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洗料筒与转色作业指导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KB
约6页
文档ID:40734164
清洗料筒与转色作业指导_第1页
1/6

第一节 调调 机机 指指 导导一.一.目的: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佳成型周期达到产品质量要求二.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注塑部调机人员的调机和生产工艺调节作业三.作业流程:三.作业流程:四.作业控制:1.作业准备: a.无论是新的产品还是已生产过的产品,都须具备必要的生产工艺资料、产品样板、材料性能 资料及其 产品重量、模具的结构资料已生产过的产品,找出生产工艺资料,输入电脑以及将模具、 设备调节到规 定状态 b.检查设备、模具、材料是否可以进入调机状态,材料是否烘干,模具是否清理干净并能正常 工作,料 筒是否清洗干净;料筒温度是否到达成型温度,冷却水水是否打开等2.调机: 如为已生产的产品,工艺参数输入后操作正常,产品经检查员检验合格后即可批量生产如为新 产品: a.设定料筒温度为正常成型温度根据产品重量,设定熔胶和射胶行程; b.根据模具射胶流程确定射胶的压力速度,一般取中压(50-80),速度(30-60); c.根据浇口类型、大小设定射胶的保压时间,(点浇口 2-8S,侧浇口和直浇口 5-10S); d.根据模具冷却水道分布和产品壁厚确定冷却时间,初设定为 15-20秒; e.然后进行手动生产件,根据件缺陷具体增加或减少有关数据,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才能连 续正常生产; f. 由手动变为半自动,边生产边调校数据,寻找最佳注塑周期。

成型周期=开锁模时间+注射时 间+熔胶时间+ 冷却时间,对以上 4 个时间尽量缩短一般一台 58 吨注塑机,如为二板式模具,开模或锁模时间分别控制在 2 秒左右,有滑块可适当调慢注射 时间的调节按 0.5 秒递减试生产,直至出现缺陷,停止调校再 回复到上个数据熔胶时间的 确定尽量减少背压和加快熔胶速度,以不出现混色、汽花为宜冷却时间的调节同射胶时间的 调节,以 1 秒为递减时间试生产,将调校的成品与标准样板比较,若两者质量相同,则为最佳 调校时间第七章第七章 清洗料筒与转色作业指导清洗料筒与转色作业指导一.目的:一.目的: 快速而有效地完成清洗与转色作业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注塑机台的转色作业三.清洗与转色作业的分类程序(由加料人员负责完成):三.清洗与转色作业的分类程序(由加料人员负责完成):1.同一材料的换色:对同一材料换色时,尽量以淡色转为浓色材料,从透明材料换为不透明材 料较易作业,换色程序如下: a.关闭料闸; b.空打数次,将料筒内材料射出; c.清洁料斗; d.向料斗内加新料; e.空射,直至换色完成 从浓色转换成淡色,从不透明转换成透明材料时,空射十数次后,颜色仍不纯净时,卸下射嘴、 料筒缸头清洗,或参照本作业程序 3 执行。

2.异种材料的更换: 热塑性塑料的温度高时会粘着金属面,温度低则不粘着,换料作业利用此特性,使欲更换的材料 粘着料筒 内壁,以供给冷螺杆的高粘度材料削取之 a.在更换时,料筒温度尽量低于实际成型温度; b.螺杆转速宜低,降低背压,防止摩擦热导致材料温度上升; c.更换材料每少量供给,熔融树脂尽量勿卷于螺杆; d.以短行程使螺杆前进,冲击性射出 3.同时更换塑料及颜色: 在此情况下,应选择一种特性近似的塑料及加入清洗剂一齐使用,一般清洗剂有:螺杆清洗液、 NRC 螺杆清洗料、煤油等 1).用螺杆清洗液、煤油操作程序如下: a.将料斗清洁,并射完余料; b.备洗机塑料混入煤油或清洗液(轻微湿润即可); c.加大射速及射压,料量调至最大; d.略加背压,使熔胶不后移; e.塑料颜色完全被清洗干净后,紧记将温度、压力、料量回复过来; f.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未将料筒清洗干净,请卸下射嘴,料筒缸头清洗,有必要时须卸下螺杆 清洗 2).用 NRC 螺杆清洗料操作程序如下: (以一台注射量 500 克,从黑色转为白色为例) a.拆除射嘴; b.尽量将料筒的黑色料射净,清洗干净料斗; c.加大背压,尽量不让螺杆后退; d.加入白色(透明)的水口料 500g,冲至浅灰色; e.加入 NRC500g,直至射出的 NRC 为白色; f.再将料斗清洗干净,然后加入要生产的白色塑料,直至排尽料筒内的 NRC 为止。

注:料筒温度为塑料成型温度,为尽量回收 NRC,必须将射出的 NRC 立刻分散冷却四.停机换料常识(针对塑料特性):四.停机换料常识(针对塑料特性): 各种塑料原料特性不同,停机时要考虑到该种胶料的特性,可以节省时间,并且避免塑料变质 物料名称注意事项聚苯乙烯(PS)属硬胶,热稳定性好,在成型温度下较长时间受热也不会分解, 因此停机前只需将电热关掉即可 ABS 属硬胶热稳定性好,在成型温度下较长时间受热也不会分解,因此停机前只需将电热关掉即 可PE、PP 属软胶热稳定性好,在成型温度下较长时间受热也不会分解,因此停机前只需将电 热关掉即可 PC 由于生产暂时停顿(如夜班不开工),需使料筒一直保持在 160℃左右,以免胶料受潮,如 要换料,则需用 PE 清理料筒,并取出螺杆,用铜刷清理螺杆 PVC 热敏性材料,停机前先关闭电热,然后把 PVC 推出,直到料筒温度降至 150℃后,最后用 PP 、PE 等热稳定性好的塑料把料筒内的塑料全部推出PMMA 在较高温度下易分解,但在正常成型 温度热稳定性尚好,故停机时只需关闭电热尼龙 PA 此塑料热稳定性好,停机前不需清洗料筒, 但要立刻关闭电源,否则 15 分钟后塑料会变质。

赛钢 POM 此为热敏性塑料,停机时在关闭电热 前 10 分钟先把温度调低,然后连续把料筒内塑料推出,换料时,先用软胶清洗五.作业质量:五.作业质量: 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而有效地完成清洗与转色作业,并注意安全 a.时间的控制:停机前的准备(外部时间):工具、清洗料、清洗剂、新物料干燥准备到机台 附近 停机后即开始作业(内部时间),按程序顺利操作,一次性完成,一般控制在 20 分钟内完成 b.效果的控制:按程序要求设定好参数,尽量少用清洗料就能达至彻底清洗效果,即为较佳的 控制第八章第八章 上下模指导上下模指导 一.目的:一.目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转模作业,减小停机时间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上、下模人员的规范操作和维护三.上、下模作业程序内容:三.上、下模作业程序内容:1. 准备:在模具装上注塑机以前,应进行检验,以便及时发现质量问题,进行修模避免装上机 后又拆下来,当模具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分开检查时,要注意方向记号,以免合模时搞错 a. 查看模具的现状:模具代号、模具是否保养良好、是否属于可以上机生产的模具,水咀等配 件是否齐全等;检查模具可否安放在注塑机内调校; b. 准备上模配套工具,如内六角扳手,吊环以及配套夹模垫铁、压板、螺钉等; c. 准备配套冷却系统,如模温机、水管等; d. 将所需模具及配套件运送到机台附近,准备停机上模。

2. 下模作业:a. 在下模时,须将高压锁模取消;关闭模具,卸下冷却水管; b. 打开模具,检查模具内是否有水份,清洁后,喷好防锈油,关闭模具,停马达; c. 吊环锁紧并用吊机勾住;松开动模板固定螺丝,然后再松开定模板固定螺丝; d. 开动马达,设定慢速,小心使活动锁模板后退; e. 小心用吊机吊走模具,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防尘措施,贴上标识,标识模具状态和防锈措施、 日期 f. 关闭马达、总电源;运水阀,清洁机台 3. 上模作业: a. 检查电源;冷却水;料筒温度是否正常;核对模具可否安放在注塑机内; b. 检查顶针位与注塑机顶针位置是否统一; c. 根据生产资料设定工艺参数;启动马达,设定慢速及调低锁模压力; d. 根据模具厚度,调整活动锁模板位置,使模具放入两板之间;若有侧向分型机构的模具,滑 块宜安装在 水平位置,即活动块是左右移动 e. 吊起模具约 1-1.5 米,清洁好模具四周及注塑机内锁模板平面; f. 将模具放在两板之间,在开始锁模时取消高压锁模; g. 调整模具使料嘴与射嘴对中;当模具定位圈装入注塑机上定模板的定位圈座后,用极慢的速 度闭模,使动模板将模具轻轻压紧,然后上压板,压板上一定要装上垫片,模脚每侧必须至少各 装压板 2 块,上压板时,必须注意将调节螺钉的高度调至与模脚同高,即压板要平。

如果压板是 斜的,就不能将模具的模脚压得很紧压板侧面不可接触模具,以免摩擦损坏模具 螺丝应靠近模脚侧,否则就不能将模具的模脚压得很紧螺丝拧入注塑机模板的深度应大于螺丝 的直径,最好 1.2 至 1.5 倍直径 h. 模具紧固后,使慢慢启模,直到动模板停止后退,调校模具开模行程(行程能使塑件及料道 取下); i. 较正顶杆顶出距,顶杆的位置应调节至模具上的顶出板和动模底板之间尚留有不小于 5 毫米 的间隙,以防止损坏模具,而又能顶出制件j. 闭模松紧度的调节,松紧度适中,既防止溢边,又保证腔适当排气;对于要求模温的模具, 应在模具提升模温后,再校闭模松紧度注意:高压锁模速度不宜过快,不要超过 20%,锁模 高压在保证不溢边的同时尽量低,以保护模具 k. 接通模具冷却水,接通冷却水后,应检查其是否畅通、漏水;清洁模具油渍、水渍;待料筒 温度达至成型后,按《注塑机操作规程》作业 四.上、下模过程的注意事项|: a. 安全性:在上、下模过程中,其他人员如清洗机筒之类亦在同时进行,因此要互相协调配合b. 时间性:要尽量减少停机时间,即缩短真正的上、下模作业时间 c. 效果:要按《上下模作业程序》作业,以防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并且要注意作业质量,如料 嘴与射嘴的对中,固定螺丝的紧固,冷却运水的运行都要准确到位。

第九章第九章注塑机维护保养指导注塑机维护保养指导 一.目的:一.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注塑机的维护保养三.内容及项目:三.内容及项目:设备维修人员要定时检查和维护,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注塑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每日的检查和维护: a.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按《注塑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机器有损伤的操作要加以制止 b.检查机台运行对生产的影响,如产品经常缺胶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对机器进行检查、维修; c.检查液压油的油温是否在 30-50℃之间; d.检查润滑系统油量和各活动部位的润滑情况,要求:加润滑油部位每班至少 2 次以上,加 润滑脂的部位一星期一次; f. 检查马达声音、锁模部分声音;油管及接头是否漏油; g. 各行程开关掣螺丝是否松动,各安全开关是否正常工作; 2.每月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A.各电路接点有无松脱; b.检查各抽气扇是否工作,清理隔尘网上的尘埃; c.压力油是否清洁、不足; d.清洗滤油网和换热器; e. 各活动部分润滑和螺丝松动情况; f. 是否存在遗留未解决问题,如有,应及时加以解决。

3.每年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a.更换变质压力油和添加新的压力油; b.清理热电偶接触点和校正温度表; c.检查电子线路接触点、电线老化程度,保护开关; d.检查所有指示灯和各项性能的稳定性; e.清洁马达和各油阀; f.紧固易松动部分螺丝4.对设备的状况要加以标识,有异常情况不能使用的机台要挂“待维修”、“正在维修”之类的 标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