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喷射混凝土‘.doc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50KB
约6页
文档ID:544316194
喷射混凝土‘.doc_第1页
1/6

5.1  锚喷支护 5.1.1              本节适用于地下工程的支护结构以及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说明:5.1.1       锚喷暗挖隧道施工,一般都是以循环节进行开挖,为防止围岩应力变化引起塌方和地面下沉,故要求挖、支、喷三个环节紧跟同时,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提高支护效能,在初期喷射混凝土后应及时安装锚杆5.1.2              喷射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优先选用变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2           细骨料:采用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使用时的含水率宜为5%—7%;3           粗骨料: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5mm;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活性二氧化硅石料;4           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           速凝剂:初凝时间不应超过5min,终凝时间不应超过10min说明:5.1.2       喷射混凝土质量与水泥品种和强度关系密切,而普通硅酸盐水泥与速凝剂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抗渗性好,对硫酸盐类侵蚀抵抗能力较强,但初凝时间长、早期强度低、干缩性大,所以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喷射混凝土不如变通硅酸盐水泥好。

              为减少混合料搅拌中产生粉尘和干料拌合时水泥飞扬及损失,有利于喷射时水泥充分水化,故要求砂石宜有一定的含水率一般砂为5%—7%,石子为1%—2%,但含水率不宜过大,以免凝结成团,发生堵管现象              粗骨料粒径的大小不应大于15mm,一是避免堵管,二是减少石子喷射时的动能,降低回弹损失              为避免喷射混凝土时由于自重而开裂、坠落,提高其在潮湿面施喷时的适应性,故需在水泥中加入适量的速凝剂5.1.3       混合料应搅拌均匀并符合下列规定:1     配合比:水泥与砂石质量比宜为1:4—4.5,砂率宜为45%—55%,水灰比不得大于0.45,速凝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     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水泥和速凝剂+2%,砂石+3%;3     运输和存放中严防受潮,混合料应随拌随用,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0min 说明:5.1.3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通常以经验方法试配,通过实测进行修正掺速凝剂是必要的,但掺速凝剂后又会降低混凝土强度,所以要控制掺量并通过试配确定由于砂率低于45%时容易堵管且回弹量高,高于55%时则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和增加混凝土收缩量,故规定砂率宜为45%—55%。

喷射混凝土采用的是干混合料,若存放过久,砂石中水分分与水泥反应,影响到喷射后的质量所以,混合料尽量随拌随用,不要超过规定的停放时间5.1.4       在有水的岩面上喷射混凝土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     潮湿岩面增加速凝剂掺量;2     表面渗、滴水采用导水盲管或盲沟排水;3     集中漏水采用注浆堵水说明:5.1.4      喷射表面有涌水时,不仅会使喷射混凝土的粘着性变坏,还会在混凝土的背后产生水压给混凝土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表面有涌水时事先应尽可能作好排水处理或采取有效措施5.1.5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h;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说明:5.1.5              由于喷射混凝土的含砂率高,水泥用量也相对较多并掺有速凝剂,其收缩变形必然要比灌注混凝土大在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即进行喷水养护,并保持较长时间的养护,一般不得少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5.1.6       喷射混凝土试件制作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抗压强度试件:区间或小于区间断面的结构,每20延米拱和墙各取一组;车站各取两组2     抗渗试件:区间结构每40延米取一组;车站每20延米取一组。

说明:5.1.6              抗压试件是反映喷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优劣、检验喷射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所以通过常作抗压试件或采用回弹仪测试换算其抗压强度值,也可用钻芯法制取试件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查可参考国标《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50086—2001的有关规定                     由于地下铁道隧道还有抗渗要求,因此还要做抗渗试件5.1.7       锚杆应进行抗拔试验同一批锚杆每100根取一组试件,每组3根,不足100根也取3根       同一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不得小于设计锚固力,且同一批试件抗拔力的最低值不应小于设计锚固力的90%说明:5.1.7              锚杆的锚固力与安装施工工艺操作有关,锚杆安装后应进行抗拔试验,达到设计要求才为合格本条参考《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第7.5.18条规定,即同一批锚杆每100根应取一组(3根)试件,同一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不得小于设计锚固力,抗拔力最低值不应小于设计锚固力的90%5.1.8       锚喷支护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区间或小于区间断面的结构,每20延米检查1处,车站每10延米检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说明:5.1.8              锚喷支护施工质量的检验数量,是参考国标《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第7.6.14条的有关规定  主  控  项  目5.1.9       喷射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及钢筋网、锚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说明:5.1.9              根据行标《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的规定,锚喷支护有关设计参数可按表5.1.9-1和表5.1.9-2采用表5.1.9-1                    锚喷衬砌的设计参数围岩类别单车道双车道Ⅵ喷射混凝土厚度60mm喷射混凝土厚度60—100mm;必要时设置锚杆,锚杆长度1.5—2.0m,间距1.2—1.5mⅤ喷射混凝土厚度60—100mm;必要时设置锚杆,锚杆长度1.5—2.0m,间距1.2—1.5m喷射混凝土厚度80—120mm;设置锚杆长度2.0—2.5m,间距1.0—1.2m;必要时设置局部钢筋网Ⅳ喷射混凝土厚度80—120mm;设置锚杆,锚杆长度2.0—2.5m,间距1.0—1.2m;必要时设置局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厚度100—150mm;设置锚杆长度2.5—3.0m,间距1.0m;配置钢筋网注:1.Ⅲ类及以下围岩采用锚喷衬砌时,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1.       边墙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可取表列参数的下限值,如边墙围岩稳定,可不设置锚相和钢筋网;2.       配置钢筋网的网格间距一般为150——300mm,钢筋网保护层不小于20mm。

  表5.1.9-2                  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的设计参数围岩类别单车道双车道Ⅳ喷射混凝土厚度50—100mm;设置锚杆长度2.0m,间距1.0—1.2m;必要时配置局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厚度100—150mm;锚杆长度2.5m,间距1.0—1.2m;必要时配置局部钢筋网Ⅲ喷射混凝土厚度100—150mm;锚杆长度2.0—2.5m,间距1.02m;必要时配置局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厚度150mm;锚杆长度2.5—3.0m,间距1.0m;设置局部钢筋网Ⅱ喷射混凝土厚度100mm;锚杆长度2.5m,间距0.8—1.0m;设置钢筋网,应施作仰拱喷射混凝土厚度200mm;锚杆长度3.0—3.5m,间距0.8—1.0m;必要时设置钢架,应施作仰拱Ⅰ喷射混凝土厚度200mm;设置锚杆长度3.0m,间距0.6—0.8m;设置钢筋网;必要时设置钢架,应施作仰拱通过试验确定注:采用钢架时,宜选用轻型钢材制作,钢架污秽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40 mm 5.1.10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压力及锚杆抗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和锚杆抗拔力试验报告 说明:5.1.10              参见本规范第5.1.6条和第5.1.7条的条文说明。

一  般  项  目 5.1.11     喷层与围岩及喷层之间应粘结紧密,不得有空鼓现象检验方法:用锤击法检查说明:5.1.11          喷层与围岩以及喷层之间粘结应用锤击法检查5.1.12     喷层厚度有60%不小于设计厚度,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50%检验方法:用针探或钻孔检查说明:5.1.12          对喷层厚度检查宜通过在受喷面上埋设标桩或其他标志控制,也可在喷射混凝土凝结前用针探法检查,必要时可用钻孔或钻芯法检查  地下工程支护检查喷层厚度的断面数量可按表5.1.12确定每个独立工程的检查数量不得少于1个断面,每个断面的检查点应从拱部中线起,每2—3 m设1个,但1个断面上拱部不应少于3个点,总计不应少于5个点表5.1.12           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查断面间距(m)隧洞跨度间距竖井直径间距<540—50<520—405—1020—405—810—20>1010—20——        合格条件:每个断面上全部检查孔处的喷层厚度,60%以上不应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50%;同时,检查孔径处厚度的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值。

对重要工程,拱、墙喷层厚度的检查结果应分别进行统计 5.1.13     喷射混凝土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露筋、空鼓和渗漏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说明:5.1.13          本条文是对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外观检查当发现喷射混凝土表面有裂缝、脱落、露筋、渗漏水等情况时,应予凿除喷层重喷或进行整治5.1.14     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30mm,且矢弦比不得大于1/6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说明:5.1.14          本条文规定是针对地下工程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提出的根据本规范第4.5.6条规定,要求塑料板防水层的基面应平整、圆顺,故规定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30 mm且矢弦比不得大于1/6喷射混凝土的工艺要求如下1) 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2) 混合料应随拌随用,放置不允许超过2 h , 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少于3 min 原材料的称量误差为:水泥±1 % , 速凝剂±1 % , 砂石±3 % 3) 喷射机具能够满足均匀送料、连续喷射的要求喷射前要检查受喷面是否有泥土、断面尺寸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受喷面要均匀、密实;喷头要垂直受喷面,距离以0. 6~1. 2 m 为宜,喷头运行轨迹为螺旋状。

一次喷射厚度依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而定,拱部宜为5~6 cm , 边墙为7~10 cm , 后喷一层应在先喷一层凝固后进行,正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回弹量边墙不大于15 % , 拱部不大于25 % 4) 喷射混凝土终凝2 h 后开始洒水养护,洒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d 5) 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空鼓、渗漏水等现象,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 cm 本工程共完成砂浆锚杆465根,锚孔总长4018m。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