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说课稿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说课稿1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中学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我分四个方面来进行课前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讲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作用及生物膜系统加以讲解,是在学习了细胞内的元素、化合物之后进行的本节课是中学生物的基础,为以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分裂以及其次册遗传、变异、第三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建立了理论与学问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①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②会用高倍显微镜视察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 ③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 ①高倍显微镜视察线粒体 ②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协调协作 三.教学目标 1. 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2. 学会运用高倍显微镜视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 认同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部分与整体的协调 4. 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四.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1. 学生已学习了部分生物学学问,对于探究、合作沟通自学也有了肯定的实力,但实力有限,须要加强 2. 本节教学中,应强调学生自学、探究与合作沟通,利用PPT、Flash等多媒体服务于教学。
我每节课都用课件,并在重点、难点处加以引导 3. 课时安排:可以1课时也可以2课时 五.上课过程 (一)引导自学感知学问(8分钟)(细胞器学问较简单理解和驾驭,因此用引导自学的方法解决) 先提出问题:1.分别细胞器的方法是什么? 2.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3.点拨重点 (二)试验探究,重在过程(20分钟)(时间充裕时可作为单独一节课) 用高倍显微镜视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a. 先讲留意事项:1.低倍镜如何干脆转换高倍镜? 2.加温的方法 3.健那绿染液的配制方法 4.材料说明 b.由学生自己进行试验与探究,提倡小组合作沟通 c.试验结束进行小节与沟通,如描述叶绿体、线粒体形态分布,评价操作的优缺点等 (三)师生互动、理解学问(12分钟) 先进行资料分析:可引导学生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也可以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1. 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 2. 分泌蛋白从合成、分泌到细胞外,经过那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过程 3. 此过程是否须要能量?能量由谁供应? 4. 组成蛋白在哪里合成? 最终引导提升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分组探讨。
1.有哪些细胞器由膜组成? 2.这些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否有联系? 3.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 (四)总结提升,解难释疑(3分钟) 1.各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2.视察叶绿体、线粒体 3.系统的分工协作 4.生物膜系统 (五)布置作业:以书为本,打好基础 (2分钟) 1.课后练习 2.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节,叶绿体、线粒体的深化描述 (六)开放教学:了解人工膜用于疾病治疗的网上拓展学问(练习三) 特殊说明: 1. 留意人教版与中图版的区分,因为高考山东考中图版 2. 本节是对细胞器的初步了解可以讲深化讲解为以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打基础 3. 部分细胞器在高校教材与部分中学教材中的叫法不统一 4. 细胞器着重讲解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其他可以略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说课稿2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限制中心》的内容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本课是《一般中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①)分子与细胞》第三章其次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相识到细胞,相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协作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运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学问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视察到,所以老师要打算好示范镜 1、学问目的 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运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④探讨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2、实力目标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运用高倍显微镜视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巩固高倍镜的运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视察试验中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育学生动手实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相识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化。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协作; 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运用高倍显微镜视察线粒体 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试验探究法、讲解并描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索一系列问题,使他们主动主动参加到教学中,在获得学问的同时,培育学生动手、视察、比较和总结的实力 1、打算20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簇新黑藻叶,1%的詹那绿染液 2、课件制作:制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 依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制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支配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及运用高倍显微镜视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其次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协作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 组织学生观看一张某玩具厂劳碌的车间的动画片提出问题: ①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个车间和部门之间的协作产生出来的? ②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吗? ③细胞内的各种“车间”是怎么样的?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阅历,以及对细胞的视察,绽开探讨,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进行总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困难改变。
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很多劳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肯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 2、运用高倍显微镜视察 设置这步的理由是: ①学生对微小的细胞总有一种神奇感,通过亲自视察细胞来解决自身的怀疑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主动参加探究的学习爱好和激情; ②训练了学生制做临时装片和运用显微镜视察的实力; ③知道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形态; ④对微观世界的细胞有了初步的相识 详细作法如下 (1)先引导学生制作黑藻叶片细胞及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视察黑藻叶片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记载和描述视察现象,针对该试验提出如下问题:①描述视察到的黑藻细胞的叶绿体分布和形态②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绿色? ③描述视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分布和形态然后依次探讨与沟通 (2)总结:在显微镜下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正是由于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大量叶绿体,所以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可以看到被詹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匀称的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3、细胞器的分工。
(1)指导学生带着思索题阅读P44~47的课文内容思索以下内容: ①胞内有哪些细胞器? ②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③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吗? (2)播放电镜下线粒体的幻灯片 引导视察:线粒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功能?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么样相适应的?为什么成人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3)播放电镜下叶绿体的幻灯片 引导视察:叶绿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的内膜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功能?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么样相适应的?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吗? (4)接着播放电镜下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幻灯片 引导视察: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们有什么功能? (5)分别播放动植物细胞亚微小结构模式图,简要介绍其他细胞器 这样设置的缘由是: ①在试验视察的基础上,经过阅读使学生对各种细胞器有一个初步的相识 ②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关,有利激发学习的爱好 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看、比较、探讨,加深理解有利驾驭细胞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及其功能 ④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学问 ⑤为完成后面的达标图表做充分的打算。
4、概括反馈: ①设计达标表格,引导学生完成 ②应用该表格进行小结 ③举荐相关网站,以解决课后遇到的问题 这样设置的理由是 ①通过完成表格,归纳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更好的驾驭本节课的内容 ②培育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实力; ③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④拓展了教化资源,为学生供应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课堂小结] 请4~5位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自己驾驭的状况 请老师重新出示“八种细胞器的比较表”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表”对本节内容的学问点、重点、难点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 本P50基础题1、2、3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质基质: 二、细胞器: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小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