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南湖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轿车盘式制动器设计学生姓名:朱 庆系 别:机械与电子工程系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黄泰明 2011 年 12 月 1 日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汽车作为一种最广泛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现代大工业的特点,这一点在汽车工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汽车既是资金密集又是技术密集的工业产品汽车质量是汽车生产企业的生命线,其中安全性能尤为重要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随着起床的行驶速度和路面情况程度的提高,更加需要高性能长寿命的制动系统其中汽车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执行装置,制动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对汽车汽车制动器的安全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式制动也叫块式制动,是靠制动块在制动轮上压紧来实现刹车的鼓式制动是早期设计的制动系统,其刹车鼓的设计1902年就已经使用在马车上了,直到1920年左右才开始在汽车工业广泛应用。
现在鼓式制动器的主流是内张式,它的制动块位于制动轮内侧,在刹车的时候制动块向外张开,摩擦制动轮的内侧,达到刹车的目的相对于盘式制动器来说,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和散热性都要差许多,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稳定性差,在不同路面制动力变化很大,不易于掌控而由于散热性能差,在制动过程中会聚集大量的热量制动块和轮鼓在高温影响下较易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形,容易产生制动衰退和振抖现象,引起制动效率下降另外,鼓式制动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定期调校刹车碲的空隙,甚至要把整个刹车鼓拆出清理累积在内的刹车粉当然,鼓式制动器也并非一无是处,它造价便宜,而且符合传统设计四轮轿车在制动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前轮的负荷通常占汽车全部负荷的70%—80%,前轮制动力要比后轮大,后轮起辅助制动作用,因此轿车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就采用前盘后鼓的制动方式汽车盘式制动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可是在我国还是刚在起步的高技术,设计、制造、实验都比较复杂要保证制造出批量较大的、高性能盘式制动器产品,不仅在工艺设备(包括实验设备)等硬件方面要有比较大的投入,还包括从国外引进一些高效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而且在软技术方面还需努力和提高,也许引进一些最新技术,要在独立设计和自主开发上多下功夫,以便在不久的将来,形成我们自己的设计、开发、盘式制动器的能力,促使我国的汽车工业。
(二)依据和意义:汽车制动系是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的机构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高等级公路的发展,新法则要求的实施,车辆性能的不断提高,盘式制动器作为新型的能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的产品将会得到快速的推广和应用,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盘式制动器尤其是浮动钳式盘式制动器已十分广泛地用于轿车的前轮与鼓式后轮制动器配合,也可使后轮制动器较容易地附加驻车制动的驱动机构,兼作驻车制动器之用,有些高性能轿车的前后轮均采用了盘式制动器,主要是为了保持制动力分配系数的稳定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轿车盘式制动器的设计及优化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如何正确的计算制动器的性能参数,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做到总体性能最优化2)如何对盘式制动器工作间隙进行调整3)如何提升制动器的制动效能4)如何对盘式制动器进行优化设计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研究的步骤:(1)根据课题要求,认真复习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了解制动器的种类、工作特点和基本要求;(2)对盘式制动器进行初始设计,选择和计算制动器的基本参数;(3)完成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设计;(4)学习并应用Auto CAD绘出零件图与总装配图。
研究的方法:(1)进行调研,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充分利用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了解目前国内外对轿车盘式制动器的研究进度,熟悉课题所需相关知识; (2)熟悉计算机绘图理论与技巧,达到能独立、迅速绘制零件图进度安排:(1)2011年12月1号至2011年12月31号:查阅相关资料,翻译英文资料一篇并撰写开题报告明确设计目标,了解目前在轿车上常用的盘式制动器的基本类型以及工作原理2)2012年1月1号至2011年3月10号:学习绘图软件,建立盘式制动器模型;(3)2012年3月10号至2011年4月1号:对盘式制动器在不同工况下进行CAE分析4)2012年4月1号至4月10号:论文撰写、修改;(5)2012年4月11号至5月20号:毕业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01]王宏勋.为什么要发展轮齿式破碎机[J].中国粉体技术,2000,(S1):75-86.[02]杨晓明等.高压辊磨机在冶金矿业的应用前景[J].金属矿山,1998,(3):13-15.[03]瓦伊斯别尔格.选矿前矿石准备技术与工艺新进展[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2,(9):34-39.[04]张广恩.筛分破碎及脱水设备[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05]母福生.破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要求[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6,(4):72-75.[06] 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 哈尔滨工业大理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M].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9] 刘鸿文.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2.[10] 谭建荣、陆国栋.工程图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 廖念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2002.[12] 刘 春.AUTO CAD2002教程[M].上海:上海科普出版社,2002.[13]唐增宝、何永然.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14]路纯红、郭朝勇.AutoCAD2004机械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潘文祥.辊式破碎机的原理及参数计算[J].苏盐科技,1997,(4):21-23.[16]郭新华、张小平浅析一种辊式破碎机[J]. 砖瓦,2004,(6):29-30.[17]赵小梅、李会成.合理使用对辊式破碎机的几点经验[J].海湖盐与化工,2001,(1),30-31.[18]杨咸启、王树林、李巨光等.利用有限域热流网络法分析磨机系统温度场[J].矿山机械,1999(10),16-16.[19]刘随芹、戈·帕萨尔格.国外高压对辊成型机的设计及其新进展[J].矿山机械,1999,27(10),14-16.[20]徐斌.光面辊式破碎机辊筒直径的确定[J].中国矿业,1997,6(2),83-83.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六、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