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卫生陶瓷常见缺陷分析费下载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KB
约10页
文档ID:206234220
卫生陶瓷常见缺陷分析费下载_第1页
1/10

卫生陶瓷常见缺陷分析一、 斑点铜斑:斑点是绿色,绿点中心色泽较深,一•个或儿个独立存在,直径一•般在 2-5 mm之间铁斑:斑点是黑色或棕祝色,在釉面分布不均,直径一般在0.3-1.5 mm之间.1、 产生原因:(1) 坯、料中含有或混入铜,铁屑等杂质2) 坯、釉加工过程中因机械磨损而混入铜屑或铁屑3) 坯、釉料加工的储存场地设施卫生欠佳,混入铜质、铁屑4) 坯、釉浆除铁时,因过筛设备或工艺失控,铁质示除净5) 喷釉时压缩空气不干净,带入杂质,抹坯不干净6) 入窑前半成品表面未吹干净7) 燃料含硫量过高2、 解决方法进行原料精选,清洗,注意除净含铜,铁杂质料块改善原料堆放,加工场地的设备和管理,加强铜件、铁件设备的维 修和保养完善坯、釉浆的除铁过筛工艺净化前吹净半成品的表面采用含硫低的燃料或射含硫量高和原料进行清硫1)(2)(3)(4)(5)二、棕眼棕眼是指在成品釉下层的坯体上,直径在1.5血1以上的无釉孔小孔1、产生原因:(1) 原料中有机物含量过高2) 原料处理贮存不当,至使坯体的密度降低3) 泥浆真空脱气不完全4) 模具含水量过大,对泥浆的吸水率下降,使坯体的密度降低5) 成型时•注浆速度过快,返工时.未擦好坯体表面。

6) 施釉时•未将坯底上的灰尘抹干净2、解决方法:(1) 进行原料精选2) 避免泥浆过热(一般在25: C以下)3) 完善泥浆的真空处理设施4) 控制好模具的含水量,模具过湿时应停用5) 调整度控制好注浆速度,返工时擦好坯体表面6) 施釉时应将坯体表面擦干净三、 脏釉脏:釉面的异物带有釉坯脏:釉面的异物颗粒较大,与坯的颜色相同风尘脏:釉而落上尘土,烧成后量暗红色,摸上去较粗糙的密集小斑点(0.3 mm)四、 产生原因:(1) 釉浆中混入了杂质,施釉时杂质落在釉面上,施釉前坯体表面吹不干净2) 装车时半成品表面的脏物,尘埃未吹干净3) 装车时•窑具清扫不干净或操作不当,使窑具的颗粒或杂质落在产品上4) 匣体或窑具破损烧成时有杂物从其缝隙进入5) 裸烧时,窑顶或风管有脏物落到产品上2、解决方法:(1) 保持釉浆贮存场地和设施清洁,施釉清洁,施釉前釉浆要过细筛,防止 漫筛现象2) 装车时吹净产品和窑具,并要轻拿轻放3) 及时换破损匣钵和维修窑门4) 定期清理窑顶及风管5) 改善车间环境卫生打标识时,避免色迹污染釉面五、缺釉比棕眼大而坯体不受伤的无釉部分1、 产生原因:(1) 釉面配方不汽,坯釉结合不良。

2) 釉料颗粒过细,釉浆不均匀3) 釉的高温粘度过高,流展性差4) 釉浆添加剂不汽5) 釉浆时坯体表面沾有油污、灰尘等6) 施釉时坯体过热,釉面干燥后又受潮,釉层过厚7) 坯体在运送、装车过程中釉面被碰摔2、 解决方法:(1) 调整釉料配方,使坯釉结合良好,或降低釉的高湿粘度,增加的流 动性2) 调整添加剂的种类或用量3) 调整度控制好釉浆的球磨细度和釉层厚度4) 施釉前要用清水将坯体擦干净,坚持干坯施釉5) 施釉时适当降低坯体温度6) 运送产品或装车时避免碰撞产品六、桔釉桔釉:釉而缺乏光泽呈桔皮状1、 产生原因:(1) 釉料配方不合理,烧成范围窄2) 釉的高温粘度高,表面张力小,流动性差3) 坯料中高温挥发物过多,高温时间短,有机物氧化不完全4) 坯体入窑水份守高,釉层过厚5) 装窑密度过大,气体流通不畅6) 烧成曲线不合理,釉料熔融时开温过快或局部温度过高,超过釉面 的成熟温度2、 解决方法:(1) 调整釉料配方,扩宽釉的烧成范围2) 调不足浆料配方,适汽减少高温挥发物多的原料用量3) 严格控制入窑水分,(一般在1.5%以下)(4) 适当降低装窑密度5) 调整并控制好烧成曲线,减少窑内温差,高温阶级适当保湿。

七、 色脏油脏:釉面呈密集或分散的大小不一致的褐色斑点和釉熔为一体很光滑泥迹:表面局部呈现带状或曲线型的黑色或土褐色痕迹,多出现在位于注浆模 具上方的坯体部位或注浆口放浆口周围1、 产生原因:油脏(1) 原料中含有较多的黑色有机物,悬浮浆料中,注浆后附在坯体表面, 烧后呈现异色2) 釉浆中混入油污或其它杂质3) 贴商标操作不当,使商标的颜色污染其它部4) 装车时手上的污物粘在坯体上5) 烧成时燃油雾化不好,油滴落在坯体上泥迹:泥浆流动性差,注浆速度快,泥浆在模具壁上留下痕迹,成品局部有凸棱或粘接技术差,粘接部位有痕迹模具不干净,模具缝隙过大2、 解决方法:(6) 对原料进行精选,清除黑色有机物,出磨泥浆细筛,调整深情厚泥浆流 动性7) 改善釉料加工,储存使用时的环境,泥釉浆池加盖封严,保持环境清洁8) 经常清洗压缩空气管路的油水分离器,定期清扫预热带拱顶内层;隔焰 板密封要好9) 注浆前仔细擦净模具贴商标和装车时的操作要谨慎,避免异色污染11)改善窑炉的喷咀或供油压力,使燃油雾化良好八、 波纹波纹是指产品釉面盖波纹或鱼鳞状,釉面光泽差,瓷质发黄1、 产生原因:(1) 釉料配方不当,高温粘度高,流动性差。

2) 釉浆的添加剂不当或釉浆的粘度过大3) 喷釉时压力不足,釉雾化不良,使釉面呈点状4) 喷釉操作欠佳,釉层厚溥不均5) 烧成温度偏低2、 解决方法:(1) 调整釉料配方,保证流动性良好2) 调整釉浆添加剂的种类或用量,改善釉浆粘度3) 调整度控制好喷釉压力,提高喷釉的雾化力4) 调整度控制好烧成曲线,使面充分熔融九、坯泡落泡:制品釉面有微小的凹坑,坑底无异色,坑的周过凸起注泡:制品双面吸浆部位的表面呈现数个大小不等坯体大凸泡,泡内表面较平 滑烧成泡:因烧成温度过高引起的凸泡,泡内表面较粗糙修粘泡:仅在产品粘接部位凸起的小泡1、产生原因:(1) 釉面始熔温度过低,使坯体分解的气体无法排出2) 坯料含高温分解的原料过多3) 模具上用作擦模具的滑石粉末清擦干净,粘附在坯表面4) 成型时注浆速度过快,使空气排除不惕,放浆不及时,发生空浆双面吹浆时间不足吸不实或坯体厚度不均5) 粘接泥浆过稠,内含空气未排出或粘接泥浆混入杂质6) 粘接泥浆溢出来刮不干净,形成浮浆7) 烧成温度过高,气化剧烈,使坯体表面形成大少不等的凸泡2、解决方法:(I)调整釉料配方,提高釉的始熔温度2) 调整釉料配方,减少坯料中高温分解原料的含量。

3) 注浆前将模具清扫干净4) 改善和控制好注浆速度,并保证模具气眼畅通,出现空浆时及时补浆5) 调整粘接用浆的稠度(反复调制,排出空气)并避免杂质混入6) 坯体粘接后要将余浆刮净,抹平7) 施釉时•应将坯体表面的脏物清除干净8) 调整度控制好烧成温度,防止局部高温十、裂成型裂:粘接部位裂,底油、孔眼的细小裂,气眼堵塞的崩裂单双面交; 界处出的裂纹干燥裂:裂纹的断面有皱纹、量闭含状态装碰裂:裂纹处的釉面有碰伤或支垫收缩痕迹,断面无釉,开裂量开放型, 装窑支垫部位的裂呈月牙形、鸡爪形风惊裂:裂缝极细且贯通坯和釉,断面光滑,边缘锋利烧裂:裂纹较大贯通坯和釉,开裂的断面较细致,无皱纹,常见横断裂和垂 直大裂杂质裂:裂纹密集且短呈射状产生原因:(1) 料含可塑性原料或游离石英量过多形成应力2) 浆料过筛不当,出现漫筛,使石英、石灰石等颗粒混入浆料中3) 泥浆存腐时间不足4) 模具的擦水方法不当,模具过干或过湿,水分不均5) 脱模前放浆不当,使坯体内的交界面处余浆过多,干燥时在内交界 处裂6) 巩固气压及时间不录,使单面浆处干燥裂7) 巩固气压漏气,形成气孔周边干净8) 打孔工具或方法不当,修补不当。

9) 气孔的位置排布不当10) 单面浆空腹位没有气压巩固11) 湿坯干澡地快,各部位收缩不均12) 粘接时•各部位水分不一致,粘接用浆未处理好,粘接不密13) 半成品在运送、装车过程中震伤或碰伤14) 半成品支垫不良,使其烧成收缩应力过大15) 入窑水分过高,窑车运行碰撞,使产品受振动、碰伤16) 烧成制度不合理,操作不当开温过速或降温不当1、 解决方法:(1) 整好坯料配方,减少可塑性原料及游离石英的含量(可塑性原料一 般在30%以下)2) 完善于泥浆制备,陈腐制度,改进设施和管理,防止杂质混入3) 保证泥浆性能符合技术要求4) 控制好模具水分,刷模时•使模具水分均匀5) 调整巩固气压和巩固时间6) 气压巩固口用泥封死,以免漏气7) 改善调整巩固气位8) 改善模具,让气压充满单面浆空腹位9) 脱棋前将余浆放清10) 打孔时•刀具或开孔器要锋利,孔周边抹上浆水11) 改善粘接用浆,并使各粘接部件水分一致12) 调整度控制好坯体干燥速度,必要时,湿坯用尼龙膜或毛毯覆盖对 干革命坯要煤油找裂纹13) 半成品运送的装车要小心,轻拿轻放14) 改善半成品与窑具的接触(可在半成品与窑具间撒放些石英粉,以 减少烧成过程的应力。

15) 严格控制入窑水分,装窑时•要细心掌握好坯体重心16) 调整和控制好烧成曲线,减少上下温差,控制冷却降温变形变形:指烧成后制品形状不符,表现多种形式1、产生原因:(1) 配方不合理,坯料中可塑料用量过多,硅铝及熔剂比例不当2) 泥浆的颗粒守细,万孔筛在1%以下,泥浆含水量过大3) 擦模方法不佳,脱模时间不合理或模具过湿,使坯体的厚度过筛或 托板变形4) 脱模时•吹气不均匀,脱棋不得要领5) 打孔时•坯体过软6) 承放坯体的托板或窑具变形,装窑时•误将变形釉坯入窑7) 装坯时•坯件的放置角度不当,重心不稳8) 烧成温度高于产品烧结温度,出现液相过多的产品不能承受的自重 而变形烟熏当产品局部或全部呈蓝黑、彩黄、泥红等展异色时,应与泥迹相区别如果 烟熏出现在产品底部,则考虑与装窑用支垫有关1、产生原因:(1) 装坯密度过大,使窑内通风不良2) 坯体入窑水分大,坯体内有机物未能完全氧化排除,使碳素泥积 于坯体中3) 窑具含水分较大,预热带开温速度控制不当,影响坯体氧化4) 窑内氧化氛不足,在高温还原状态下,硫化物,碳化物,与釉融 不一体釉呈黄色十二、磕碰1、产生原因:(1) 半成品在运送、储存或装坯过程中被碰伤赤剔除,入窑烧后表现 开裂或部分残缺,残瓷断面有釉,为坯磕。

2) 制品出窑或运送过程中被碰,残资瓷断面细致无光泽,无吸釉现 象釉层辿沿锋利,为出窑磕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