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手”理论及对当前改革的启示(一)唐志军 作者简介:唐志军,经济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经济学教师 (湘潭,411201)作者按:立即就要召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了鉴于中国当前改革的困局,本次会议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但是份!然而,问题是:怎么改革呢?或许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手”的理论中窥见一二我认为,从经济学的“手”的理论出发,改革的关键在于重构主导资源配置的四只“手”:即市场--看不见的右手、政府--看得见的左手、公司--看得见的右手、集体行动与权力--看不见的左手,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此,我将在两篇文章中系统地介绍经济学的“手”的理论及其对中国当前改革的启示经济学中,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以“看不见的手”来比方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此后,钱德勒在1977年出版了《看得见的手——美国公司的管理革命》一书,并以“看得见的手”来比方公司内部的管理奥尔森在1999年出版的《权力与繁荣》一书中把对为长期垄断权力、成为坐寇而减少掠夺这样的一种“机制”称为“看不见的左手”,并把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定义为“看不见的右手”为此,在本文中,我们把市场比作“看不见的右手”,公司比作“看得见的右手“,政府比作“看得见的左手”,权力和利益集团比作“看不见的左手”,以探讨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和这“四只手”的功能及它们的最优组合。
同时,探讨,经济学中的“手”的理论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一、市场――看不见的右手市场是由买卖双方自愿和独立决策导致商品和服务以均衡价格和数量进行交易的一种制度,是当前世界多数国家里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市场经济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和谐以及人的解放和自由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因素的研究》一书中,论述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他指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很好地引导资源配置斯密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了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功能其中,可与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伟大理论相提并论的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原理哈耶克认为人类具有两种秩序一种是“人为秩序”,即发明出来的秩序,它源自人类的意愿和意图,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秩序建立在命令与服从关系的基础上,是一种“上级权威对下级个体的行为进行强制性指挥”等级制度一种是“自发秩序”,即,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无意识的发明出来的,是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哈耶克指出,“伟大社会的成功秘诀正是由于它没有一个单一的指导中心,社会的发展不是取决于某一单独的意愿,而是各种意愿、各种实践结果、各种失误、各种失败以及各种成功之间互相竞争的结果。
社会应当有秩序,但这一秩序应当是自发秩序,而不是人为秩序……对人类来说,最普遍的自发秩序就是市场秩序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1982) 斯密和哈耶克等伟大的经济学家系统的论证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右手”的巨大能量和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巨大福利同时,人类的实践也佐证了经济学家眼里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右手”的巨大功能在人类的历史上,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奔腾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福利和自由美国伯克利大学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表白:在人类历史上,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2023年的250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即到1502023前,世界人均GDP达成了90国际元(这是按照1990年国际购买力核定的一个财富度量单位)然后,又花了0.59%的时间,到公元1750年,世界人均GDP翻了一番,达成180国际元从1750年开始,到2023年,即在0.01%的时间内,世界的人均GDP增长了37倍,达成6600国际元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发明的世界最重要的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无论是所谓的西欧衍生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是西欧国家自身,涉及英国、法国、德国等12个国家,还是后起的日本,经济增长都重要发生在过去一二百年的时间里。
而中国的经济增长重要发生在过去30年……为什么会如此呢?我们所能提供的唯一答案,就是人类实行了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即市场经济西方国家在200数年前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所以在200数年前开始起飞中国在30年前开始走向市场经济,所以中国在过去的3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奔腾…… 然而,市场要充足发挥其功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产权要界定清楚,有较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并能有效地保护产权;②建立健全的法律,该法律能有效的促进市场交易,减少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能有效克制政府及其官僚对市场的非理性干扰和他们的设租、寻租行为,能有效规避垄断,促进市场竞争,能促进社会信用的建立和完善;③市场是竞争性的市场;④信息充足和完备;⑤要素自由流动;⑥一种商品对消费者的效用或价值都反映在该商品的需求函数上,不存在虚张声势,没有威胁和策略,所有消费者都只有对的和诚实的偏好显示;⑦不存在外部性,生产该商品的所有成本都反映在供应曲线S=MC上;⑧公司具有自生能力(林毅夫,2023)可是,现实中的市场经常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右手”并非万能,在其运营中,会出现“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导致一些无效或偏离公平太远的结果出现。
市场失灵”重要涉及:①竞争的不完全、②外部性、③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④公共产品供应短缺、⑤时滞的存在、⑥高昂的交易成本、⑦在解决收入分派差距过大问题上的低效、⑧单纯的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市场经济中,各方的逐利行为会导致经济波动过大,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右手”要充足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还必须借助其他的“手”的帮助,与其他的“手”一起作用,互相配合,才干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发展 二、政府――看得见的左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右手”有其固有的缺陷,不能单独完毕有效配置资源的任务,还需求其他的手的协同作用认可“市场失灵”的普遍存在,就构成了政府介入和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政府正是为了解决这种市场缺陷而出现的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生活找到了理论和现实依据因此,斯蒂格利茨说:“那里有市场失灵,哪里就有政府的潜在作用” (Stiglitz,《economics》,P145) 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引入政府,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左手”的功能来纠正和补足市场的缺陷,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解决收入分派中存在的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解放因而,马斯格雷夫将政府功能拟定为“资源配置、收入分派、经济稳定三个方面”,这是与市场失灵的内容相相应的。
政府究竟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政府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减少政府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斯密认为,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起“守夜人”的作用他主张“便宜政府”,限制政府的规模但1929-1933 年爆发经济危机后,在凯恩斯的影响下,政府的职能慢慢扩大,由“守夜人”转变为了“干预者” 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相对的,随着政府经济功能的扩大和加强,政府在力图填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其行为又不可避免的产生另一种缺陷,即政府活动的非市场缺陷――“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为此,诺思(1994)说道:“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根据学者的理论研究,“政府失灵”重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行为的低效率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即使计算成本,也难以精确化,这样就有形或无形地促使政府部门对公共物品的供应超过社会财富最优分派时所需要的数量,因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的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政府可以运用这种垄断地位,在供应公共产品与劳务时尽也许减少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价格;他们还可以运用所处的垄断地位封锁相关信息,从而使公民代表的政治监督失去效力。
再次,是政府收集信息的困难政府要制定对的的政策,必须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但政府同样面临信息有限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获取信息同样是十分困难的,获取信息的成本亦是十分高昂的这样,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也会由于信息不全和不对称而难以产生预期效果由此看来,政府作为一种非市场组织,其活动的低效率是内生的,这种低效率是从政府自身的性质和活动方式中产生的二是政府机构具有自我扩张的冲动政府机构的自我扩张涉及两个方面,即政府机构组成人员的增长和政府机构支出水平的增长是什么因素导致政府支出的相对规模迅速增长呢? 其主线因素在于政府机构追求“行为空间”的最大化,机构扩张可以把更多的领域控制在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从而扩大自身的行为活动空间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了五种情况的扩张: (1) 政府以供应公共物品和消除外在效应为唯一职能时的扩张;(2) 政府作为收入与财富的再分派者时的扩张;(3)利益集团存在时的政府扩张;(4) 官僚机构与政府扩张;(5) 财政幻觉与政府扩张,即政府用选民意识不到的方法来增长选民的税收承担,从而扩张财政支出政府部门的扩张,不仅使政府运营成本增长,并且庞大的官僚机构之间互相推委、扯皮,减少了办事效率。
三是政府的设租、寻租及腐败活动政府机构自身并不是一个没有自身利益的超利益组织,相反,它往往将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内在化为政府的利益政府及其官僚会运用自身的垄断性权力来设租和寻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常见的政府设租和寻租行为有:政府定价;特许权和限制进入;政府的关税和进口配额;政府订货等设租和寻租行为会搅乱市场价格机制和自由竞争制度,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收入分派的不公同时,由于监管方面的缺陷,政府及其管理亦会产生腐败行为,导致社会不公加剧和资源配置的扭曲四是政府并不是大众的政府,它往往为一些有影响的特殊利益集团所左右政党具有自身的利益,为了能当选,他们在拉选票时或当选后往往会为某些特殊利益集团服务,从而制定或采用一些无效率当有助于特殊利益集团的政策五是政府政策目的和手段间存在矛盾,各种政策的作用往往互相抵消从而使得政府缺少有效的政策工具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收入的较合理分派然而,市场与政府并非替代关系,也非对立关系,因而,斯蒂格利茨主张,不要把市场和政府对立起来,而要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右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左手”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同时,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真正有效的政府是有限政府和宪政政府。
有限政府理论认为,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其不可替的代的权威性、强制性,能消除市场阻碍, 鼓励自由竞争, 保护私人产权和私人契约, 建立和维护市场规则, 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治条件,保证市场活动有序发展但是政府自身又必须是有限的,政府这只“看得见的左手”只应在其边界内作为,而不能过多过烂的突破其有效边界;它只是一种强化市场型政府,它不能强大到可以随时危害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奥尔森,1999)政府的经济职能在于补充市场, 而不是代替市场;政府的经济责任在于保证公平, 而不是增长至上换句话说, 政府对于发展的最大奉献, 无疑在于提供公平竞争的恰当的制度基础, 而不是毫无节制地干预市场经济运营宪政政府则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效的保护和尊重私有产权、个人自由和契约自由;二是强调权力的制衡,特别是对最高层权力的制衡;三是强调对少数人的保护 三、公司――看得见的右手经济学大师科斯、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威廉姆森、哈特和格罗斯曼、张五常等人公司的性质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论述,丰富了公司理论的内涵同时对如何发挥公司这只“看得见的右手“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而钱德勒在1977年出版了《看得见的手——美国公司的管理革命》,则着重讨论了美国公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革命在这部著作中,钱德勒明确表达,这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就是“现代工商公司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