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主管亲信“亲信”通常是指依附在权利附近的、但属于权利网络内部的人员我国社会权利距离较高, 所以亲信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成为权利网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历史上,亲 信一般是帝王身边的心腹或密友,往往会影响最高统治者的决策因此人们对统治者的历史 评价会影响到他们的历史声誉当最高统治者被历史评价为明君时,这些亲信常常被人们看 作忠臣,而当最高统治者被历史评价为昏君时,这些亲信往往被人们称为走狗(严加其, 1987)o在现代组织里,垂直方向上各级主管有亲信存在也是常见的现象主管的亲信被日 本学者界屋太一(1993)称之为辅佐者,这些人常常对主管绝对地服从,成功时不居功自傲, 失败时则担当罪过,他们看起來是权利游戏中的棋子,但事实上乂是集团利益的分享者这 些亲信也不-淀被赋予正式职权,但他们往往是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是非正式组织的 营造者他们营造非正式组织的方式,是按照差序格局使非正式组织沿着亲信团体、亲信的 亲信团体不断向外围扩张的现有的文献通常用亲信原委分析、亲信角色和亲信评价等方而来研究亲信特征(戚树诚, 1996)所谓亲信原委是指有些人为什么成为主管亲信的原因,比如是基于和主管之间的社 会关系、还是基于能完成主管任务的才能。
很显然,基于能力和基于社会关系代表着主管的 两种不同的选择趋向,基于能力來选择亲信意味着主管是以任务为导向、以组织日标达成为 最高目的的;基于社会关系则意味着主管在亲信选择中可能掺和有更多的个人n的,个人利 益可能会凌驾在组织利益之上亲信角色则是主管的亲信主要是充当主管的业务助手还是充 当主管的耳目眼线,业务助手主要是帮助主管完成组织任务,是丄管为了业务上的需要而使 他们圈内人员(George.Graen et al, 1987)主管的耳日(或者叫做亲信密使)则不是出于 业务上的需要,而是为了探听部属或组织内各种情报的需要而被主管看重的亲信角色的形 成首先要经过主管对他们的可信任度的评价、然厉通过彼此互动而使角色被各自认对、最厉 产生情感连结时被双方把关系基本固定下來,这就是所谓的角色接受(role taking)>角色作 成(role making)与角色例彳亍化(role routinzation)的过程(Bauer&George.Graen, 1996)所以, 亲信角色是主管和部属之间长期互动而形成的模式化行为类型,这些行为类型可以让组织内 外的人员大致判断他们在组织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比如是亲信密使还是业务辅佐。
亲信 评价则是主管亲信被组织中其他成员认知、评价的状况,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古 代昏君的亲信被成为走狗,事实上就是负而评价,而忠臣则是一种正而评价所以亲信评价 反映亲信在组织中的认可度,认可度高一般会是止面评价,否则就是负面评价(戚树诚,林 行宜,1994)国有企业初始所有者产权主体虚化,所谓全民所有事实上可能是谁也没有,最终委托者的权 利被虚置这样,实际上委托一代理链条上(除开最终委托者)的各级委托者和代理者可能 成为紧密化的利益关系者,他们可以共同侵占最终委托者的利益各级委托者不一定从最终 委托人的利益出发,而主要着眼于个人利益的需要,其至通过维护代理人的利益來实现个人 目的,从而使委托代理关系走向异化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结成紧密型利益团体的委托 者和代理者,可能共同掠夺国有资产,造成资产流失但另一方面,一级委托者(国资委) 可以利用行政权利为代理者实现资产保值增殖目标捉供方便比如,利川许对证制度维护垄 断地位或夸人成本来提髙公用事业产品价格,更有其者还可以降低绩效标准以使代理者更容 易通过考核因此,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殖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太难的事情这样,处在委 托代理链条上的备级主管在亲信选择方面会更看重关系而不是能力。
因为:第一,一级委托 者给代理者提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殖目标的方便,使现有国有企业主要在一些垄断行业存 在,这样的国有企业并不存在竟争对手,因此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相对来说不是问题第二, 委托者与代理者Z间更需要一种利益索取和保护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沿着委托代理链条发展 起來的非正式组织,它可以防止把资产运营的信息透露给外人,同时乂可以很方便地成为对 国有资产进行寻租的丁具那么,和主管有着良好社会关系的部属更容易长久地维持这种非 正式纽•织的存在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链上各级主管的自利口标和国有企业的组织n标必然 是冲突的,主管的圈内人员对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们必然害怕圈外人员明了,因此 圈内人员总是要想办法掌握圈外人员的齐种信息和动态,以便能及时控制,防止不利消息在 组织内外蔓延,妨碍他们索収国有企业的利益从这一点看,主管需要更多的耳日眼线(所 谓的亲信密使)而不是业务助手以便用较低交易成本获収想得到的利益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产权更为清晰,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进 行分离,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最终所有者(私营业主、合伙人或股东)对企业的监督与控 制加强了,代理人的内部压力很大。
同时,现有的民营企业一般是在竞争性行业,委托人没 有能力也不可能为代理人设立-•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外部竞争的压力使他在选择圈内人 员时可能更看重能力而不是个人社会关系代理人必须把这些压力向各级主管转移,因此各 级主管就得需要一些得力的助手来完成上面分配卜-來的任务与目标,以使自己和企业能在竟 争中生存与发展第一,业务助手可以帮助主管处理业务上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是完成组 织分配任务所必须的第二,组织内的业务导向会逐渐演变成组织的风气,内部的竞争促使 齐级齐类主管要选择胜任能力较强者來共同处理内部事务第三,代理人转移压力的动机使 各级主管要有更多的管理上司的技巧,有能力的业务助手还应当充当智囊作用,多为主管出 谋划策不像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是利益分割主体而是价值创造主体,利益分割主体更倾 向于营造关系来获得利益分配上的优势,而价值创造上体则更倾向于积累能力來获得价值创 造上的优势所以,民营企业的主管亲信在角色上更容易充当业务助手而不是密使,主管对 亲信的选择也更容易倾向于能力而不是那些和a己有着一定社会关系、却没有能力的个体 也正因为这样,组织内的其他员工对亲信的认可会有比较正而的评价,而国有企业的其他员 工对主管亲信则有比较负面的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对比分析的内在逻辑,提出这样的基本假设:民营企业的主管亲信 相对于国有企业來说,亲信原委更倾向于能力而不是关系,而亲信角色更倾向于业务助手而 不是亲信密使,这样员工对主管亲信的评价更倾向于正面而不是负面。