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长公小传 【明】王世贞许长公者,名鈇也,而字德威其父曰汝贤长公少育于外家①汪,弗令习儒, 曰夫夫安能袖书以槁耶?而长公窃从儒家言,受之诸子史传,业成诵矣而季父汝弼行贾吴, 乃挟长公以从 季善心计,决算多奇,而长公以谨信操其赢 季益自发舒,有游闲公子之富与名而长公又雅善尺牍,时时为季还往倾,其侪曰:“是许季也,而彬彬质有其文哉 !”而长公旦夕未尝废书也有书生雅诵记,意傲长公,以所不知而不能 ,退而指其阓②叹曰 :“彼有人焉,未可轻也季初无子,子公之异母钰,而最后亦自生子金长公即用勤辅季起其产,而亦能因时居积,稍稍具槖装③季寻卒,长公护其丧,悉以遗资籍而授之金与钰人或说钰曰 :“季故无子 ,金,它抱也钰讼之官,弗胜,恚而死狱也, 诸弟人人甘心金矣 长公泣谓曰:“均吾弟也 而金衷,今死钰已辱,即幸胜,而再辱金而无益死者, 何以见大王父④地下?”乃割槖中装以抚钰孤,曰庶几有以慰钰也金既得志,遂诬长公尝侵季资长公不辨,益割槖而授之人或谓长公衷也,而奈何授之槖而自居辟⑤,长公第谢曰: “金辟我衷,幸诸君知之,而吾又何吝也?且不忍倍吾季 ”则长公槖日损, 而会二弟为小贾, 长公则又助之贾,最后其少弟上盐课⑥,后期当没,引长公槖不足,称贷为上课,弗责偿也,于是乎长公之槖若洗矣。
而父汝贤以老死,葬弗克备礼,长公禫⑦当之,吴中收责泣而叹曰:“已矣,吾尚安所事衣食哉!”为诗五章,以见志明年,遂焚劵不复行贾矣长公固贫,然好行徳益甚念其外家汪窭⑧,岁时存遗不绝,迎其寡母方母之人谓长公不为诸季割槖当饶,长公笑曰: “吾安能饶吾能自忍困不能忍人困即益我槖而我所不忍者亦次第益也吾安能饶?”长公老且失明矣, 而时时杖而从宗人间为排解指诲,咸尊事之,以为许氏祭酒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八十二》,有删节)【注】①外家:外祖父家②阓:古指市场的大门 ③槖装:指财产槖:袋子④大王父:指曾祖父⑤辟:邪僻,不诚实⑥盐课:盐税⑦禫:除丧服之祭⑧窭:贫寒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而季父汝弼行贾吴贾:经商B. 季寻卒 寻:不久C. 且不忍倍吾季 倍:通“背”D. 葬弗克备礼 克:约定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①乃挟长公以从②乃其一气之余烈B. ①恚而死狱也 ②予亦悄然而悲C. ①乃割槖中装以抚钰孤②至丹以荆卿为计D. ①长公老且失眀矣②始吾幼且少6.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许长公仁德的一组是()(3 分) ①长公窃从儒家言,受之诸子史传②长公旦夕未尝废书也③长公护其丧,悉以遗资籍而授之金与钰④长公不辨,益割槖而授之⑤明年,遂焚劵不复行贾矣⑥岁时存遗不絶,迎其寡母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⑤⑥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许长公擅长尺牍,他曾跟从叔父汝弼经商,经常替叔父写信,他的文采得到同辈的称赞。
B. 许长公毫无私心,他帮助叔父兴旺产业,叔父死后,他把其遗产登记造册并交给金与钰C. 许长公宅心仁厚,他帮助两个弟弟,最后囊中如洗,就连父亲老死安葬都不能备足丧礼D. 许长公好行德益,他挂念外祖父汪家的贫寒,逢年过节慰问、赠送不曾断绝,并迎回寡母8.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吾安能饶 /吾能自忍 /困不能忍 /人困即益我槖 /而我所不忍者 /亦次第益也 /吾安能饶B. 吾安能饶 /吾能自忍困 /不能忍人困 /即益我槖 /而我所不忍者 /亦次第益也 /吾安能饶C. 吾安能饶吾能 /自忍困不能忍人困 /即益我槖 /而我所不忍者亦次第/益也吾安能饶D. 吾安能饶吾 /能自忍困不能忍 /人困即益我槖 /而我所不忍者 /亦次第益也 /吾安能饶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金既得志,遂诬长公尝侵季资3 分)(2)金辟我衷,幸诸君知之,而吾又何吝也3 分)答案 :6.(3 分)C(①是写许长公受教儒学的情况;②是写许长公的勤学;⑤是写许长公焚券不再经商; ③④⑥三项均可见出许长公的仁德7.(3 分)A(“他的文采得到同辈的称赞”这一表述有误,根据原文“是许季也,而彬彬质有其文哉!”这句话意思是“这个许季呀,他真是文质彬彬啊 !”人们称赞的是许长公的叔父。
由于许长公擅长尺牍(书信),经常替叔父写信, 因而人们误以为就是许季——许长公的叔父是个文质彬彬的人8.(3 分)B(参考标点如下:吾安能饶?吾能自忍困,不能忍人困,即益我槖,而我所不忍者,亦次第益也,吾安能饶?”) 9.(6 分)(1)(3 分)金实现心愿之后,就诬告长公曾经侵夺父亲的资财得分点:“既”“遂”“诬”各1 分,语意不通顺酌情扣分 2)(3 分)金邪僻(不诚实)我正派(真诚),幸好(幸亏)诸位知道这一点, 我又吝惜什么呢 (得分点:“衷”“幸”“何吝”各 1 分,语意不通顺酌情扣分参考译文一】许长公,名鈇,字德威他父亲名叫汝贤长公小时候养育在外祖父汪家, (外祖父家)不让他学习儒术,说大丈夫怎能袖里藏着书本,枯槁而死呢?长公私下听从儒家言论,接受诸子、史传之类的书籍,都能过目成诵了叔父汝弼到吴地经商,于是带长公去了叔父工于心计,决断筹算多有出奇之处,长公凭着谨慎诚信而赚取利润叔父更加得意显达,颇有些游手好闲公子的财富与声名长公又向来擅长写书信, 常常尽全力替叔父写回信, 叔父的同辈人说:“这个许季呀,他真是文质彬彬啊!”长公一天到晚手不释卷,有一个书生善于记诵, 心下傲视长公,(想)用长公不知道的来 (为难他)却不能做到,回来后指着那市场的门感叹说:“那儿有高人啊,不可以轻视的。
叔父起初没有儿子,把长公的异母弟弟钰当作儿子,最后他也自己生了儿子金长公就用他的勤奋辅佐叔父兴旺他的产业,也能抓住时机囤积居奇, 渐渐地具备了一些资本 不久叔父死了,长公护送他的灵柩(回乡) ,把遗留的资产全部登记造册并交给了金与钰有人游说钰说:“你叔父本来没有儿子, 金,也是另外抱养的 ”钰诉讼到官府,没有胜诉,愤恨而死于监狱中,诸弟人人羡慕金长公哭着说:“(金和钰)一样的都是我弟弟金真诚,如今钰死了已让人深受侮辱,就算侥幸胜诉了,(也是)又一次侮辱金,而对死者没有好处的, (我)拿什么去见地底下的曾祖父呢?”于是就拿出袋子中的钱来抚养钰的孤儿,说(这)多少可以用来告慰钰的在天之灵了金实现心愿之后,就诬告长公曾经侵夺父亲的资财长公不加辩解,更是拿出囊中资金交给他有人说长公是真诚的,却为什么给金钱财而让自己处于不诚实的境地,长公只是告诉(他们)说:“金邪僻(不诚实)我正派(真诚),幸好诸位知道这一点,我又吝惜什么呢?况且(我)不忍心违背我的叔父于是长公的钱袋日渐损耗,又恰逢二弟做生意,长公就又帮助他们经商, 最后他的小弟上交盐税,延误了期限(依法)应当罚没,拿出长公的钱还不够偿还,(长公)就向他人借贷给他上交盐税而不要求偿还,于是长公就囊中如洗了。
父亲汝贤因老迈而死, 安葬时不能够备办丧礼, 长公就把用后的丧服典当掉,吴中收债的人感叹说:“算了,我还要用这些衣食干什么呢!”(他)写了五首诗,用来表明自己的志向第二年,就焚烧了债券不再经商了长公安于贫困,却喜好做仁德之事他)很是挂念他的外祖父汪家的贫寒境况,逢年过节问候、赠送不曾断绝,还迎回寡母居住当寡母那边的人认为长公如果没有为叔父的孩子们割舍钱财应当会富饶的,长公笑着说 :“我怎能富饶呢 ?我能自己忍受穷困,却不能忍受别人的穷困,就算增加我的钱财,而我所不能忍受的(别人的穷困),也会逐渐增加的,(我还要资助他们),我怎么能富饶呢?”长公年老而且失明了, 还常常拄着拐杖跟从族人从中为人排解纠纷指正教诲,人们都尊重他,把他推为飨宴时酹酒尊神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