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化水稻种植范本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84KB
约3页
文档ID:436746558
机械化水稻种植范本_第1页
1/3

水稻种植手册•播种、育秧水稻软盘育秧技术是在“工厂化”育秧的基础上总结转化而来的低成本、简易化的育秧方式该育 秧方式成本低,质量好,易于操作,适合机械化栽插的要求其作业流程为:床土准备-肥料拌混- 破碎过筛-堆闷熟化-晒种脱芒-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铺空盘-精做秧板-装盘土-洒水-播种-覆 土-封膜-接膜练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机械播种可将装土、洒水、播种、覆土一道程序完成一、 播种前的准备1、 备好软盘2、 种子 杂交稻每亩大田备种1-1.25公斤,常规稻3-4公斤播种前应晒种、药剂浸种,并催芽至 破胸露白3、 营养土配置取粘性适中、费力较高的菜园土,或旱地耕作层土,和充分腐熟的酸性土杂肥各 一半,打碎拌匀过筛每50公斤细土,加130克拌秧剂、0.5克复合肥(或尿素50克、氯化钾 50克、磷肥200克)反复混匀作营养土,可装35盘也可利用塘泥,加入适量的细有机肥和壮 秧剂4、 秧床 选用旱育秧床或湿润秧床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舒松中性至微酸性旱地,挖松、 打碎土块,施入农家肥和尿素、钾肥、磷肥,按1.5米米宽开沟、浇透水二、 播种1、 播种期单季品种水稻一般在5月中旬播种。

播种前将秧秧盘浇透水,将表土刮平,然后将秧盘 摆在秧床上,以横摆两个为宜,秧盘四周用细土掩盖严实2、 播种方法①先将营养土撒在秧盘上,均匀铺平,再播撒种子,用细潮土铺盖刮平湿润秧床, 用泥浆填盖,将泥浆表层刮平②种土混播每个秧盘用1-1.5公斤营养土与种子混匀后播撒, 播种后将表层刮平③精量播种将种子分次细播,力求均匀,播种后均匀撒盖籽土,覆土厚度 为0.3-0.5厘米,以盖没芽谷为宜,不能过厚,不能用营养土三、 盖膜播种后,用喷雾器将软盘喷湿,一定不要浇灌然后用竹片搭拱架盖农膜四周绷紧、 压严四、 秧床管理1、 湿度 播种到出苗一般不喷水,若盘土变白可喷湿齐苗后,厢沟可走浸厢水,保持盘土湿润2、 温度盖膜后,膜内温度不宜超过35°C;出苗后,控制在25-30,无风晴天,注意高温烫苗3、 施肥秧苗2叶期,3-4叶期、栽插前2-3天,各追一次肥用1%尿素溶液喷施,施用后用清 水洗苗4、 接膜秧苗2片真叶期开始炼苗,第一天打开膜的两头,2-3天可揭开一半,第四天可全部接去五、 病虫害防治秧苗在2叶期,可用1:800倍液敌克松或每平方米50克壮秧剂,兑水喷施预防青枯病、立枯病 移栽前,粳稻用三环唑,杂交稻用叶枯灵预防稻瘟病和细条病、白叶枯病。

软盘育秧的秧龄以40-45 天为宜,栽插前的2-3天,盘面不能浇水,以防秧苗散落水稻移栽标准机械插秧标准是早、密、浅、正、直、满、匀、扶、补1、 早:适时抢早2、 密:合理密植,保证田间基本苗数3、 浅:插秧深度2厘米以内,插深小于1厘米,穗虽多而穗小,不抗倒伏,插深大于2厘米, 穗少而不能高产4、 正:要求秧苗栽的正,不要东倒西歪5、 直:插秧行要直,行、穴距要规整一致6、满:插到头、插到边,格田四角插满插严,确保田间基本苗数合理、耕地利用率100%;7、 匀:栽插深浅整齐一致,不插高低秧、断头秧,每穴苗数均匀8、 扶:插后及时上护苗水,促进秧苗早返青、早分蘖9、 补:插后同步补苗,确保水稻生育进程一致水稻插秧技术要求水稻插秧技术要点概括为适宜水深、田面硬度、插前三带、最佳插深、适龄壮秧、合理密植、 科学灌溉、早施蘖肥、及时防虫、适时抢早、插满插严、按序插秧1、适宜水深要求插秧前一天把格田水层调整到1厘米左右(呈花达水状态)有利于插秧机作业2、田面硬度插秧时田面硬度检查方法是食指入田面一节(2厘米左右)深度划沟,周围软泥呈徐徐合拢状 态,为最佳的插秧状态3、 最佳插深机械插秧的深度是否合适对秧苗的返青、分蘖以及保全苗影响极大,水稻机械插秧深度控制在 2厘米左右;人工插秧深度1〜1.5厘米。

4、 适龄壮秧移栽期秧苗素质的好坏对秧苗返青、分蘖影响极大,一般要求旱育中苗(3.1〜3.5叶)、旱育大 苗(4.1〜4.5叶)是根白而旺、扁蒲粗壮、叶挺而绿、秧龄适当、整齐均匀、干物重高、抗逆能力 强的健壮秧苗,这样的秧苗插后返青快、分蘖早、生长旺盛5、 合理密植插秧的密度(每平方米的基本苗数)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秧苗素质、气候条件、栽培水平 等综合因素来确定6、科学灌溉插后立即上护苗水保返青,水深4〜6厘米左右,苗高2/3,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准,促使秧苗 早返青、早分蘖、早生快发在常温下地表水呈花达水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9〜10天,护苗水 深度2厘米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6〜7天,护苗水深度4厘米时,秧苗返青所需天数为4〜5天水稻返青后立即撤浅水层,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以利增加水温和泥温,加快水稻分蘖要 事先留好出水口,以防降水过多时水深淹没秧苗或长期深水淹灌,降低根系活力7、 早施蘖肥插后3〜5天秧苗返青后立即施蘖肥,促进秧苗早分蘖、快分蘖、多分蘖,减少无效分蘖8、 及时防虫插秧后及时进行虫情调查,发现病虫危害时及时喷药防治9、 插满插严插后同步补苗,插到头、插到边,格田四角插满插严,确保田间基本苗数合理、耕地利用率100%, 要求做到秧苗栽的正,不要东倒西歪,插秧行要直,行穴距规整,每穴苗数均匀,栽插深浅整齐一 致,不插高低秧、断头秧。

10、 按序插秧插秧时应从稻田的下头开始,逐步向上头推进,待下一个格田插完秧以后,上一格田中的水放 入下一格田做为护苗水,这样,即节约用水,又提高了水温,还减少肥料流失浪费水稻管水水稻生育期合理灌溉的原则是: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有水壮苞,干湿壮籽深水返青水稻移栽后,根系受到大量损伤,吸引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水稻禾苗移栽后必须深 水返青,以防生理失水,提早返青,减少死苗深水返青一般以3〜4厘米为宜浅水分蘖水稻分蘖期如果灌水过深,就会造成土壤缺氧闭气,养分分解缓慢,稻株基部光照弱, 对分蘖不利但分蘖期也不能没有水层一般以保持1.5厘米深的浅水层为宜有水壮苞水稻稻穗形成期间,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水稻孕穗到抽穗期间,一定要 保持田间有3厘米左右的水层,以保花增粒干湿壮籽水稻抽穗扬花以后,禾苗需水量减少为了加强田间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根系 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茎秆健壮,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管理方法,以期达到的 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的目的水稻施肥技术施足大田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 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防止流失。

追肥:(1) 早施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2) 巧施穗肥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 控制无效分蘖3) 补施粒肥从抽穗到成熟期间,以提高结实率,确保完全成熟为主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 宜少不宜多补施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改善 水稻根部氧的供应,提高根系活力;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从而增加稻谷产量,改善稻 米品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