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货场与货运站(8学时)重点:1、货场主要设备及需要量的计算; 2、货运站的合理布局难点:1、货场主要设备的空间布局; 2 、货运站在枢纽内的合理分工问题的提出:1、货运站是干什么的?2、货运站、货场如何设计? 第一节 货场的分类及配置图 一、货场的作用货场是车站办理承运、保管、装卸和交付的一个生产车间,是铁路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口,是货运的起终,是铁路联系社会的窗口、货物的集散地二、货场的分类1.按照货物的品类 综合性(设在枢纽内)、专业性(如煤、危货);2.按照办理的种类 整车、零担(零担发中转)、集装箱、混合货场;3.按货运量大小(到+发+中转万吨)大型》100、中型》31)、小型《30;4.按配置图分 尽头式、通过式、混合式 三、货场主要设备主要有配线、场库设备、装卸机械、检修设备、道路、排水设备、检斤设备、货场用具及房舍等四、货场配置图货场的配置图型包括尽头式、通过式和混合式三种 以下列表做比较:第二节 货场场库设备一、堆货场1.作用存放不怕湿散货、粗杂品、集装箱和长大笨重货物的场地2.分类(1)平货位堆货场 地面硬化、有1%~3%的坡度;(2)低货位堆货场 适易于大运量的散堆装,有直壁式和斜坡式两种。
3.堆货场宽决定于运量、货物种类、装卸机械、货位布置形式、货位排数、货位宽二、站台1.作用:便于装卸,存放不怕风雨、太阳影响的货,便于排水2~3%坡度,高>1m2.分类(1)普通站台 是站台面与普通货车地板高度基本相同,离轨面1~1.1m①侧式站台 站台与装卸线平行,高1.1~1.3,1:12端坡,坡度高》3.5m,便于机械下台;②端式站台 站台与装卸线垂直,方便带轮货,6×4.5,端顶高为1.15m,带车钩和不带钩③综合式站台 是侧式和端式综合布置的,应设1~1.5m的过渡线2)高站台方便散装、不易破碎小货装敞车,站台距轨面》1.1m,投资大、地形要求,有:平顶式高站台:与普通基本相同,有单面、双面高站台;滑坡式高站台:利用货物自重溜装车,适宜于煤、砂石等;跨线漏斗式高站台:适宜于敞车装载煤、砂石等;高站台低货位联合三、仓库1.仓库的作用 贮放怕湿、怕晒及危险性和贵重物品的场所2.仓库的形式 单、双、多层仓库,跨线和不跨线仓库3.仓库的设置位置及设计要求仓库设在站台上,两边应设计雨棚,雨棚宽与站台对齐,多雨地铁路侧伸出2.05m,场地一面伸出3.5m(画图说明尺寸关系)。
1)防火、防晒、防雨、防盗、卫生及安全;(2)货位能力;(3)库内外设道路及机械道路;照明设施(危货);成本4.仓库的宽度和长度(见书76页,还要讲货区、货位的概念及其设置)(1)宽度根据货性、运量、装卸机械类定,库内货位长按库门与门间距定,两库门中心间距14m,库门宽3m,则货位长11m,如每货位80m2,库内每车位布置两排货位,中间纵向通道3.5m,则库宽18m,如每车位四排货位,货位间通道1.5m,库宽36m,取3的倍数2)长度 L仓 = F仓 / B仓(取14的倍数)四、雨棚设在仓库间,存放怕湿不贵重物品,有跨线和不跨线两种五、站台、仓库、货棚的配置1.要求 考虑取送车、装卸车及搬运车辆的停留与走行尺寸如书76页2.配置形式(1)矩形 装卸线长、一次容纳车数多、减少调车钩、有利于成组装卸一台一线:结构简单、造价低、占地少、干扰小;但取送复杂、效率差;两台同侧一线:取送车方便,但占地多、投资大;两台夹一线:一侧卸后车不移动即可在另一侧装;但调车复杂;两线夹一台:办零担中转为主,不过线,或以零担中转为主,兼办零担发到;两线两台:侧面办零担发到,不过线,线间库办零担中转(不能到);多台多线:便于挑选和存放车,货物类多、分类集结,量大、类多的货场、码头;(2)阶梯型各装卸线单独取送车,取送装卸不干扰、调车方便,线短道岔多、停放车少、占地多,装机械在各仓移动不便。
3)栉型是三台夹两线的非平行式,布置紧凑、便于管理、中间办中转、两头办到发六、场库设备需要面积的计算包括有效面积(存放)、辅助面积(机械走行通道)F = Qat/365p (Q设计时注意过车、坐车、专用线作业量)a =Q月/Q/12Q—堆货场、站台、仓库、雨棚的年度货运量,t;a—发到不均衡系数;t—货物占用货位时间,d;p—单位面积堆货量第四节 货场配线一、货物线(装卸线)1.平均一次送车需要的装卸线有效长(L铁)L铁 = Qal/36qcl—平均车长,14m;q—货车静载重t/车;C—货场每昼夜取送车次数:小货场1,中2~3,大4;2.存放货物需要的场库设备长度(L货)L货 =F/d Qat/36pdt—货物保管期限,d;d—货物线一侧或两侧场库设备总宽最后,L=max{L铁,L货},取14的整倍数,3.滑坡式高站台一次送车、分批装车时的线路有效长n—分批装车的批数;L高—高站台长;参考数据:(1)货物线有效长与仓库(站台)布置形式及长度配合,矩形仓库:10~15车;阶梯型:5~7车;跨线仓库:210m(2)笨重货物线有效长,应与装卸机械的能力及台数配合;(3)散堆装装卸线,适应大宗直达、成组,结合装卸机械能力确定。
二、牵出线1.牵出线的作用向各装卸线挑选车、转线调车、调整顺序,小型场为摘挂列车甩挂和货场取送车1)货场与车场纵向距离远;联络线上有接轨且运量大;联络线平纵断面不许调车2)货场在调车场对面,调车繁忙,无其他线可调车;(3)中间站货运量较大,利用正线调车,影响通过能力2.数量 尽头式:只有一台调机设一条;通过式:一台调机一条;两台两条;3.长度L = ln + l机+ l安 (不得小于200m)n—牵出列车车数;l—货车长,14m;l机—机车长;l安—距离车档的安全距离,10m三、存车线 设在繁忙货区或咽喉区,作为暂时存放车辆、选分车组的线路四、轨道衡线装有轨道衡器,专门来衡量铁路重空车重量的线路,在工业站、国境站、港湾站及需要轨道横检斤的地方一般设在装卸点的咽喉区,进行流水作业,防止折返走行第五节 货场的平面布置一、货场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1.方便取送车和管理;(货种性、运量、发到中分开、取送装卸[顿钩]、交叉、库门对车门[对位])2.便于收发货人搬运,与城市交通方便联系;(营业厅、铁路与公路的交叉、取送车与进出货)3.装卸机械化;(各种机械的改换、人力变机械)4.设备要求及远期发展;(预留装卸线、改扩建)5.设备紧凑,作业流水性与效应性;(中时、停时、周时,保证成组、直达、集中装车,共用设备)6.排水、消防、安全、环保。
危货仓库、鲜货区、洗刷线、散堆装、消防)二、货区划分及相互配合原则为便于货场管理,合理运用设备、保证货物安全,根据货性、作业量、品类,将一条或相邻几条装卸线周围的设备合并在一起而划定的货物作业区称货区1.成件包装货区;(远离散堆装区、最好设在货场上风方向)2.集装箱货区;(和长大笨重货物既相邻,又要隔离,以便共用机械,布置在散装和包装间)3.散堆装货区;(远离市区和包装区,下风方向)4.危险货区和牲畜区;(根据消防、卫生防疫要求,远离其他货物,危货区应单独设出入口)5.远期;(货场与车场横列时,考虑发展,包装区远离车场,散货靠近车场,以防拆迁困难) 三、货场配线的布置1.布置形式平行式、非平行式、混合式;2.货物线间距(1)线间无场库、建筑,间距>4.6m;(2)若有货棚,则支柱外边缘距装卸线中心不少于2.44m,,线间距为4.88mm;S站=A1+A2+S1+2D(3)两线间有堆货场,根据机械、堆货场道路求;(4)准轨和宽轨换装时,间距不能小于3.6m;(5)两装卸线间或预留有电力机车触网时,线间距不能少于6.5m;(6)曲线上应加宽;(7)装卸线与到发线,线间无作业》6.5m,困难时为》5m,有装卸作业》15m。
五、货场道路的布置尽量与铁路线不交叉、单车道3.5m,布置、货场的排水六、其他设备及其布置1.营业大厅应对货场进出口;2.装卸机械维修、集装箱维修、蓬布修理和充电间宜集中;3.货场出入口数量决定于货运量、交通量、城市的衔接;4.检斤设备应在入口;5.工业电视、通讯、卫生、防盗、消防等设备第六节 货运站的分类及配置图 一、货运站作业的主要特点1.运转作业接发解体、编组列车、按货物装卸地选分和取送车辆,摘挂列车的甩挂,预确报1)货运站到发的列车以小运转为主,且到发列车数量少;(2)货运站到达的车辆主要为本站作业车,调车作业主要是向装卸点取送车2.货运作业(1)在大城市、大枢纽卸大于装的车站,货运作业的重点为卸货和出货组织;(2)在装大于卸的车站,应加强货源组织和进货、装车工作;(3)零担中转站,加强零担中转计划工作,合理利用中转设备,提高中转效率;(4)在港口站和不同轨距的联轨站,应注意货流和车(船)流的衔接与配合二、货运站的分类1.货物种类:综合、专业2.作业特点:装车站、卸车站、装卸站、换装站、中转站;3.与正线的连接:尽头式、通过式;4.货场与车场的配合:纵列式、横列式、远离三、货运站的配置图配置图是货运站内到发场、调车场、货场与其他设备的布置图形。
根据其路网上位置、货运量、货物种类、城市布局、货流和吸引范围决定,还考虑枢纽内与编组站联结方式、专业化分工第七节 铁路货运业务集中化及枢纽内货运站的合理布局与分工一、铁路货运业务集中化1.铁路货运业务集中化的定义对路网上货运营业站和部分线路调整,停办运量小的站、专用线或线路货运业务,把货运业务集中在较大货运营业站,加大货运营业站间距离,重点装备中心货运站2.意义发挥铁路中长途运输优势,提高运输效率、速度,扩大运输能力,运输安全,技术提高、投资少、设备集中(装卸)、运费低、减员经济效益、机车车辆减少3.方式:封闭运量不足的线路、停办或限办一些运量小的车站的货运业务、关闭运量很小的专用线(跟企业效益有关)、实行枢纽内货运站的专业化分工 二、枢纽内货运站的合理布置1.枢纽的定义大城市、大工业区范围内,多站多线交汇,客货运作业,分散、互联形成的总体2.枢纽的设置原则(1)与工业区;(2)与城市交通(有便捷的联系);(3)与编组站(联系方便);(4)与城市规划相结合;(5)环境保护;(6)企业的发展 三、货运站在枢纽内的分工和专业化1.枢纽内货运站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原则(1)靠近商业区和居民居住区设综合性,工业区设置专门性货运站(2)充分发挥车站技术设备的效能,提高使用效率;(3)简化车站设备的种类和作业组织,使车站专门化;(4)便利短途搬运;(5)有利于直达、成组、取送、调车。
2.枢纽内货运站的分工与专业化的方法(1)按照货物种类专业化;(2)按照铁路货运站吸引地区专门化;(3)按照铁路方向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