,叙事抒情,直抒胸臆,真切感人,质朴雅淡,平易晓畅,不多用典,明净洗练,颇见情趣,具有鲜明的宋诗特点,是有宋一代诗风的端倪l“纵横吾宋是黄州”(林逋读王黄州诗集),他的确是宋初最有成就的诗人晚唐体 1l二、林逋与晚唐体l晚唐体:又称晚唐派因法师中晚唐诗人贾岛、姚合而得名l这些诗人,除寇准外,都是和尚、隐士l和尚中淮南惠崇较有名,他诗画兼通,诗有“郊寒岛瘦”的僧气l隐士中林逋最有名l他们以平淡自然的诗歌,表现隐居的生活,意境清新但题材比较狭窄,成就都不太高晚唐体 2l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一生不肯出仕,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终身不娶,以种梅养鹤为乐,与梅花、仙鹤为伴,称为“梅妻鹤子”,后人称他为“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l写了不少歌咏西湖风景的诗篇,尤以咏梅诗最受称道 晚唐体 3l山园小梅(p3):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l写梅花优美风姿、高洁品质,表现幽居隐处、高尚其志的生活理想和情趣l颔联由南唐江为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脱出,描写清澈水边静谧环境烘托中的梅花,疏淡梅影,横斜姿态,清幽芬芳,浮动神韵,气质风韵十分入神,受到赞赏。

晚唐体 4l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进而斫直,删密,锄正,从而使其欹、疏、曲,以达到美的要求赏梅普遍情趣l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云:“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表达对此诗赞美 “疏影”“暗香”成词牌名西昆体 1 l三、西昆体l西昆体:又称西昆派因西昆酬唱集得名l景德年间(1004-1007),在皇帝藏书秘阁编纂大型类书册府元龟的宫廷侍臣、翰林学士,空闲时写下唱和诗作,由杨亿编纂成集,借用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载天子藏书之处玉山在昆仑之西传说,命名西昆酬唱集,收杨亿等17人诗250首西昆体 2l其中202首,占4/5以上为杨亿、刘筠、钱惟演3人诗他们为西昆派诗人代表提倡学习李商隐诗,注重字句锤炼,讲究手法技巧,善于运用典故,诗风华美l六一诗话:“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西昆体杨刘风采,耸动天下l西昆体当时影响很大,统治诗坛50年之久西昆体 3l西昆诗弊端很多l1.题材狭窄诗人多是达官贵人,狭隘生活环境,造成题材贫乏,多数写内廷侍臣悠闲生活、日常琐事,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直夜、夜宴、别墅等。

l2.多用典故没有真实生活感受,靠堆积华丽晦僻典故取胜,把诗变成文字游戏钱惟演泪、杨亿梨等西昆体 4l3.刻意模仿,缺乏挚情深意只在形式上模仿,流为诗意晦涩的无病呻吟把里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始泪干” 变作“曲房蚕嫩不成丝”和“蜡炬风高翠泊寒”,格调低下,全无韵味l古今诗话:“后进效之,多窃取义山语尝御赐百官宴,优人有装为义山者,衣服败裂,告人曰:为诸馆职挦(xian)扯至此!闻者大噱 l西昆体盛行,导致片面追求形式风气,影响不好l石介怪说:“今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刓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蠹伤圣人之道其为怪大矣!”第一节复习思考题l1.何谓宋初诗坛三体?简述其特点l2.分析林逋山园小梅l第二节 l l梅尧臣和苏舜钦梅尧臣和苏舜钦第二节 梅尧臣和苏舜钦 梅尧臣 1l叶燮:“开宋诗一代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自梅、苏变尽昆体,独创生新原诗外篇下)l一、梅尧臣l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世称宛陵先生,未考进士,任过知县、判官等职晚年靠友人推荐做国子监直讲、尚书都官员外郎,一生贫寒坎坷妻死女夭,命运悲惨。

官小家贫,接近苦难人民,看到广阔现实l诗名很大,诗从深宫到西南边陲都有流传,其中一些诗真实反映社会黑暗,表现对民生疾苦同情 梅尧臣 2l汝坟贫女(p10):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父老,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都遣勿稽留,龙钟去携仗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何l诗前小序:“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诗描写了诗人目击的一场尸横遍野的惨剧从一个哀哀恸哭的贫女口中,追述了当时强行征兵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述说了妇女生离死别的悲惨遭遇,对“郡吏”、“县官”等统治者进行了愤怒控诉,表现了对受害贫家父女无限同情梅尧臣 3l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l劳动人民享受不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而“十指不沾泥”的剥削阶级却“鳞鳞居大厦”,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贫富悬殊的阶级对立l田家语、小村、田家、送王介甫知毗邻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对人民的关切 梅尧臣 4l写景抒情诗,意境新颖,饶有情趣鲁山山行:l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境独行迷霜落熊生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处?云外一声鸡p10)l笔触细腻,新颖工巧,曲尽山行情景,尾联有“白云生处有人家”妙趣l写景抒情诗有一些名句,向来为人喜欢,如“回堤溯清风,淡月生古柳”(忆吴淞江晚泊),“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声鸡”(梦后寄欧阳永叔),“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东溪)等,新人耳目梅尧臣 5l在艺术上,他说:“诗家虽主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六一诗话)他要求诗歌形象鲜明突出,意境深远含蓄他提倡平淡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l他这种状物鲜明、含义深远、力求平淡的诗风,既纠正了西昆派错彩镂金、内容浅薄的作法,也纠正了韩愈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偏向,对宋诗的发展起了开辟道路的作用苏舜钦 1l二、苏舜钦l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诗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l他是古文家,书法家他生于开封,早怀报国壮志,中进士后作过县令、大理评事等小官政治上同革新派站在一起,遭到保守派借事诬陷,被削职除名后退居苏州多年,修筑“沧浪亭”,过着流寓放浪的生活,经常写诗抒发胸中的愤懑。

卒时年仅41岁苏舜钦 2l关心社会,诗中常常流露出高昂的激情,大胆揭露统治阶级的罪行l庆州败以愤怒激情,粗犷笔调,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宋王朝麻木与数十年的“承平”,边境无巩固的防守,边塞将官都是些只识“酣殇大嚼”的“乳臭儿”,怯懦无能,只会在敌人面前涕泪求饶,失地丧师l城南感怀呈永叔以亲见耳闻事实,揭示人民苦难生活,并和统治者生活形成鲜明对比l吴越大旱指斥统治者不顾“炎暑发厉气,死者道路积”严重灾情,仍“暴敛不暂息”,且强行征兵,“鞭笞血涂地”,结果 “三丁二丁死,存者亦乏食” 苏舜钦 4l抒情写景诗,雄放不羁,意境开阔,有强烈感情色彩淮中晚泊犊头(p12):l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l宁静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俊逸清新,十分可爱,表现出难以平复的激动心情受韦应物滁州西涧影响,但自有新意l初晴游沧浪亭(备注):l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情窗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l诗展示出了一种轻灵隐约、生机盎然而又静谧安宁的美好境界,流露出了诗人闲适恬静、澹泊怡然的心情 梅苏比较 1l三、梅苏比较l梅、苏都是欧阳修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都起过重要作用,欧不仅认为“圣俞、子美齐名于一时”,还把他们比作自己的“左右骖”。

他们都反对西昆体,都有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l但是“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也六一诗话)梅苏比较 2l苏诗直陈时弊,痛快淋漓;梅诗触及时弊则比较平和含蓄l苏诗以感情奔放、气势隽爽见长;梅诗则以追求“平淡”自悦l苏诗充满激情,梅诗清新淡雅,“平淡”自悦苏诗充满激情,梅诗清新淡雅第二节复习思考题l比较说明梅尧臣、苏舜钦的诗风l第三节 l l欧阳修与王安石欧阳修与王安石第三节 欧阳修与王安石欧阳修 1l一、一代宗师欧阳修l(一)生平与建树l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4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荻杆画地教他识字 l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 2l24岁中进士,登上仕途,官至参知政事,是北宋著名政治家l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反对以吕夷简为代表的守旧派。

他指斥统治阶级不以国事为忧,指出王朝诱民、兼并、徭役等大弊,主张轻赋税、除积弊,实行“宽简”的政治l直言感谏,屡遭诬陷和贬谪l晚年官越作越高,名声越来越大,政治上趋向保守,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欧阳修 3l文学家:诗词文造诣均高,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